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艺术的艺术形态

时间:2022-08-01 11:00:29

虚拟现实艺术的艺术形态

【摘 要】 虚拟现实艺术是伴随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而独立的艺术门类。本文通过阐述虚拟现实艺术的概念,分析虚拟现实艺术的形态特点,认为虚拟现实艺术是一种终极再创造艺术,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方式,过程,必将产生出更多、更好、适应时代特征的作品为人类与社会服务。

【关键词】虚拟现实;艺术;形态

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打破了以往技术的集权式面目,机器正在逐渐地被人类内化,并且向着人类的自我转化。人类对工具的认识已不再是一个画地为牢的个人意识层面,而是越来越强烈地体验到人与机器之间双向建构的令人吃惊的潜力。“虚拟现实”作为数字技术中最神奇的科技成就之一,正在把人与机器的关系推向极致。在此影响下,艺术向着互动性、参与性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在虚拟现实设计这个全新的艺术平台上,它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语言与形式也逐渐显得成熟稳重。目前,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种幻真艺术,尽力做到在充满创新的创作设计中也可以理性面对,加深对这方面的艺术的认知,使得这门艺术能够更好地、更持续地发展。

一、虚拟现实艺术

虚拟现实,又称真实幻觉,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英文缩写成VR。虚拟现实由美国VPL公司的创始人拉尼尔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提出的一个名词。得益于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比如IMAX电影、电影里演员无法完成的特效场景、网络游戏等。它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或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言输入输出技术等。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虚拟现实艺术是伴随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的一种艺术门类。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简称VR艺术。该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是超文本性和交互性。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和设计手段,以人的多种感官为平台,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高度融合的一种新的综合数字艺术形式。

二、虚拟现实艺术的形态特点

(一)载体背景是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包括两种类,一是网络数字媒介,即现在风靡全球,多数人都离不开的互联网;另一类则是介质数字媒介,其中包含光盘、软硬盘、DVD、VCD等等。通过各种模拟,例如声音模拟、触觉视觉模拟等表现手段,实现虚拟现实艺术作品的传播,为人们创造出各种虚拟真实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真实的艺术体验。所以,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是以数字媒介为载体,而数字媒介也决定着虚拟现实艺术的艺术形态以及审美特征。虚拟现实艺术改变了当今世界人们的思维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拓宽了人们认知世界的视野。

(二)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鱼水交融

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毋庸置疑是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紧密融合与共存,这个特点比以前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更加明显。数字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联姻或结合的宁馨儿,它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互动和交融,也是科学技术向艺术的渗透的一种具体表现。数字媒体技术是创作虚拟现实设计作品的实现手段,其中包含图形图像的处理、数字建模、多媒体信息采集等数字技术,并且也涉及相关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听觉艺术、室内设计艺术等艺术学科。虚拟现实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媒体,而且还是一个艺术设计工具。它以视觉形式反映了设计者的思想,比如做任何的室内或者室外设计之前,设计师首先要做的是对房屋结构、外形做很细致的构思,为了使其定量化,设计师还需要设计更多的图纸出来,这些图纸只能是做设计行业的人看得懂,虚拟现实可以把这种构思变成看得见的、形象的虚拟物体和环境,使得以往只能借助传统设计模式提升到十分形象的虚拟房间,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任意变换自己在房间内外的位置,通过十分立体的设计去观察效果,直至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做既形象简单,又节约时间,并且还节省了做模型的费用,非常便捷。虚拟现实设计艺术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形式,是传统设计艺术在设计、结构、传播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向,虚拟现实设计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体现着人类与技术、人类与艺术、技术与艺术之间的新的交融。

(三)形象奇妙的全新感官体验

具有身临其境、形象奇妙的感官体验,是虚拟现实设计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背景支持下,通过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这三个显著特性,其艺术能够让人们处在“身临其境”的艺术作品中,而这样的艺术作品所营造出来的虚拟空间,则是以一种简洁、自然的表现方式呈现给人们。目前市场上,有很多4D电影的出现,不仅仅能让观众与欣赏者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上得到信息,还能身临其境的欣赏艺术设计作品,包括触觉、嗅觉等感官信息。对于传统艺术形式而言,不可能实现的、具有高难度真实感的感官体现,在这里也就变成了现实。虚拟现实设计艺术的价值在这个时代尽情彰显,实现了艺术设计,艺术与艺术欣赏观念的一次重大革新。

三、终极再创造艺术

虚拟现实世界是现实物理世界的仿真。它不再是现实图式、双重现实、镜像或概念的抽象性,也不再是有参照物或实体的拟像,而是没有本原或没有现实的现实模式:超现实。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以人工再生的形式重新创造另外的感知世界,我们将有机会参与这一可操控领域的新的意义再造的过程。假如把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特定时空作为艺术存在的母体语境,我们将能够基于该系统提供的技术帮助,去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所谓物质性的艺术世界。艺术家置身于其间,以往制造艺术和感知艺术的经验模式得到改变,这是由于虚拟现实系统首先在一个原理层面上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机制,并导致了一个充满复制与拟真的多维艺术生产空间的崛起。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生成的艺术是一种沉浸形式的艺术,它源于系统潜在的人机交互特质以及各种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特殊感知框架的支持,多通道界面、增强现实、触觉设备、全景立体投射系统以及大型交互性可升级平台等人工智能设备,增强了艺术的交互性模式与沉浸感,并且构成一种新的艺术景观和另一种现实性。其叙事结构不同于以往艺术的概念模式,无论其形态或是背后的文化机制,都异于以往经典人文领域的话语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超越于身心二元论的运作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凭借其更加智能化的属性介入当代艺术,使得艺术家彻底摆脱了现实世界一切物质性约束,在一定意义上超出甚至重塑了艺术家的主体经验而存在,艺术家可以根据个人意志去探索或筹划超越以往经验范畴的更丰富的语言形式,或者以纯粹的虚拟再生的方式去重构新的意义领域,并且可以在虚拟世界内部操纵艺术生产的所有过程。虚拟技术赋予了艺术家本体创造者的身份,此时的艺术作为我们生命本体的构成物,被引向一个更原始更本质的层面,它使我们能够回归艺术的价值之源去发掘自身的无限潜能。

四、结语

虚拟现实艺术最大程度地创造着人类与艺术的全新关系,也创造着人类之间、人类与世界的全新关系,这份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方式,这份艺术的艺术形态,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方式、生产科学研究方式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虚拟现实艺术形式是当今世界一种全新、充满活力的设计艺术形式,这样的艺术形态与形式,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任何的艺术形态与构思都应该息息相关并且共通。这就更需要我们的设计者“以人为本、充满正能量”,关注人、关注社会,紧贴时展脉搏,用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精神,体现人文精神。用创新高效、充满正能量的设计作品去为人类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巍.《信息与电脑(理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0年第05期

[2]朱志超,王家民,.《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探析》.电影评介,2006年11月

[3]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浅谈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行政秘书的素质要... 下一篇:探究估算法在单级分压偏置电路分析计算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