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生态旅游品牌名城”营销策略

时间:2022-07-31 11:12:03

宿迁“生态旅游品牌名城”营销策略

提要本文分析宿迁市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其在城市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品牌营销;问题;对策

本文为宿迁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KY31)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宿迁风光秀美,景观众多。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自2006年建市以来,宿迁先后入选“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城市效益竞争力十强”,被誉为“2008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获得“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和“品牌中国金谱奖”,被评为“旅游城市新锐品牌”和“2009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名誉的获得是对宿迁城市管理及营销工作的肯定,但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如何将“生态旅游品牌名城”这一城市品牌进一步壮大做强,从而提升宿迁的软实力,带动宿迁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就成了摆在宿迁全市人民面前亟须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宿迁“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城市经营过程中,在对投资、人才和旅游等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被广大城市所重视的一种城市营销手段。城市品牌是品牌理论在城市经营和城市营销中的应用,是识别不同城市、塑造不同城市的个性及形象的名称及标志等,代表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品牌是城市经营和城市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品牌的打造对各类城市顾客:投资者、旅游者、市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城市可以塑造一个统一形象的品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城市顾客、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的资源特色等打造不同的城市品牌。对于旅游者而言,宿迁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一)宿迁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是顺应时展潮流的体现。旅游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生态旅游,以其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生态需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小,并能促进人与自然、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得到很多城市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低碳经济、绿色消费普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旅游模式,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在这种大背景下,宿迁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是顺应当前及长远的发展趋势,是顺应时展潮流的体现。

(二)宿迁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在资源依托方面,生态旅游依托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宿迁是著名的“杨树之乡”,盛产粮食、棉花、油料、蚕茧、木材、花卉、食用菌等,所辖三县均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25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约1,00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3%。下辖的沭阳县是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花卉苗木品种繁多。宿迁也是闻名中外的“水产之乡”,水域面积350余万亩,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水质均达国家二类标准。近年来,宿迁市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生态景点建设,依托宿迁市特有的旅游资源,陆续打造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如骆马湖湖滨浴场、中运河风光带、沭阳古栗林公园、泗洪洪泽湖湿地、泗阳平原森林景区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和生态化的旅游景点等,这一切都为生态旅游城市品牌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三)宿迁市建市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也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1996年建市以来,宿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据统计,1996~2009年全市GDP累计实现4,802.62亿元,比建市之初增长5.6倍;财政收入累计实现458.23亿元,年均递增24.3%,比建市之初增长16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建市之初的47.7∶30.8∶21.5调整为19.3∶46.3∶34.4。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69亿元,年均递增33.1%;城乡市场繁荣稳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9.08亿元,年均递增13.7%。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建市之初的2,946元、1,993元增加到11,149元、6,057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社会环境,全市现拥有国家级旅游景区点31家(其中4A级2家),星级旅游饭店27家(其中四星级6家),旅行社43家,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达7万多人,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配套的发展格局和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这一切都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宿迁“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品牌的打造不但需要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支持,也需要营销举措的支持。通过各种营销手段的实施,将城市品牌深入各种城市顾客的脑海中,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形象,获取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就是城市品牌营销。目前,宿迁在“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品牌营销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城市品牌营销的理念方面。城市品牌营销的理念是通过满足城市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满意,从而使得城市品牌的个性和形象获取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针对旅游者这类城市顾客,宿迁市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理应需要不断满足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通过对旅游者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产品需求的满足,使得宿迁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深入旅游者的心中,并得到他们的认可、赞誉和宣传。但是,这一点对于宿迁城市品牌营销者而言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因为在实际的“生态旅游”城市品牌营销实践中,他们主要遵循以城市自身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努力地向旅游者推广城市品牌,而不太关注旅游者的需求。他们的理念是“生产”了什么城市生态旅游产品,就向旅游者努力“销售”什么产品,而不是根据旅游者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生态旅游产品,就努力提供什么产品。

