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

时间:2022-01-04 01:52:37

“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

作为《广州日报》评论版改版的执行者,作者一直关注《人民日报》评论的改革变化,试图从两报评论版的改版切入,探寻党报评论何以再显蓬勃生机,如何在改革涉足“深水区”阶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文风以更好发挥针砭时弊、提出建议、引导读者的功能。本刊也将继续汇集各媒体同行对新时期评论的认识与实践创新。

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在05版推出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版式趋向生动,并推出一系列观点鲜明、剖析透彻的作品,改版引发广泛关注。

而在此前的2012年元旦,《广州日报》亦针对评论进行了新一次改版,将以往的“热评”版提前到首创的党报导读版的封面二版,成为重点经营的“第一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靠前的位置、更密集的频率、更充分的版面(一个整版)、更宽松的言说空间、更高端的学者专栏,表现出对洋论空前的重视。

语境:社会转型必然评论勃兴

纵观近代以来,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凡社会转型相对快速的时期,面对剧烈的利益调整和利益博弈,人们的“言说”需求必然倍增,导致评论的振兴。

近二十多年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时评得以大规模“复兴”。这是因为,观念的风云激荡、利益的剧烈调整,让人们产生“言说”的冲动——而在这时人们往往发现,欲达到上述两种功能,正常的“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形式,已经远远“不过瘾”“不够用”了,人们更希望直抒胸臆,更希望通过新闻现象寻觅背后的道理、缘由、趋势。而评论这一新闻与杂文的“混血儿”,同时具备了新闻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接近性,以及杂文的直接性、讽谏性和可读性。时评应运而生、兴旺发达。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既展现了改革的巨大成就,也暴露了改革中的诸多不彻底、不完善甚至偏差之处;而同在这一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农民工(新型产业工人)群体、私企老板群体、外企白领、“蚁族”“海归”……这些大量出现的新群体,有着自己强烈自利益诉求,迫切希望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与此同时,对社会上涌现的种种新问题、利益诉求、思想动向,也急需加以态度鲜明的疏导、引导。

这种独特的社会现实,投射到媒体上,便促发了评论的再度繁荣。

现状:评论助推社会进步但仍存短板

时评圈内有一种说法,称评论是“负重而舞”。按照笔者理解,此“重”,实乃转型之重、社会责任之重、洞悉透视新闻之重。评论为新闻报道添加了灵魂,为客观陈述注入了观点和判断,也形成了针砭时弊、引导舆论、提出建议,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功效。但同时也要承认,当前国内评论圈还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短板:

其一,板起脸孔、避实就虚。一些谈到具体工作的评论,亲和度、针对瞄阳可读性欠缺,正如《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一次演讲中所提到的“某字牌”批评和“要字牌”言论, “某字牌”批评是批评—个事件总是说“某地”“某人”,“要字牌”言论是指文章总像领导下指示一样说“要怎么怎么样”。这样的评论,今天的读者怎会喜欢。

其二,为标新立异而穿越基本的价值底线、政治底线或道德底线。如2008年2月东亚四强赛期间,有过一篇引起波澜的以猥亵言辞调侃重庆的体育评论,虽然可读性似乎挺强,但对一个城市的品质作出不严谨的断语,且文中充斥着低俗暧昧字眼,这种为文的立场和出发点,值得商榷。

其三,情绪有余,逻辑不足:“可读性”有余,说服力不足。表现之一,文章以情绪宣泄为主,没有明确或成熟的论点,论证过程不充分,不能以理服人。如《王宝强,别玷污了观众心中的许三多》《刘德华,仿想度假不要去灾区》等时评,便存在这方面的嫌疑。表现之二,一些短评类栏目,为聊而聊、为侃而侃,叙事多过点评,最终作者自己也形成不了—个观点就仓促结尾。“有趣好玩”固然重要,但须知时评的生命之根永远是观点。

其四,观点和论证过程陷入套路。一种是“大路货”,人云亦云,角度和观点均无突破。另一种则是“习惯性反弹琵琶”。比如《北大才子养猪有何不可》《××××有何不可》等,看似反弹琵琶,其实是为了反弹而强行反弹,落入新的窠臼。这种套路很容易被读者看穿、厌烦。

其五,就事论事,未能触及问题实质:或拘泥个案、不能旁征博引地从类似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目前时评水平良莠不齐,其中不乏目光如炬者,但也有很多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次,不能洞悉现象背后暗含的本厨性、规律性元素,作品显得很单薄,缺乏厚重感和纵深感。

