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浅析

时间:2022-07-31 06:04:01

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浅析

【摘 要】随着国内外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和研究生本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于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省属高校研究生出现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缓解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压力、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对策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在科研平台、研究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的省属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日益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全国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大部分公司的招聘研究生需要“985”、“211”学校甚至海外教育背景,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因而直接被一票否决,根本得不到面试机会,即使有能力也找不到理想的岗位;2)一些大型国企、外企由于编制逐渐额满,接受毕业生的能力逐渐减小,因而“优中选优”,首先考虑了名校研究生;3)择业地区过于集中,就业竞争加剧,大多数研究生都优先选择发达城市、沿海城市或者省会城市作为工作地点,从而导致就业行业相对集中,就业范围狭窄。因此,如何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尤其是省属高校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提高研究生就业率成为省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1.1 总体供需失衡

随着研究生不断的扩招,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 2000年全国招生研究生6.5万人,2012年增加到47.76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8.1%,直到201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130万[1]。但是, 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长,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给研究生,特别是某些热门的专业岗位人员趋于饱和,不升反降。在这种大环境下,无论对研究生群体还是个人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目前企业招聘研究生,动则需要“985”、“211”名校教育背景,在这种趋势下,省属高校研究生已毫无竞争力可言,直接被挡在了门外。

1.2 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攀升,而高校师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的扩展速度却没有跟上,尤其是省属高校,很多导师根本没有供学生研究的项目与课题,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此外,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过多,很多研究生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一年中只能和导师见几次面,有力指导根本无从谈起,且无法在实际的项目中得到锻炼,如此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质量和水平不得不引起质疑。同样由于省属高校缺少科研项目的驱动和科研平台受限,教师甚至管理者对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没有充分的认知,导致研究生课程设置跟不上技术进步,培养内容和环节跟不上技术更新,脱离社会需求。这些都造成了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1.3 研究生自身的原因

研究生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原因也限制了其就业能力和就业取向,主要表现为:1)很多省属高校的研究生读研动机不明确,并不是为了科研兴趣而读研,或者为回避就业压力而读研,或者跟风读研,对入学的学校不加考虑,抓着就读。调查数据显示,因为科研兴趣而选择读研的研究生比例逐年降低,2013年仅为4%,而抱着单纯的就业目的而读研的人所占比例超过了50%。读研的动机不科学,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对科研兴趣不高,努力程度不够。2)研究生自身不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包括组织、沟通、领导、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研究生群体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一部分研究生忽视了个人能力其他方面的提升,使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3)有很多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往往心理期望过高,每个人都想进入好的企业,到经济发达、工资待遇好的大城市发展,直接面对“985”、“211”高校的研究生的竞争,往往被淘汰,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2 促进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的对策

针对目前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所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省属高校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

2.1 以制度调控研究生供需平衡

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控制供需失衡的局面,主要手段有:1)适当调节研究生招生的地区分布,引导研究生向生源地就业,并增加西部就业的优惠政策,缓解发达城市及东部地区就业压力。2)出台扶持企业吸收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如对接纳学生见习和实习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专项补贴,以调动企业吸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引导企业为未来发展选择、储备人才。3)鼓励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优化创业政策。在新增就业岗位不足情况下,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同样可以促进研究生就业,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实行税收优惠或一段时间内的免税政策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鼓励举办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指导帮助个人自主创业。

2.2 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

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社会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并制定具体改进措施。对于省属高校,改进的主要措施有:1)以研究生培养为抓手,提炼学科方向,整合科研力量,培养科研团队、创建科研平台。目前省属高校科研力量薄弱主要因为学校(院)难以凝练研究方向,因而难以获得资金投入,基本没有科研平台,教师在科研方面单打独斗,因而在指导研究生方面,无课题、无平台、无精力,学生素质难以得到提高。2)明确培养目标,提炼专业特色,确定人才服务面向。省属高校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除了跟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着眼于行业需求和特色,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考虑地方特色需求,有目的为所属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端人才,争取最大可能就地“消化”研究生。3)实行导师和研究生淘汰机制。以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往届学生就业率等指标对导师进行考核,适当提高考核门槛,不符合条件的导师要限制或者暂停招收研究生。以专业能力综合评估排名为基准,对学生实行一定比例的淘汰,剔除“混学位”的或能力的确较差的学生,以此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4)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机制,吸引科研院所和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工程技术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提高了研究生将来在联合院所或企业就业的可能性。

2.3 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其就业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生在校期间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增进社会实践,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在学识方面要做到: 一是具有哲学的高度。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族振兴的重任,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要从全局、大局分析,考虑问题。二是具有专业的深度。做学术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忍得住寂寞, 耐得住清贫, 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建树。要瞄准科研的最前沿,把自己研究的领域向纵深推进。三是具有基础知识的广度。在专业学习外,要了解时事, 关注民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 结语

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薄弱,为此,政府要通过政策调整、优化地区人才配置,学校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生个人应该积极进行生涯规划,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着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

[1]邱忠信.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上一篇: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一篇:当代油画之新形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