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逻辑思维

时间:2022-07-31 08:50:28

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逻辑思维

摘要:社会整体利益,是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法的各个方面都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关,其目标,就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以及市场秩序、缓解市场中存在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公平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利益;维护

一、引言

早在三十多年前,经济法就已经在我国诞生了,虽然受到了不同的评论,但其共同点都认为,经济法的最终目标是要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人们的生活、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由于管理部门不同,致使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实行经济法之后,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活动做出了规定,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目标付诸实践。

二、经济法的重要内容

从经济法的立法角度来看,追求社会的整体利益是部分相关规范的重要目标,还包括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群体利益等内容。由于经济法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还注意到大、小企业对正常市场秩序的影响力,所以对于大企业来说,限制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合并及竞争等,防止出现市场垄断的现象。在生产以及消费等领域,由于消费者是弱势一方,因此规定了生产者以及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就宏观调控而言,经济法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还体现在确保国家财政、金融等正常运行这一方面。从上述内容来看,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经济法的基础,更是重要内容[1]。

三、经济法的特殊性

(一)手段多样化

目前,对于经济法属于法域依然存在不一致的看法,有人认为属于私法领域,而有人认为是公法领域,甚至有人认为属于第三法域,但是大家都共同认为经济既有私法调整手段,又具有公法调整手段。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法注重保护行使私权利的行为,不像公法重视对权利的制约,防止因为滥用权力而伤害权利,在二者之间之间找到平衡点,运用中庸之道解决问题,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进步。

(二)路径独特性

经济法,并不是法学领域中,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仅有的法律形式,虽然其他法律也具有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特性,但是经济法相对较为独特。经济法在实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有保障了社会中成员个体的利益,因此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路径是从整体到个体,与私法以及公法的路径是相反的,换句话说,私法和公法的维护路径是从个体到整体。但是私法与公法二者之间依然存在差别,私法限定个人的行动方式,允许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及目的,使个人利益利于整体利益;公法是政府的法律,要求个体按照特定的方式,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利益[2]。

四、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逻辑思维

(一)市场失灵影响社会整体利益

根据目前市场发展的情况可以发现,市场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是造成市场压力以及动力的重要原因。如果鼓励并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就会使很多资源被效率较高的领域利用,而场所就是市场,但是由于市场具有自立性以及短时性等缺点,会使市场经济逐渐变得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最终导致市场失灵的现象出现,无法发挥其自身的调节作用,对各个领域带来严重的经济影响,更加无法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3]。

(二)国家干预克服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一种客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保障有效的市场资源不断的发挥出来,弥补市场市场失灵带来的影响。国家干预,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以及制度,可以在宏观上实时的对市场进行调控以及管理,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平衡经济总量,更能进一步优化当前的市场经济结构,保障市场健康的运转。政府方面,可以依据自身的资源,或者加强建设公共设施的力度,逐渐将民间的资本引入到市场之中,这样能够缓解公共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矛盾。另外,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强制性的方式,影响市场主体的利益结构变化,制止行使私权的行为,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从而实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目标[4]。

(三)经济法凸显社会整体利益

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经济法自身结构的一种体现,也就是在实际应用经济法的过程中,不是将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作为唯一的工作目标,而是要从经济法自身出发,深入分析社会的整体利益,加之研究市场秩序、以及宏观调控等多个方面,才能够使社会的整体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只有社会的整体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够逐渐实现维护个人利益的目的。

五、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表现

早期的经济法,以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为目的,旨在通过政府的力量,压制经济垄断对市场的破坏。但是,由于经济的进步,除垄断组织之外,还有其他的问题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经济法的制定,维护市场的整体秩序,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时,必须首先将政府的权力、地位等内容明确的变现出来,建立严格的政府在干预经济过程中的准则,剥夺个体或者领域为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以自身在市场中的权利来对抗政府的权力,规范社会经济建设行为举止,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二)经济法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具有严格的规定以及约束,明确政府干预经济的相关程序、具体规则以及管理制度,防止政府对社会中的个人利益发生侵害的行为。通过经济法的规定,加强了社会各界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监督,进一步保障了个人利益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5]。

六、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方法

(一)经济法被纳入立法中

根据上文提到的内容,经济法能够充分的将社会的整体利益表现出来,《反垄断法》就明确的制定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政策。而其他的法律内容中,虽然也倾向于维护社会的利益,但是却没有将政策明确的体现出来,如《预算法》的规定中,提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即更好的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进而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工业、农业的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的主体都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实质则是不断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实力,进而更好的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

(二)以政府作为基准,加强宣传

经济法调控市场的目的以及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经济法对于市场调控的方法,具有更强的程序性及规范性,可将其分为政策基准以及裁判规则。政策基准是在处理一些比较特殊的案件时,需要充分表明自身在法律案件内的观点;而裁判规则,则是给予处理的案件一定程度的规范以及约束力。在《农业法》中,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应该重视农业的发展情况,从规定中可以看出,由于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的利益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市场中的各个领域、行业,都需要实时的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在保障社会整体的情况下,维护自己切实关心的个人利益[6]。

七、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经济、调节市场秩序的基础,能够有效的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不仅促进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加快经济的发展,更是避免了市场垄断现象的出现。因此,在经济法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有效彰显出自身内容及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蔡先红.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5:163.

[2]牛壮.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分析[J].法制博览,2016,20:252.

[3]王菁.研究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作用[J].全国商情,2016,29:81-82.

[4]王雪莹.对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7,06:286+294.

[5]田宗宇.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作用分析[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1.

[6]李松妍.浅谈社会经济法的整体利益观[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367.

作者:张雨晴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上一篇: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商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