走近生活,让数学充满活力

时间:2022-08-01 11:56:24

走近生活,让数学充满活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感觉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提倡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从生活中吸收有数学价值的数据和素材,改造和充实所教的内容,“创造”出一种含有“多种营养素”的智力大餐,引导学生主动“汲取养分”,真正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我的做法如下: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近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

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前,我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和家长一起到银行去实践,用自已的压岁钱或零花钱去模拟存款、取款,并观察银行墙壁上的利率表。学生感到很新鲜,表现也很积极。课堂上,我提出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利率不一样?”“我们要怎样存才能得到较多的利息呢?”等问题时,学生们都能对答如流,脸上还流露出成功的喜悦:他们有的表示自己更加喜欢学习数学了;有的认为数学的用处真是太大了,一定要学好数学;有的表示对数学更感兴趣了。再如:在教学“比的应用”时,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学生收集的生活中比的知识,然后教师就问学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种奶茶,奶与茶的比是2:9,请同学们讨论一下“2:9”说明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于是教师就趁机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如果我们要配制这样的奶茶220毫升,需要奶和茶各多少毫升呢?”学生们的情绪更高涨了,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学生提出诸多解题方法,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后教师指出今天学习的新的解题方法——按比例分配,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学生人人对号入座,选择自己实际操作的目标,从而赋予了学生以热情和毅力,增加了勇气和信心,让全体学生以极大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去,让他们提前品尝“学以致用”的成功感。整个一节课,教师只用寥寥数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课堂里学生却学得主动,学得透彻。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创造的机会。

二、注重生活意识,让学生发现数学

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缺乏生命活力。教师要重视营造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数学。新理念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新知,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素材,让他们有所想,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在思考中有所得。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进行巩固练习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告诉学生有男生(28人),有女生(21人)。接着再把“男生有28人,女生21人”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利用以上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顿时,学生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言。提出了很多问题:“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全班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了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等等。每个学生最少也会提出三、四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有选择地板书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等等。紧接着,我让学生根据以上板书信息,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数量和一个分率,同时补充上一个适当的问题编成一道分数应用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让本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解答。就这样,我把选择条件、改编应用题及解答应用题的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把教材用“活”了,把学生推向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体验数学

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只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方面,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意义的必然途径。设计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如:目前手机成了人们必备的通讯用品,而手机的话费又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在数学综研活动时,我让学生练习:移动公司推出市民卡服务活动,每月最低消费30元,在所办卡的区域内,每分钟通话费为0.2元,免费接听500分钟电话;如果选用教师卡,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2元,免费接听1000分钟;使用小灵通,每分钟0.25元;如果是无月租包月,26包50,50包100套餐。回家调查自己父母每月的话费为多少?通讯的区域怎样?通过计算、比较,为自己的父母选择一种最优通讯消费方式。通过让学生调查、计算、分析、比较,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极好地创造了生活新方式。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拿口中心小学)

上一篇:开学离家前,父母对我说 下一篇:浅谈平面广告的排版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