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节目的“三贴近”

时间:2022-08-01 07:25:57

论广播节目的“三贴近”

人民群众是广播听众的主体,也是广播服务的主体。研究听众才能了解听众,贴近听众才能赢得听众。广播作为重要舆论阵地,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要担当好这个重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让听众愿意听你的节目,喜欢听你说的事,否则权威性、指导性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广播特点就是“广”。所谓“广”有两层含义:一是整个广播要满足广泛的对象的需要;二是具体广播节目要尽可能地扩大受众面。

目前,我们的广播传播有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对于满足广大受众需要来说是“广”。随着社会经济和其他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在竞争中必须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尽可能地按受众的需要扩大节目设置范围,节目内容要尽可能丰富。大众传播媒介的竞争,实际上是对受众的竞争,其手段就是强化各自的服务功能。因此,广播必须以广泛的服务来争取广泛的受众。

我国广播对象性节目的蓬勃兴起,不仅与广播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也与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不可分割。一方面,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各个阶层群体都有不同的需求,对象性节目即小众化节目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对象性节目的兴起也是传媒市场竞争的结果,既有广播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有广播与其他传媒之间的竞争。另外,在受众市场细分中,对象性节目也顺应了广告商投放广告的要求,而广告收益又反过来促进了对象性节目的繁荣。

当前,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媒体信息量和期望值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媒体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种形式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对象性节目即小众化节目不断推出,赢得了群众的欢迎。“三贴近”,不仅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而且还有现实的指导性,值得我们重视并落实到具体的新闻改革和实践中。

广播节目实现“三贴近”,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做好连心桥,反映好群众心声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一直以来所提倡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新闻报道和新闻工作者离“三贴近”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

近几年,我们楚天资讯广播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实时地开办了《爱心有约》、《枫林漫步》、《乡村夜话》等对象性节目。在这些不同服务对象的栏目中,群众有什么愿望,有什么要求,都能积极地向媒体反映。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广播媒体,我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深入实际进行采访了解。如果是局部或片面的问题,或者当事人举报同实际出入比较大,就给予恰当的解释;对于举报属实,在社会上反映比较大的,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我们就坚决地予以批评和曝光。

如《爱心有约》节目从节目开播至今已经拥有了一大批较为固定的听众群,节目参与度高,收听率位居全台前列。节目本着服务听众的宗旨做了不少实事: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担当好社会责任,有政治敏感性,注重呼唤人们的真情善心,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困难和弱势群体受到社会关注,得到社会帮助。2010年全国助残日期间,节目联合湖北省残联、团省委、湖北电视台、楚天金报等发起“为残疾人链接一个世界――向贫困残疾人捐赠电脑活动”。活动为期3个月,联系有关单位捐赠的几十台电脑在社会的监督下全部捐给了自强创业的残疾朋友;包括为贫困残疾人作家曾文寂联系到了爱心企业武汉思泰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其捐赠价值7000元的全新手提电脑一部;为家住蔡甸的重度残疾人唐洪胜牵线搭桥联系了一家电脑装配公司,为这位急需电脑的残疾人节省近千元装配了一台崭新的电脑,唐洪胜及家人十分感激,为节目组邮寄了400元善款,希望能够帮助比他更困难的残疾人。2010年我国第27届盲人节到来之际,节目组联系了武汉市红鹰节能集团公司为积极创业的盲人朋友提供价值300元的按摩床共计20张。节目组还为口的盲人夫妇的孩子读书问题奔走呼吁,最终在口区教育局的关注下得以顺利解决等等。

2011年助残日之际,节目又通过社会力量为残疾人募集了近百台电脑,打开了残疾人通往世界的另一扇窗。

《爱心有约》节目之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受到听众的欢迎,最根本的是它从百姓的立场出发,通过一条热线电话,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架起了一座“连心桥”,顺应了新闻改革的趋势,体现了新闻宣传“三贴近”的需要。

为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互相关爱的社会风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我台与武汉市残联已连续两年在《爱心有约》节目里联合开办了一档体现“三贴近”、关注弱势群体的对象性栏目《牵手同行》。为了使栏目具有亲和力,同时创办精品栏目,打造名牌主持人,台里特意将素质好、有多年残疾人节目主持经验的主持人推上这个岗位,拉近和听众的距离。节目重点讴歌残疾人在文明和谐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节目采用大量录音采访报道,真实反映了残疾人的心声,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事业,为创建和谐湖北提供舆论氛围。节目的播出得到了省市残联领导及广大听众,尤其是残疾朋友的一致称赞和好评,每天的电话、信件、电子邮件接连不断,节目主持人亲切的主持风格也得到了听众的欢迎和认可。

二、强化服务意识,维护好受众利益

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广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所办节目中把“三贴近”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广大群众作老师,把丰富的生活作题材,才能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三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多掌握第一手材料,捕捉到鲜活的信息,使“三贴近”的要求渗透到每一篇稿件,融入到每一个栏目,才能把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要事和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好,引导好。

《枫林漫步》节目,通过认真解决和回答每一个听众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听众的普遍认同。今年3月25日,节目组接到了近80岁的老人反映:他所居住地汉阳区永丰乡玫瑰西村赛博园小区旁原来规划是一条30米宽的马路,而今却随意搭建致使其房屋采光受到影响。记者亲自赶赴现场,并多次与当地街道居委会领导、开发商、物业及汉阳区城管进行现场协商,最终由搭建方汉阳区永丰乡燎原村拆除部分影响居民采光的钢架,向后推移5米重新规划建设,老人及其亲属十分感谢节目组。正是通过《枫林漫步》栏目,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节目也为听众所普遍关注。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观察新事物,反映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才能真正实现“三贴近”的要求,才能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才能当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才能当好人民群众忠实的代言人,广播对象性节目才会永葆青春,广播事业才会欣欣向荣。■

(湖北广电总台楚天资讯广播)

上一篇:电视新闻要色、香、味俱佳 下一篇: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