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静脉镇痛的效果研究

时间:2022-08-01 09:23:43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静脉镇痛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均36例,给予A组患者0.5μg/ml的舒芬太尼,给予B组患者0.75μg/ml的舒芬太尼,给予C组患者1.0μg/ml的舒芬太尼,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后24h,比较三组患者的疼痛,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A、B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静脉镇痛使用1.0μg/ml的舒芬太尼是理想的用药剂量。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部手术;静脉镇痛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dose of sufentanil for intravenous analgesia to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operation. Methods: To divide 108 cases of abdominal operation from Mar. 2013 to Mar. 2014 to divide into A, B, C groups with 36 cases in each. The A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0.5μg/ml sufentanil, B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0.75μg/ml sufentanil, C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1.0 μg/ml sufentanil. Compared the 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s of these three groups. Resutls: The effect of C group of decreasing pain after 24 h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A and B. And the adverse effect of these three group were no difference. Conclusion: Treating abdominal operation patients with 1.0 μg/ml sufentanil is ideal.

Key Words: sufentanil, abdominal operation, intravenous analgesia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12-02

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临床上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并且使用安全,适合患者在手术后镇痛中使用[1]。对患者手术后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是一种基本的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后的痛苦,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生的发生。本文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8例,对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使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0.7±9.8)岁,其中结肠癌23例,直肠癌13例,TNM分期为Ⅰ期8例,Ⅱ期16例,Ⅲ期12例;B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2.4±10.1)岁,其中结肠癌20例,直肠癌16例,TNM分期为Ⅰ期6例,Ⅱ期19例,Ⅲ期12例;C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1.3±8.7)岁,其中结肠癌25例,直肠癌11例,TNM分期为Ⅰ期9例,Ⅱ期19例,Ⅲ期8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患者入院后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学证实,确诊为结肠癌和直肠癌;②患者无手术禁忌症;③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病情;④患者术前没有接受过任何放化疗治疗及手术治疗;⑤在手术前,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检查患者具有心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②检查患者具有中度以上贫血;③孕产妇、哺乳期妇女;④对阿片类具有过敏反应或长期服用阿片类及非阿片类镇痛药物;⑤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

1.3方法

在术中,分别给予三组患者A组0.5μg/ml的舒芬太尼,B组0.75μg/ml的舒芬太尼,C组1.0μg/ml的舒芬太尼,并分别在三组中每h加0.03mg/kg的氟哌利多,用生理盐水稀释在100ml,输液速度控制在1ml/h,时间10min。手术后接通镇痛泵,以速度4ml/h持续注入,时间20min[2]。

1.4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手术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FLACC行为疼痛评估系统对三组患者术后8h,12h,24h,48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三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2h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A组和B组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术后24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疼痛程度明显得到缓解,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A、B、C三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

组别 例数 术后8h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A组 36 1.93±0.68 1.52±0.48 1.18±0.37# 0.86±0.21

B组 36 1.90±0.45 1.60±0.62 1.22±0.41# 0.92±0.25

C组 36 1.82±0.21 1.42±0.51 0.86±0.61* 0.43±0.52

注:C组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三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头晕不良反应,其中A组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B组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6%,C组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三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舒芬太尼是阿片类受体刺激剂,是芬太尼的衍生物,镇痛效果是通过作用在μ受体起到的。μ受体有μ1和μ2两种,均是亚型,阿片类药物与受体μ1结合后产生镇痛的作用[3]。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舒芬太尼与受体结合后,具有饱和性、特异性及可逆性,对中枢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能够稳定心血管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在腹部手术、神经外科、普外科等科室的复杂手术中能够广泛的应用。舒芬太尼的给药方式可以通过静脉、鞘内,在手术麻醉时,要与N2O、O2、氟烷等吸入式联合使用,在手术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调节剂量。

表2A、B、C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尿潴留 皮肤瘙痒 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 36 1(2.78%) 2(5.56%) 3(8.33%) 2(5.56%) 2(5.56%) 10(27.8%)

B组 36 2(5.56%) 3(8.33%) 2(5.56%) 3(8.33%) 1(2.78%) 11(30.6%)

C组 36 2(5.56%) 2(5.56%) 2(5.56%) 1(2.78%) 1(2.78%) 9(25.0%)

注:C组与A组、B组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三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三组患者在手术后24h疼痛评分比较,A组和B组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舒芬太尼使用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导致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静脉镇痛使用舒芬太尼是理想的用药剂量,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自身对药物的敏感度和耐受度进行调整,保证临床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叶,苏露露,苗素琴等.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静脉镇痛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2015,(4):529-531,532.

[2]马焕明.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7,80.

[3]肖继红.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29-229,230.

上一篇: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 下一篇:情志护理在颅内肿瘤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