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职务发明创造归属之我见

时间:2022-07-31 04:16:14

关于《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职务发明创造归属之我见

【摘要】现行的《专利法》于1984年4月1日颁布,1985年4月1日起施行。1992年、2000年、2008年《专利法》历经三次较为全面的修改。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再次启动了修改《专利法》的工作。2015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修改《专利法》的新的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保留了原先提出的强化专利权保护的修改建议,涉及实质性修改的条文共30条,其中对现有条文修改18条,新增11条,删除1条,并新增“专利的实施和运用”一章。另有适应性文字修改或调整的条文2条。

【关键词】专利法;修改;职务发明创造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23-01

涉及到《专利法》第六条对于职务发明创造的规定,《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建议为:删除现行《专利法》第六条规定的职务发明创造两种类型中的第二种,即删除“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仅保留“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将“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改为由单位与发明人、设计人协商确定其权利归属。从《送审稿》的修改建议可以看出,我国职务发明制度从倾向于企业的保护向对发明人或设计人倾向保护的逐渐转变。笔者结合国外相关立法与专利实践进行分析。

一、国外相关立法

德国《雇员法》规定基本原则及正当程序:一名雇员完成的发明创造并不自动归属于其雇主,雇员是发明者权利的原始拥有者。但是针对该发明,雇主可以适当的形式声明其行使所有相关权利。在四个月的法定期限内,雇主如未能发表上述声明,则该项发明最终归雇员本人所有。所有的声明、通知及确认,尤其是雇主对发明使用权的声明必须送达至另一方。若一项发明由多人共同创造,则须向每个共同所有人分别提出上述声明、通知及确认。由此可见德国立法采“发明人主义”,是否属于职务发明的区分与企业是否主张权利相联系,同时规定了雇员的法定义务,使企业行使权利更有效。

日本《专利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者、法人、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下称“使用者等”)对于工作人员、法人的董事局成员、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下称“工作人员等”)在性质上属于该使用者等的业务范围内,并且,实现发明的行为,出自于使用者等管辖之下的工作人员等现在或过去的职务而完成的发明(下称“职务发明”)获取专利时,以及职务发明中继承了申请专利的权利的人取得针对该发明的专利时,均拥有针对该专利权的普通实施权。可见,日本也采取“发明人主义”,职务发明的认定则采取“职务标准”,同时给予企业法定“普通实施权”。

台湾《专利法》第七条规定:受雇人于职务上所完成之发明、新型或设计,其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属于雇用人,雇用人应支付受雇人适当之报酬。但契约另有约定者,从其约定。一方出资聘请他人从事研究开发者,其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之归属依双方契约约定;契约未约定者,属于发明人、新型创作人或设计人。但出资人得实施其发明、新型或设计。说明职务发明认定的采“职责标准”,利用单位物质条件的情形采“发明人主义”,同时给予了单位法定实施权。

从上述国家立法可以看出,德日发达国家对职务发明创造原始权属采取“发明人主义”的高保护,台湾采取“发明人主义”中等保护,三者的共性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思想,选择适于本国国情的职务发明制度。而《送审稿》修改意见正是借鉴了台湾职务发明制度,力图解决“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发明创造处于职务与非职务发明之间的困境。

二、专利实践

当今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使得高质量的技术研发越来越依赖于现有技术和产业,依赖于对现有技术和产业的分析,其智力、财力投入相当大,而这依靠单个发明人很难完成。即使研发成功,专利技术也还不是一个能够直接转化的技术,大部分获得专利权的技术离产业化还有相当的差距,还需要把相关各种技术组装配套,结合市场,研发有关工艺,然后才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是现实中,企业与发明人虽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发明人作为职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企业侵犯职工专利权利的情形更是屡见不鲜,职工对企业侵权行为由于实力差距太大,穷尽各种手段却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对于弱者与强者的公平保护其实就是不公平。《送审稿》将“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交由双方约定。很难想象企业会跟职工“公平”的约定。但是,立法的变革是渐进的,我们更应看到立法在从倾向于企业向倾向于发明人的转变。

三、修改建议的不足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送审稿》的修改建议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保护标准,还是倾向于对企业强保护。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去看,这是符合我国专利制度发展现状的,对于职务发明创造的完善来说是更近了一步。另外修改建议没有规定在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专利权的归属问题。期待立法能够对此予以完善,明确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属,激发发明人的创造活力,促使专利制度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杜颖.日本专利法[M].法律出版社,2001.

[2]尹新天.中国专利法详解[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专利审查指南[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上一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民事诉权滥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