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鱼,还谈什么渔

时间:2022-07-31 04:26:44

随着课改兴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便不胫而走,风行海内,大小报刊充斥着这句话,大小会议,都在说这句话,有些人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口头禅。

实际上,大家似乎没有认真推敲这句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字面意思是,给别人鱼,不如给别人捕鱼的方法,因为有了方法,什么鱼都能捕到。这句话的引申意思大致是,教知识,不如教方法,因为有了方法,什么知识都能获得。

这句话听起来极是诱人,这可是点铁成金的高招啊。难怪大家都接受,认可,传诵,这话遂成一种共识,甚至一种真理。

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就有淡水养鱼的记载,到了唐代,就有人根据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中低、中、高不同的栖息水层和食性,将他们分层混合放养。这条资料告诉我们,鱼生活的水层和食性不同。而水层不同,捕鱼的方法就不会一样;食性不同,捕鱼的方法就要跟着变化。

捕鱼需要工具,工具有不同,捕法也必有种种不同。粘、钓、叉、罾、网、电甚至药都是方法,还能诱,还能围赶,还可以竭泽而渔,还可以多种方法综合使用。

就语文而言,过去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识字解词造句谋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化,这是形形的鱼,它们各有特点,各有难点,学习它们,自有不同方法。

以字为例。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要讲清象形字,最好画出日、月、山、水,讲指事,能够解析上、下、本、末,讲会意,以武、信、男、从为例,至于形声,就要分析江、河,还要讲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内形外声、外形内声等。不同的字,不同的造字方法,学法教法是不一样的。

以文章开头为例。开头有总领式的,有设问式的,有开宗明义式的,有开门见山式的,还有铺垫渲染式、反面落笔式的……细分起来,不下数十种,仅仅一个总领式,又有许多种。仅仅告诉学生,这是总领式是远远不够的,总要让学生见到各种总领式,才会有感性认识,进而有理性认知。

以文化为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儒家思想,但常人也可以向此方向努力。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小人女子固然如此,常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道家的出世,儒家的入世,是否就是截然相反?儒、释、道、法有没有交融之处?对文化问题的解读方法是不同的。再如“知人论世”方法,学习古代作品,要知人论世,但知人论世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绝不能含糊理解盲目套用。同一时代的作家,差异性也是很大的。同一作家,不同阶段甚至不同场景不同心境下表现也有不同。要因人因事因时因情而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老说法是,“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句话的诱人之处在于:可以一劳永逸。而我们知道,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劳永逸。

但是,这句话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这可以纠正传授知识不讲方法的弊端。

不过,这句话的局限也正在于此:它把方法与知识割裂开来,严重者是不敢讲知识,忽视知识传授,为方法而方法。事实上,抽象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方法是不能脱离对象的,脱离对象的方法只能是空中楼阁。捕什么鱼就用什么方法,捕一种鱼用一种方法,捕一类鱼用一类方法,鱼渔不分开,因鱼而异,因鱼制宜,方法、知识紧密结合。这样,方法才能落到实处。这样,“授人以渔”的理想才不致落空。

语文学习正是如此。

学习字词句篇知识,不学方法,那是不会提炼,不会抽象,也就不能举一反三;而空对空讲方法,不仅学不到方法,连实际的知识恐怕也难学到。教学实践中,有人总结“议论文阅读六法”、“散文答题八法”,有人研究答题模式若干种,等等,以为是灵丹妙药,学生有辛苦抄写辛苦背诵者,但并无好的效果,原因即在于此。

语文学习的特点是浸润式的,是渐进式的,学语文要用慢功夫,学语文没有捷径。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梨子,就是一只麻雀,就是一头牛。学习语文,需要品尝梨子,解剖麻雀,像庖丁那样解牛。在品尝解剖中认识事物,学得方法,并不断的积累知识和方法,把知识、方法化为己有。

语文课堂以课文为例子(不仅限于课文)组织学习,学生研读掌握内容(信息),学习体会写法(技法)。面对一篇文章,学生能借助学过的知识方法知其得失,品其优劣;面对一个文题,学生能运用知识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铸句:这就是学有所得。

授漁固然好,授鱼岂能少?

离开鱼,谈什么渔!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