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法

时间:2022-08-01 01:38:12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法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情境,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思考与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问题情境可以是文字内容、图片资料、录音录像、电脑课件,也可以是演示实验、实践活动等。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接受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14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要,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同时,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启”而学生“发”,语文课堂教学应大胆改革,应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大胆发挥、大胆想象、大胆畅所欲言。笔者认为,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像以往常教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课本情境,这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主动权在于学生,因此应把主要角色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否则,任你嘴皮磨破,想把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都是无动于衷的,这样会收益甚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一、创设极富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对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

初中语文课中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侯,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篇课文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对母亲较有感情,却对父亲颇多怨言。应该说难以理解渴望课文里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亲的不满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的一个疼爱我的小故事,在笔者眼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样,通过笔者的这个故事,学生很快就明白,尽力挖掘父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终于明白父亲对待自己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笔者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生终于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所以,做文同做人,有的时候,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内容,从而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表演情境,有助于挖掘潜力、培养能力

有时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过程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笔者在教学课文过程中请两位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到讲台现场给全班同学表演,从而调节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进入情境的角色中去。再如在教学魏学伊的《核舟记》这篇课文过程中,课文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笑声和表演声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

三、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情境,有助于渲染气氛、陶冶情感

赞可夫曾经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的确,作为充满爱心的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传递出一股极大的感染力,为课堂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让他们始终感到兴趣浓厚、兴高采烈。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爱心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进取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生活真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之中,才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投入、乐于探究,并获得主动发展。

作者简介:葛发亮,男,汉族,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 735300)

上一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技巧 下一篇:警惕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两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