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珠三角

时间:2022-07-31 06:44:54

在本期杂志里,我们来到了中国最好的两块土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北方,你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土地的变化,而在这里,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中国制造的推土机、起吊机从未停止自己的工作,一块块稻田变成一幢幢厂房,温润千年的土地被钢筋混凝土迅速覆盖,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人们热衷于比较它们的长短,喜欢风水轮流转之说,认为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和浙东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正在迅速超越珠江三角洲――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多台商为什么纷纷北上,将工厂从珠江三角洲迁至了长江三角洲?

这不足以说明问题。长三角之所以成为第二个台商聚集地,一个重要原因是广东营商成本的提高。相对于欧美企业,甚至与香港的企业相比,多数台商更看重地价和优惠政策,他们的策略就是“打带跑”,一旦优惠期满,成本压力增加,就会像候鸟般再度迁徙,寻找新的“贴本招商”的地区。

长三角的最大优势,也许是在这个国家由轻工业化阶段向重工业化阶段的转型阶段,准确地把握住了全球资本转移、产业转移的机会。在这次浪潮中,苏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也纷纷投资钢铁、汽车等产业,尽管有人欢喜有人忧,但那些死里逃生的人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而珠三角似乎在这次竞争中落了下风。

所以才有了这种说法:过去是长三角学习珠三角,现在是珠三角学习长三角。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历史的钟摆似乎回到了另一个端点,一些经济分析家甚至唱衰珠江三角洲。很多人的印象是:长三角更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珠三角更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上海有那么多大老板,广东有更多农民工。

人们在关注区域竞争的时候,乐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于夸大了区域间的竞争态势。也有人把自己经过的几个车站,就当成了几个省份,囫囵吞枣,大而化之。事实上,见树木易,见森林难,要认识绵延两大三角洲的森林,更是难上加难。那种硬要分出谁高谁下的做法,往往是患上了思想的颈椎病。

我们不做匆忙的结论,也不罗列枯燥的数据。我们来到顺德,来到宁波,来到金华,通过自己的视角告诉大家,两大三角地的区域发展模式,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你深入更多的现场,就会发现,在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的发展模式是多么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别,甚至远远超过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差别。而在浙江内部,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绍兴等等,经济形态也是千变万化,现代市场经济的三元结构――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比重更是各个不等。甚至于在更小的单位,比如宁波各地,经济结构也是多种多样,有苏南模式,有温州模式,也有珠三角模式。

同样,在珠三角,不仅广州与深圳的发展模式不一样,四小虎――顺德、南海、中山、东莞――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倒是长三角的苏州,在很多方面与珠三角的东莞有些相像。

很多人只看到珠三角的加工业,似乎忘记了深圳还有华为,还有中兴。深圳也不仅只是这些电子信息产业巨头,保险业有平安,银行业有招行,互联网有腾讯,地产业有万科,要知道,它们都是市场竞争中自力更生、摸爬滚打出来的,在各自的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而在上海,在长三角,我们还没有看到与此等量齐观的市场化金融机构和企业巨头。

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我们不比长短,只看不同。远看大局,近看细节,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而自古以来的两大鱼米之乡,两大粮食主产地,如今世界工厂的两大引擎――长三角和珠三角,它们互为他者,彼此凝视,都在各自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中国这么大,引擎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好。可以说,它们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而我们,在两大引擎的轰鸣中,试图分辨出另一种声音。

上一篇:鲤鱼何处吹浪花 下一篇:商业足迹与地理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