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31 01:17:49

浅议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摘要】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初中生物的开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课也备受关注,初中学校应广泛地开展生物的实验教学,并开拓多样化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生物作用

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使生物科学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而没有开设生物课,但是随着知识与阅历的增加,中学生开始逐渐地接触生物课程,但由于这门课程的复杂性及科学性,使中学生觉得有些难以理解。生物学实验作为一种认识生命运动的手段,在生物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通过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一,初中生物实验的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部要求初中生物教学需进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就目前而言,实施效果是不理想的,主要有以下一些不足:

1,教师的观念落后,不能很好地认识生物实验的功能

新课改使初中生物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而传统观念又影响着教师,许多教师对实验教学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观念制约着行为,导致生物实验课滞后发展,使学生也认为生物实验并不重要。在一些落后的乡镇中学,实验器材短缺,在实验课上,只能教师本人演示,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而在一些学校,为了保护实验器材延长使用寿命,很少安排学生去上实验课,只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结果,无法对实验现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的观念需跟上时展的步伐,观念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更新。

2,实验过程未引起重视,只注重结果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大多是验证性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方法不管是否得当,最终结果是相同的就可。指导老师也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全然忽视了实验的整个过程,这样的实验活动会使得学生依照书本固定死板地进行操作,在无任何新奇的发现下,就得到了结果。这样的实验只是表面工作,没有从实验中去质疑,也就无法掌握生物知识。

二,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的不足,生物教师要改善生物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下面针对这些现状,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亲身实践。此外,初中生物实验形式很多,有演示性的、观察性和创作性的实验,教师在课堂应逐渐由演示性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换,提高实验的深度。在安排实验时,尽可能地安排探究式实验,实验结果是未知的,老师只需稍加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学完《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后,教师布置学生可以买点种子,种在花盆里,如绿豆、白菜等农作物,让学生记住种子的生长变化与过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科学。

2,教师要改变观念,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对于教学目的而言,大部分教师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观念要彻底改变,学习生物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生物实验课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少了它,生物教学将会变得难以理解。因此,要提高认识,要通过实验教学生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做实验时为了获取知识,发现生命规律,而不单纯是玩。

总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课程,生物教师要合理利用实验来检测所学知识,并以实验“搭桥”,着眼于“做”,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发挥初中生物实验课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彩荟. 浅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实践[J]. 才智,2012,04:89.

[2]纪玉嫦.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途径[J]. 学周刊,2012,07:130-131.

[3]钟南京. 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 新课程(中学),2013,11:175.

[4]刘惠丽.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活动浅析[J]. 新课程导学,2013,02:58

上一篇: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变压器和感应器理论、设计和... 下一篇:800m在中学女生中开展的困难性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