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物派

时间:2022-07-31 10:15:01

春节风物派

鞭炮

还记得鞭炮有一个别名叫什么吗?对,叫爆竹。实话跟你说,在南宋之前,人们过年晚上放的“爆竹”都是名副其实的——就是把真正的竹筒扔进火里,烧得噼里啪啦响!越粗、越干燥的竹筒,被烧之后发出的爆裂声也就越响。因此,古人所说的“爆竹声声辞旧岁”,这里的“爆竹”都是真竹子,跟火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哼哼,下次再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要是发现有唐朝人、汉朝人在大放鞭炮,你就可以好好地笑话笑话导演、编剧的无知啦!

直到北宋末年,才有人开始将火药装进竹筒里,以制造威力更大、声音更响的爆炸效果。那就是最原始的鞭炮。由于竹子被火药炸裂后,竹片纷飞,特别危险,所以后来人们又改用厚厚的纸筒来装火药,再安上引信,慢慢地,就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鞭炮了。

在所有春节习俗中,放鞭炮是最让人纠结的了:放吧,有一定的危险性,每年因鞭炮造成的火灾和受伤事件都不少;不放吧,大年三十晚上安安静静,一点儿都不像过年嘛!真是左右为难!尤其是在城市里,楼房密集,很难找到那么大一片空地来安全地燃放鞭炮。而火药燃烧之后产生的烟尘对空气也有严重的污染。因此,虽然大部分人仍然觉得放鞭炮才有喜庆的气氛,但为了安全和环保,选择不放鞭炮的人也越来越多。搞不好哪一天,鞭炮就会变成真正的“文物”。到那时,就该轮到你给你的孙子、孙女讲讲“过去,有一种东西叫做鞭炮”的故事了。

春联

去年我们在1期的《百科探秘》里提到过,最早的春联是刻在桃木板上的,叫做“桃符”。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变成写在红纸上的对联。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对春联特别感兴趣,干脆颁布了一个命令,无论大臣、官员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每家在除夕前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到了春节那天,他会亲自微服出巡,挨门挨户去观赏。要是皇帝觉得你的春联写得好也就罢了,要是觉得你写得不好,那么可就要……这下,看你还敢不好好学语文?

不过,对成天吟诗作赋的文人来说,题一副对联根本不在话下。写春联就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乐趣。如果你实在怕自己家的春联写不好,花钱请他们给写一副也是个解决的办法(春联也作弊?晕啊)。其实,在没有皇帝检查的情况下,写春联不但可以展示文采,还是一个练习书法的好机会。如今市场上设计精美的春联虽然琳琅满目,但仍然有很多人把写春联当成自己的一项爱好,用自己写的春联馈(kuì)赠亲友。嗯,就像自己做的贺年卡一样,礼轻情义重呀!

门神

古代的一个“桃符”变成了两样东西,一件是春联,另一件就是门神。过去中国人房屋的门都是分左右两扇,门神正好一扇一个,对称着贴在门上。现在城里都是一扇防盗门,这个门神贴上去可就有点别扭了。于是,门神逐渐变成了一种民俗艺术品,只具有收藏和观赏的价值。

说起门神的“人选”,倒是很有趣的:最开始,担当这个职责的是郁垒(lǜ)、神荼(tú)两兄弟。相传他们住在桃都山的桃树下,手中拿着苇草编成的绳索,专门捉拿危害人间的鬼怪。把他们往门上一贴,鬼怪自然就不敢进门了。后来到了唐代,钟馗(kuí)捉鬼的故事开始流行,于是又有人将钟馗画成门神。再后来,各种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武将和英雄都成了门神的“候选人”。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拥戴、喜爱的英雄画成门神。就这样,被“封为”门神的名人有:《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和张飞、赵云和马超,《隋唐演义》里的大将秦琼和尉(yù)迟恭,《东周列国》故事里的孙膑(bìn)和庞涓,《杨家将》故事里的孟良和焦赞,《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吕方和郭盛,甚至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唉,真是“乱点门神谱”啦!

