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方案

时间:2022-08-01 09:23:52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和发展,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实施这项制度,有利于缓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精神上获得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转变,更好地体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因此,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把这件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落到实处。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张榜公布、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二)直接扶助,到户到人。依托现有渠道直接发放扶助金,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扶助金等违规行为。

(三)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制订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开展“幸福工程”、“生育关怀”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救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为了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更有效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所制定的一项基本制度。

(一)扶助对象。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山西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女方年满49周岁。

——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符合上述条件的,视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对象,由政府安排发放扶助金。

(二)扶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扶助对象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后,中止发放扶助金。

对于目前已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伤、病残或者死亡的对象,按照本方案规定相应调整扶助标准;对于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条件的农村对象,年龄达到60周岁以后,仍继续执行本方案规定,不再重复执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根据《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和省《实施意见》精神,对于领证独生子女伤、病残(达到二级以上)或死亡的,在伤、病残(达到二级以上)或死亡情况发生后,由各级政府及时给予每户一次性不少于5000元的补助。各级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还要为其提供精神抚慰和医学咨询指导等服务,帮助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实现再生育,对于不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女方年满49周岁以后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范围。

上述政策执行后,《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晋政办发[2005]24号)规定的“农村独生子女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的家庭,每户一次性补助不低于5000元人民币”及“父母不再生育且女方年满45周岁”的规定不再执行。

根据省《实施意见》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农村从领证起发放到60周岁,非农业人口仍发放至独生子女年满16周岁。但对于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扶助对象,从49周岁开始不再发放每人每月5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四、扶助对象的确认和汇总上报

(一)确认条件。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安部门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独生子女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级为三级以上。县以上人口计生部门和残联组织有权对残疾等级的认定情况进行复核。

扶助对象的具体确认条件参见附件《关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的界定意见》。

(二)确认程序。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扶助对象的确认。确认程序和办法原则按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的程序进行,但是要注意人性化服务,避免对扶助对象造成感情上的伤害。具体程序是:

——本人提出申请。

——村(居)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资格初审。

——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公示。

——省、市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汇总上报。为了简化程序,规范化管理,扶助对象申报表、花名表、汇总表、公示表等仍采用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山西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人口发[2005]6号)规定的表格,表格标题可去掉“农村”字样,在申报表奖励扶助类型当中增加“6、国家特殊扶助对象”一栏。除今年单独申报外,以后每年的申报、审核和汇总工作,按照“4+1”奖励工作流程和时间统一进行。

五、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发放形式

(一)资金来源。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资金由财政负担,安排专项资金并分别纳入中央财政和地方预算。其中,国家特别扶助制度部分,负担比例为中央财政50%,省财政40%,市级财政10%。省《实施意见》规定一次性补助部分继续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3:3:4比例负担。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对全部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二)资金管理和发放。扶助资金的管理和发放严格按照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关于印发《山西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晋财教[2005]27号)要求严格执行,依托现有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直接发放到人。扶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发放机构领取扶助金。

六、奖励与责任追究

根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对特别扶助制度落实情况实行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要把扶助工作纳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制度执行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追究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二)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委托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奖励资金的,取消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扶助工作的领导。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扶助制度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制度实施工作。

(二)做好基层干部和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增强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程序,切实履行职责。

(三)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明确政策界限、严把质量关,做到全面、及时、准确,逐一登记、变更、上报符合扶助条件对象的有关信息,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财政部门要做到预算到位、拨付及时;发放机构要做到发放无误、及时到人。

(四)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以及安全可控的社会化的资金发放方式和渠道,确保扶助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确保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五)各级参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的单位,要加强对所属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教育,确定严格的责任规范,健全预防监督机制,对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

上一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工作方案 下一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