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与验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01 07:30:38

辨证施治与验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效果分析

关键词 验方 辨证施治 中心视网膜 脉络膜 效果 分析

1998年以前用验方六味地黄汤治疗30例(33只眼),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曾取得一定效果,1998年以后辨证施治治疗27例(34只眼),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视力恢复及预后均好且复发率低效果明显优于验方组。

资料与方法

第1组,六味地黄汤为主,每天1贴。佐以维生素B1,地巴唑,烟酸口服。第2组:在黄斑部水肿阶段,用五苓散加减,水肿消退后济生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黄斑部渗出多,有色素堆积者以桃红四物汤,再继以六味地黄丸,其他再根据病情予以调理西药同一组。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为一常见病,其因较多,如长时间熬夜;感冒;发热;饮酒等均是诱因。在本文57例患者中,工作人员50人,单眼患者较多,57人中单眼47人(82.4%),双眼10人,单眼中又以右眼为多,在47例单眼患者中,右眼发病30人,左眼17人。

在治疗机转上,第1组用六味地黄汤为此药为滋补肾阴之代表方,在腹胀辨证上,瞳孔属肾,因而眼底病多属于肾,此病不红,不肿,不痛,慢慢而来,故多属虚证,再加全身情况好,因而肾阴虚较多,所以虽未经辨证但大的范畴不错,投用六味地黄汤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单验方毕竟不是辨证,因而与辨证施治相比不免要略逊一筹。第2组为辨证施治组,如眼底黄斑部水肿辨证为水湿上泛,因而给五苓散通阳化气渗湿利尿,因气化恢复后小便自利,黄斑水肿及退。例1:患者,25岁,左眼前有黑影及视物变形3个月,视力0.1,眼底检查,黄斑较雾反光弥撒,中心光点不见,膝关节有疼痛,不影响生活,给予五苓散6贴,水肿消退,又服六味地黄汤6贴,黄斑部中央亮点逐渐出现,视力恢复到1.2出院。对黄斑部硬性渗出物较多,色素堆积明显者辩为气滞血瘀,给以桃红四物汤以活血化瘀,再加六味地黄汤以滋补肾阴,对一些陈旧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如对2例陈旧性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1例有6年病史,另1例有10年病史。经桃红四物汤加六味地黄汤,视力由0.2,0.2,0.4,0.6,分别恢复到1.0, 0.4,1.2,1.5,眼底黄斑部及眼亮点恢复,1眼色素变淡。

结 果

由于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治疗效果快,缩短了病程,提前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验方组平均住院治疗51.1天,辨证施治后降为32.7天,减少1/3多的住院时间,治愈率也有提高,验方87.8%,辨证施治后88.2%,特别是完全治愈率提高较多,第1组57%,第2组70%,进一步分析,影响视力因素较多,如屈光不正,弱视,角膜及晶体混浊,黄斑变性等均可影响到视力,因此病治愈标准仍以黄斑状态以及排除影响视力因素为主比较确切。

讨 论

中心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多见20~50岁青壮年,且多为男性,工作人员较多。男女比例8∶ 1,多单眼发病,57人中单眼为47人(82.4%)双眼10人。据统计1/3或半数可以复发,10%病例可多次复发,50%病例复发期在一年左右,顽固者可达10年以上。西医治疗此病缺乏特效方法,也不能控制其复发,所以选择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内径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对脾气虚弱,浊邪上犯致本病治宜健脾利湿祛痰清热为主。

肝主疏泄,喜条达,气滞血瘀,壅遏目窍,故视网膜充血甚至渗出,出血,视物不明,眼球作痛。大凡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发病较突然,视力急剧下降,其病因多以肾虚失运,痰湿水邪和肝失调达,气滞血瘀所致为主。而起病缓慢,视力逐渐减退多以肝肾虚损为主。因肝为刚脏,赖肾水滋养,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肝血不足,或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肾精亏损,失与调摄致目失涵养。《景岳全书》指出:“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则目昏蒙”。肝肾两亏,目失濡养,故目内干湿,视物昏蒙,肝肾精血不充,血脉不利,则目内滞留之渗出物以及沉着之色素难以消退,故病程较长。对肝肾不足,目失滋养所致本病治宜补益肝肾明目为全。对于久病过劳所致气血不足,心营亏损,神光衰微引起本病,治宜养心补血,兼以健脾。

根据临场实践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必须辨清病机审因论治,不拘泥于几个类型才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要比单验方治疗视力恢复好,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主编.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95-509.

上一篇: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农村老年房颤患者治疗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