其六,不少评论以质疑和抨击为主调,建设性和参考价值不足,开不出“药方”,“正能量”不足……

党报评论版改版,就是为了更好地扬弃,为了激发评论更旺盛的生命力。

方向: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

《广州日报》评论版的此轮改版,从一开始就提出“做‘好看’的党报评论”的口号。“好看的党报评论”,正是既要力求克服传统党报评论拒人千里之外的毛病,又修正近些年国内时评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让党报评论更好发挥激浊扬清、引导舆论、助推社会进步的功能;另一方面顺应新闻纸向观点纸转化的大趋势,让时评担当起“差异化竞争”的使命,做好“观点营销”这一更高级的报纸经营模式。

何为“好看”的评论?“好看”不是单纯以肤浅或偏激取悦读者,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组合,一言以蔽之,就是: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

第一,新闻性强,关注度高。对党报评论而言,争夺“眼球”就是争取舆论引导力,因此,巧妙借力热点事件展开有独到角度的讨论,比刻意避开热点、自搞一套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比如,新改版后的《人民日报》评论版加强了对热点新闻现象的关注,评论李双江之子涉嫌事件的《孩子之过教育之伤》、评论山西长治污染事件的《环保“最后防线”如何不失守》、评论地下水污染的《用法治向地下水污染宣战》、评论欧洲马肉风波的《食品安全呼唤

“全球治理”》等,都是对新发生的新闻现象的剖析,时效性很强。

第二,观照现实,善意理性。契合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民间呼声、呼吸现实空气,以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和使命,以善意理性、建设性而非单纯破坏性、颠覆性的出发点,为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出真知灼见。这种“好看”才是能为社会进步提供“正能量”的“好看”。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人民日报》评论版还是《广州日报》评论版,均体现出高度的自觉,前者的《“家庭农场”应避免急于求成》、“两会会风新期盼”系列评论、评论上海“毒校服”的《以制度供给化解“校园风险”》等,后者的《勿让侥幸心态毁了一个行业》《政府集中供养孤儿并非上上之策》等,无不体现着党报评论工作者助推时代进步的强烈使命感。

第三,富有见地,能与读者形成“见解的共鸣”。在信息爆炸和新闻同质化的时代,真知灼见是相对稀缺的,因此真正有独到观点的评论文章会让读者击案叫绝、赞以“好看”。《广州日报》提出评论版要透过新闻现象、追求“深邃的思想”,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次巨赔判决胜过干次事后抽查》《警惕高房价成为城镇化的阻力》等,均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第四,文本精美,易读耐读。党报评论要发挥自身引导舆论的功能,首要前提是必须争取读者,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必须增强可读性,做到深入浅出,实现文本的易读、耐读,力争精美、韵昧更足。《广州日报》评论版的改版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突破国内党报评论版司空见惯的艰涩枯燥、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定势,让评论文章“更好看”。

探路:打通评论版与理论版

当前国内报纸的理论版和评论版正面临着显而易见的尴尬:不少市场化报纸对评论相对重视,但对理论版基本没有兴趣;一些党报评论版基本“发育不良”,理论版也多走向式微和萎缩,一些报纸纷纷取消理论版、撤销理论部,即便仍有苦苦支撑者,也纯属惨淡经营。

党报如何办好评论版?理论版真的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了吗?笔者认为,理论和评论虽有明显差异,但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应同属一类。《广州旧报》至今仍延续着“理论评论部”的建制。并且在改版之初就大胆设想:如何打通理论版和评论版,追求“评论的理论深度”和“理论的评论热度”,形成两个板块的资源整合共享?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改版实现:评论板块进一步凸显“理论”高度,思想要再“深”些,力求克服当前时评圈中就事论事、人云亦云、过于情绪化等短板;理论板块进一步加强“时评”色彩,表述要再“浅”些——增加新闻性、可读性、亲和度,力求改变传统党报理论版“极小众”阅读,甚至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当然,这种“打通”并非理论、评论两个板块的相互趋同,或者试图模糊二者界限,而是在互补、相互改良的同时保留各自板块特征。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评论版,《广州日报》以打造“专栏高端化”为指向。除热点类的社评、来论和众议外,花力气经营“深论”栏目,约请“中国经济50论坛”著名经济学家、知名社科专家结合热点新闻为社会问题深度把脉,改版伊始便推出知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贺力平、夏斌等人的专栏文章。对于理论版,则致力于在话题选择上更加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理论文章切合热点新闻;叙述方式一改传统理论版过于严肃的面孔,尝试尽可能深入浅出和平易近人;编排方式上理论话题每期搭配短评,与专家观点形成补充和碰撞……

更重要的是,我们试图以此让理论和评论两个版面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实现资源共享、良性互动。专家理论稿时效性强、关注度高、文章活泼的,可在封二评论版登用,或者在评论版摘登精华部分。其余文字刊于理论版,通过导读方式实现前后版面的互动;一些重量级专家的高端访谈,也尝试切分成短专栏(评论版)和长篇访谈(理论版),前后互动,形式多样化,也实现了专家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都市报发行市场解析 下一篇:报道“乡土中国”,发掘新闻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