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修改病句复习指南

时间:2022-07-31 04:36:18

辨析修改病句复习指南

一、 考纲解读

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级。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高考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

二、 病句类型

病句指那些不符合语言组织规律、客观事物情理及人们语言习惯的句子。要准确辨析并修改病句,就要了解各种病句类型和导致语病的原因,掌握辨析病句、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以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对症下药。

1.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有多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也不同。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情况:

(1) 定语位置不当

①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句中定语中心语“化石”和定语“牙齿”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牙齿化石”。

② 定语误放到状语的位置

【例】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古色古香”不应修饰“印着”,应改为“印着古色古香的青铜器”。

③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一般语序是:a. 领属性定语,时间、处所定语;b. 指称数量的短语;c.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d.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e.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应当注意,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如: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色(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如果违反多项定语语序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定语语序不当的错误。

【例】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一艘古船。

句中定语排列不当,“古船”前的三个定语正确顺序为“一艘”“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否则会产生歧义。

(2) 状语位置不当

① 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

【例】“微山湖”号护卫舰迅速地在索马里海域采取行动,吓退了海盗,保护了被海盗追踪的商船。

“迅速地”作状语应放在谓语动词“采取”之前。

②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语序是:a. 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b. 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c. 表范围程度的短语;d. 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即:为了什么(表目的)何时(表时间的名词)何地(表处所的介宾短语)范围(表范围程度的副词)怎样(表情态的形容词)同谁(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许多教师今天早上(表时间)在会议室里(表处所)都(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如果违反多项状语语序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状语语序不当的错误。

【例】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后来在那里发现了镭。

表处所的状语“在简陋的工作室里”和表时间的形容词“漫长”,应放在表情态的状语“艰辛”前面,改为“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艰辛地研究”。

(3) 词序不当

词序不当,指的是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顺序不当、虚词(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地震发生后,困难和危险尽管很多,战士们仍然迅速及时地进入震区抢险救灾。

“尽管”的位置不当,应改为“尽管困难和危险……”。

(4) 分句位置不当

【例】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后半部分两个分句为递进关系,应先“公民”后“国家”。故改为“因为诚信不仅体现了公民的……,而且关系到国家的……”。

2. 搭配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生产量”不能“供应”,能“供应”的应该是“无公害蔬菜”。

(2) 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由两个并列关系的动词共带一个宾语时,其中一个动词与宾语不搭配。

【例】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做……行为”搭配不当,应改为“出现……的行为”。

(3) 主宾搭配不当

【例】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主语“乒乓球馆”和宾语“团体”搭配不当,可把“团体”改成“机构”或者“单位”。

(4) 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句中“一台”不能修饰“剧本”,应将“一台”改为“一个(部)”,或保留“一台”,将“剧本”改为“话剧”。

(5)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把“不只是”改为“不是”,或把“而是”改为“而且是”。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1) 成分残缺

① 主语残缺

【例】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介词“由于”滥用导致主语残缺。

② 谓语残缺

因句子较长,说(或写)到后面忘记前面的结构而致使句子缺谓语,是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

【例】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应在“独立”前加“具备”,即“具备……的能力”。

③ 宾语残缺

句子稍长,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的呼应,是造成句子宾语残缺的重要原因。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常是宾语中心语残缺。

【例】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具有”缺宾语中心语,应在“胃肠病”后加“功用”。

④ 附加成分残缺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句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

【例】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此例中“付出劳动”不一定就能“取得优异成绩”,应在“劳动”前加“艰苦且有效的”之类的限制语。

⑤ 介词残缺

【例】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句中“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改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2) 成分赘余

① 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后面的“他们”多余。

② 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应删去“到来”。

③ 宾语多余

【例】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工作”多余,与“工程”重复。

④ 附加成分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与“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4. 结构混乱

(1)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这一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两年病句考查的热点。

【例】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句中“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表达的意思相同,却硬要组织在一起,从而造成句式杂糅。采用其中一种说法即可。

(2) 藕断丝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话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拆成两句。

(3) 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5. 表意不明

(1) 指代不明

【例】从第一回合枪击至此,总共不到15秒钟,人质中竟无一人受伤――这原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这”指代不明确,究竟是指“枪击时间短”还是指“无一人受伤”?

(2) 歧义

【例】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几十个”是指“报社”还是“编辑记者”,有歧义,应移至“编辑记者”前。

6. 不合逻辑

(1) 概念混乱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错误。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年老”“疾病”与“丧失劳动能力”在概念上有交叉,不是并列关系,应在“丧失”前加“其他”,或改“或者”为“等”。

(2) 两面对一面

一个句子中,前面包含正反两方面,后面只包含一个方面,句子前后不照应。(有时将其归入“搭配不当”)

【例】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两面与一面,照应不当,去掉“能否”。

(3) 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句中的“死难者”与“幸免的一个”前后矛盾。

(4) 主客颠倒

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客之分、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颠倒的现象。

【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这个句子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正确的说法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

(5) 否定失当

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导致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一重否定。

【例】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防止……不要再次发生”否定不当,去掉“不要”。

【又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反问句本身就是一重否定,再加上“否认”和“不”,意思成了否定学习雷锋,此句去掉“不”即可。

(6) 强加因果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句子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就强加于句子,形成病句。

【例】由于我对学科有偏重,因而对数学不感兴趣。

例句中“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对学科有偏重”的具体表现而非结果。

(7) 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事理。

【例】二百多救援战士,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二百多救援战士”怎么会有“几千条胳膊”?不合事理,前后矛盾。

三、 辨析病句的方法

1. 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语言习惯,正确的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或“尽管……非常不利”。

2. 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例】“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用紧缩法,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情卫星完成”,“事情”不能说“完成”,只能说“做完”,这里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错误。

3. 造句类比法

如果对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平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例】“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复杂,先将其压缩简化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此句的结构造句,如“这值得他们的学习”,又如“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两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都多了一个“的”字,故原句应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字删去。

4. 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辨析,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例】①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②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第①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②句中用“凡是……都”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四、 修改病句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成分赘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重复罗嗦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原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要增删,能改一处解决问题的,决不改动两处,对症下药。改病句也应简洁、高效。

上一篇:云冈一片云 下一篇:大同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