压岁钱

咳咳,一说这个话题,有些小朋友就偷着乐了。不过,如果过年时长辈发给你的是“原装”压岁钱,你八成就乐不出啦:根据古代的传说,年三十晚上会有一种名叫“祟(suì)”的鬼怪出来,伤害小孩子。所以,家里的大人都要用红绳串了铜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祟”一见铜钱发出的光,就会被吓跑。这才是“压岁钱”的真正用途。即使到了使用纸币的民国时期,仍然有人专门制作一些小铜钱,用红绳串起,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这种“压岁钱”虽然不能当真钱花,但确实延续了人们祈求消灾避邪的传统。可要是现在拿这个来代替真钱作为“压岁钱”的话,恐怕好多小朋友就要抗议了……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钱的重要性。我们既不提倡大手大脚地乱花钱,也不赞成那种只知道把钱往储蓄罐里塞、连请自己的好朋友吃一根冰激凌都不舍得的“小气鬼”做法。有钱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更要学会合理地使用钱。同时,也不要把钱看得太万能了。毕竟,大人们挣钱都不容易,“压岁钱”代表的是他们对我们的一片心意。如果你真那么想发个大财的话,呵呵,还是等长大之后,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吧!

年夜饭

下面,大家最期待的除夕大餐——年夜饭就要登场啦!作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年夜饭讲究的就是种类丰富、花样繁多。想想看,这顿饭要从除夕的下午,一直吃到半夜,甚至吃到大年初一的凌晨,菜不多怎么行呢?况且,平时剩饭剩菜是浪费,但年夜饭是一定不能当晚就被吃光的。否则,就无法表达出祈愿新的一年“富足有余”的祝福了。

因此,中国各地的年夜饭几乎就是当地美食的一次“大集合”。例如,陕西年夜饭规格为“四大盘、碗”,“四大盘”是炒菜和凉菜,“碗”则以烩菜、烧菜为主。湖北年夜饭必有“三蒸”、“三糕和“三丸”。“三蒸”是指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羔);“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而东北的年夜饭一般要炒八个、十个或十二、十六个菜不等,反正必须是双数。浙江有些地方讲究年夜饭要做“十大碗”,意为“十全十福”。江西南昌地区的年夜饭也有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个菜、两个汤……哎呀,不说了,上菜!

上海

除了象征“年年有余”的鱼肉之外,与“发财”谐音的发菜也必不可少。黄豆芽也因带有“发”之意,而成为必吃菜。水果要吃柑子,意为“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此外,又名安乐菜的豌豆,以及长生果等名称吉利的食物,也很受欢迎。

湖南

年夜饭必备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另外还要做一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大年初一早上,吃的第一样东西必须是年糕,寓意“步步高升”。

安徽

年夜饭餐桌上要备两条鱼,一条鲤鱼只能看不能吃,用于祭祖,又表示年年有余。而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还有一种“中和”菜,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台湾

年夜饭桌上一定要有芥(jiè)菜,叫“长年菜”。也有的人家做韭菜,取“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因闽南话管萝卜叫“菜头”,表示“好彩头”。多数家庭要买海鲜贝类,因为贝壳为古代货币,可作为钱的象征。吃剩的贝壳被收存起来,寓意全家不缺钱。还要吃一种乌龟形的豆沙年糕,有益寿延年之意。

江西南昌

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广东

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象征善于计划)、鱼(象征年年有余)、生菜(象征生财)、腐竹(象征富足)、蒜(象征精打细算)等以求吉利。

东北

年夜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即:鸡、鱼、排骨和肘子。此外,小鸡炖蘑菇、大炖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而且,有一道菜是必须得有的,那就是“杀猪菜”。以冻好的肥猪肉为主要原料,加上酸菜、血肠一起炖,大年三十晚上热腾腾地一上桌,又香又暖和!

山东

年夜饭的代表菜就叫做“过年菜”。就是将猪血、豆腐、猪肉、白菜、粉条等放在一锅里,加上各种家常调料一起炖,简单而美味。临近海边的地区常吃各式海鲜,如油泼鲜鱿、蒜蒸扇贝、辣炒蛏(chēng)子、香芹蜇头等。此外,将红枣蒸入馒头中做成的“枣饽饽”也是山东人过年必吃的点心。

上一篇: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下一篇:碳钢、低合金钢与低温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