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时间:2022-07-31 09:19:32

东兴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34-01

为了解全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时发现问题,预测麻疹流行趋势,科学制定防治对策,现对2006年东兴区麻疹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东兴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1.2 诊断标准

以中国CDC下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规定的麻疹诊断标准,作为病例分类标准。

1.3 检验结果

麻疹和风疹IgM的检测由内江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提供。

2 结果

2.1 疫情报告和病例诊断

2006年全区共报告麻疹72例,本地病例70例,流动人口2例,本地病例中排除38例,确诊31例,待定1例。在排除病例中,风疹18例,其他20例。在所有确诊病例中,实验室确诊27例,临床诊断4例,分别占确诊病例的87.10%和12.90%,报告发病率为3.65/10万,2006年无死亡病例。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除1、2、9、12月外,其余各月均有病例发生。病例主要集中在3~8月份,发病29例,占全年发病数的93.55%;3~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25例,占80.65%)。

2.2.2 人群分布在确诊病例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为1.58∶1。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34岁,病例主要分布于7岁以下,28例,占全部病例的90.32%

2.2.3 地区分布全区29个乡镇(街道),其中有9个乡镇(街道)发生病例,占31.3%,郭北镇发生11例,顺河镇发生7例,这两个乡镇的病例占全部确诊病例的62.07%。

2.2.4 病例免疫史31例确认病人中,有免疫史的7人,占22.58%;未免疫6例,占19.38%;免疫史不详18例,占58.06%。

3 讨论

全区的计划免疫工作在基础免疫和加强接种上,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薄弱环节。具体在麻疹工作上表现为基础免疫和加强接种措施落实不够,实际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偏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造成7岁以下儿童的麻疹发病占非常大的比重。各乡镇(街道)的麻疹的病例也反映出了这些乡镇在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报告的病例中,风疹18例,占25.71%,由于麻疹和风疹在临床上不易鉴别,增加了控制和消灭麻疹的难度。

针对以上情况,全区应把控制消灭麻疹的重点放在常规免疫上,加强指导和检查,认真踏实地开展麻疹基础免疫和加强接种,提高接种质量,提高麻疹的接种率。加强对医务人员麻疹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麻疹与风疹的鉴别、诊断标准,提高麻疹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适时开展麻风二联疫苗接种,以利于控制和消灭麻疹。

(收稿日期:2007-06-14)

上一篇:舰艇人员噪声性聋的防治及健康教育 下一篇:不同灭蟑方法在水面舰艇使用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