(二)在城市品牌营销宣传方面。宿迁市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广告宣传、公关推广和网络推广等营销宣传工作,但是这些营销宣传一方面声势不够大,另一方面没有持续地进行。城市品牌营销的本质是打造城市个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需要长期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向旅游者进行广告宣传和营销推广,并不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采用一些营销宣传举措就一蹴而就。获得“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称号,只是宿迁城市品牌营销取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而要真的把宿迁“生态旅游的品牌名城”观念深入到旅游者的心目中,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城市品牌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保等各方面应有的作用,还需要继续进行各种手段的营销宣传和推广。另外,营销宣传要形成声势,各种传统的广告、公关和现代的网络推广、事件营销等各种营销宣传手段要综合利用,努力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声势,把“生态旅游”的城市形象牢牢地印在旅游者的脑海里面,并努力得到他们的口碑宣传。顾客的口碑是最好的广告,也是最经济的广告。这一点也是宿迁市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在城市品牌营销资源依托方面。城市品牌的营销特别是主打“生态旅游”的城市品牌的营销,需要依托各种有特色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的生态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是难以打造生态旅游的城市个性的。生态旅游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宿迁市的自然资源比较富有特色,农业和工业方面的产业化和特色也比较有优势,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人文资源优势。比如,项羽文化,宿迁市并没有将敢作敢当、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勇气概的项羽精神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并打造成自己的一种城市文化特色。另外,老百姓的淳朴善良也应该作为一种资源来加以引导、开发和利用,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的生态,更重要的是人心的生态。

(四)在城市品牌营销管理方面。城市品牌营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协调宣传、工商、农业、环保、交通和城管等各部门,采取各种有效的营销管理举措。但是,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过程中,这往往成为旅游主管部门或者宣传部门一两个部门的事情,并没有激发其他各个部门的参与热情,发挥各部门协调工作共同打造城市品牌的整合优势。特别是在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品牌的打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宿迁“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品牌营销的对策

针对宿迁市在“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本文认为宿迁市的相关部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制定长远的、科学合理的城市品牌营销规划。任何长远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过程中,在城市主导部门的主导下,城市各个部门需要部门利益,在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城市品牌营销的战略规划。这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品牌的营销管理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在生态旅游城市品牌打造的过程中出现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利益的情况。生态旅游城市品牌营销战略规划的制定,首先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生态需求;其次要充分分析自身所具备的各类生态旅游资源的状况,发掘自身的特色;再次要分析各个竞争城市在城市品牌营销过程中的优劣势,在综合分析这三者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

(二)铭记“生态”的本质,牢牢把握城市顾客的内在需求。从其本质来说,旅游是一种文化寻根,需要文化支撑。“生态”不但包括自然环境的生态,而且还包括人文环境的生态。绿色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比如湖泊、河流、森林和绿化等,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放松身心;而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人文传统和风貌,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愉悦和自在,引导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人们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希望去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的地方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另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等,人们也希望放松自己的身心,体验心灵的“生态”。在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宿迁城市经营者要牢牢把握人们内心中的这两种“生态”需求,一方面要开发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项目,搞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采用各种举措净化人心,满足人们对纯净心灵的需求。比如,可以举办传统文化的公益论坛,号召全市人民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积极奉献等,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以其来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正如安徽汤池一个小镇通过学习“弟子规”,使得人们的身心得到净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旅游者去参观访问,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

(三)持续进行营销宣传,重视口碑营销。城市的个性要得到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但需要城市资源的特色,更需要不断地向城市顾客进行营销宣传。在城市品牌打造的过程中,获得某项奖励和荣誉称号绝对不意味着城市品牌营销就成功了,只有当城市顾客的内心中真正把某种形象同该城市等同起来的时候,该城市获得良好的口碑的时候,那才说明城市品牌营销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所以,宿迁市在“生态旅游品牌名城”打造的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各类广告、公关、网络和举办各类活动等长期不懈地、并要适当有一定声势地向城市顾客塑造宿迁生态旅游的城市形象。比如,宿迁市可以经常在央视或网络上做生态旅游城市形象的广告、经常举办一些有关城市生态建设的城市论坛和拍一些以宿迁城市优美环境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等等。

(四)搞好城市品牌营销的系统工程。打造城市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城市主管部门的主导,也需要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参与,以及市民的支持。这就需要宿迁市政府树立城市品牌营销是一种整合营销的意识和理念,不断整合各个部门、各个产业和各类城市营销主体和顾客的力量,共同加入到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建设中来。比如,市政府要以身作则,重视自然和人文的生态建设,重视环境保护及对环境保护的各种投入,重视城市人文精神和文化的打造,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另外,要重视各类人才,人才是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这一城市品牌的根本,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城市品牌,不但需要高素质的旅游行业从业者,更需要高素质的城市管理者和高素质的市民。同时,还要制定并通过生态旅游专项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对生态旅游资源实行有序开发,使得人文、经济、生态和社会等能够和谐持续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段全梦等.论宿迁城市品牌的塑造[J].小城镇建设,2010.7.

[2]王远恒等.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振兴宿迁体育旅游[J].商场现代化,2009.7.

[3]金伊花.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7.4.

上一篇:运用后发优势解决我国贸易依存结构不平衡问题 下一篇: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