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右旋糖酐部分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31 04:33:35

低右旋糖酐部分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

643000云南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摘 要 目的:比较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生理盐水作为置换液部分换血(PET)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46 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被随机分配接受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生理盐水PET治疗。结果: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和生理盐水组接受PET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均显著下降,分别从换血前的226±5g/L、226±3g/L和0.70±0.03、0.69±0.02降至换血12小时后的196±6g/L、199±3g/L、0.58±0.02、0.62±0.02,两组接受PET后Hb、HCT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另外,两组的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接受PET后也有显著下降,分别从换血前的289±21μmol/L、290±16μmol/L和278±18μmol/L和272±13μmol/L降至换血12小时后的182±9μmol/L、190±15μmol/L和176±9μmol/L、185±14μmol/L,两组接受PET后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而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生理盐水作为置换液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其疗效有显著差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替代生理盐水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关键词 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 部分换血 生理盐水 低分子右旋糖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1]:生后12小时~2周内外周静脉血中血红蛋白(Hb)≥220g/L、血细胞比容(HCT)≥0.65,临床具备多血貌。临床资料:46例病例均来自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2.1天,其中早产儿2例,足月儿20例,过期产儿2例;剖腹产15例,阴道分娩9例;出生时Apgar评分

治疗方法:诊断明确后,我科对每例患儿都积极进行了部分换血治疗,首先计算出病人所需换血总量(1次总量不超过30ml)。具体方法是:治疗组用等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入和静脉的抽血同步进行,尽量做到速度及量的相等。换血后12小时复查血液分析,根据结果判断有无必要进行第2次部分换血(换血量及方法同第一次部分换血)。对照组使用试剂为生理盐水(换血量及方法同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每例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kg,根据病儿并发症的不同可加用呼吸兴奋剂、甘露醇、胞二磷胆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心肌营养药和抗菌药等。同时每例病人因有高胆红素血症均进行了蓝光照射。

标本采集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小时抽静脉血2ml,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测HCT及Hb;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氧化法检测试剂盒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结 果

所有患儿进行部分换血后,其静脉血Hb及HCT明显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换血后的Hb及HCT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所有患儿进行部分换血后,其静脉血胆红素明显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换血后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

讨 论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红细胞增多所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各器官的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心搏出量减少,导致缺氧、酸中毒和营养供应减少,易引起包括神经系统和心血管为主的多系统损害。最有效而常用的治疗是部分换血[1]。部分换血治疗能显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低血糖、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2]。部分换血置换液传统上使用血制品:如5%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或血清。然而其存在潜在感染风险,且价格比较昂贵。有研究[3]通过比较生理盐水与5%白蛋白、血浆作为置换液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认为其可替代白蛋白、血浆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而本研究通过比较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生理盐水作为置换液部分换血(PET)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发现低右旋糖酐作用优于生理盐水。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64.

2 Kumar A,Ramji S.Effect of partial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asymptomatic polycythemic LBW babies.Indian Pediatr,2004,Apr,41(4):366-372.

3 De Waal KA,Baerts W,Offringa M.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optimal fluid for dilutional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neonatal polycythaemia.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6,Jan,91 (1):7-10.

上一篇:细辛脑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82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早期诊断乳腺疾病――细针针吸细胞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