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的千里传唱

时间:2022-07-31 09:32:02

八年磨一剧

谈起创作初衷,《儿行千里》编剧兼导演、国家一级编剧张丽华说:“这个剧本构思了三四年的时间。当时,我在报纸上看到贪官‘最后的陈述’的报道,几天几夜没睡着。我就考虑,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到了真面对铁窗的时候,什么金钱、名誉都抛到后面去了。他的母亲都80多岁了,天天在流泪,在高墙之外难以相见,只有亲情难以割舍。”

张丽华表示,这部戏的主题既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阐述母亲与儿子道德观上的远近。“母亲的心,是希望儿子两袖清风、好好做人。‘如果咱娘俩心贴心,儿行千里也在眼前,如果你变了心,咱娘俩就是面对面,儿也行了千里。’”

“一个母亲,不管儿子到了何种地步,都会伸出手来挽救儿子。我就是想塑造一个充满大爱的母亲形象。”张丽华说:“这个剧本从酝酿到创作用了4年时间,现在又演出了近4年的时间,八年磨一部剧,九易其稿,这才诞生了一部好戏,我认为很值得。”

有观众在观看后不禁感叹.“母爱无疆惊天地,人间大爱鬼神泣。主题好、生动感人,唱词唱腔优美、震撼人心,艺术感染、廉政教育双丰收。”

“两记耳光”感人肺腑

《儿行千里》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党的纪检监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廉政教育形式而重点打造的莱芜梆子大型现代戏。该剧共有惊梦、惊魂、惊恐、惊泪四场戏,描写了官员郑耀忠80岁老母如何质疑、警诫儿子不廉洁行为,到儿子东窗事发、面临判处死刑,又为挽救儿子生命、跪求乡亲借钱还赃款,最后感化儿子迷失心灵的冲突曲折过程。

“在剧中,‘两记耳光’感人肺腑。”张丽华表示,“当忠子娘打一巴掌时,本应打在儿子脸上,但她打在了自己脸上,责怪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第二记耳光,‘啪’一下打过去,是又恨、又痛。恨的是,儿子忘记了党的培养,走了邪路。痛的是,儿子将要被判死刑,在刑场上谁也救不了他,就算是娘想管也管不了了。”

“在写这个情节时,我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当时,我觉得儿子对母亲感情的伤害太深了,我都不忍心了。母亲来探监,无可救药的儿子还想报复别人,母亲一记耳光狠狠打在儿子脸上,才使儿子大彻大悟,并把儿子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张丽华说。

在第二记耳光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细节。饰演郑耀忠的莱芜梆子剧团团长李长生表示,这打耳光是一个“技巧”,观众听着很响但是不疼。“不过,在我们巡回演出时,我是真被打了18场,在舞台上感觉不出来,—下场就发麻,最后脸都被打肿了。”

“未开演的时候,我心里想着别真打,他太疼了,但一到了演戏的时候,我就控制不住自己,都是真打他。”饰演忠子娘的国家一级演员李桂英表示,——入了戏她就真成了那位痛心的娘,对孩子从小含辛茹苦地教育,但他还是犯了大错,“到这个时候,我就控制不住,非打他一巴掌不行。”

“三洒泪水”引发共鸣

“在这部戏中,有‘三洒泪水’,那就是编剧泪洒稿纸、演员泪洒舞台、观众泪洒剧场。”张丽华表示,“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儿行千里》是用良知和心灵救赎的情感打开一个剖面,是一个编剧与官员进行的心灵对话。”

“我是边掉泪边写的,那真是泪洒稿纸。”张丽华说:“有时候唱词写出来以后,那种人性、那种故事,首先是打动了我。比如说剧中的母亲,把钱一点儿一点儿地凑出来,到最后下跪求乡亲们借钱替儿子还赃款,乡亲们从不理解到理解,真正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

作为莱芜梆子的传承人,57岁的李桂英是演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剧中需要动感情的戏份特别多,每一场都是泪水、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在日照市演出结束时,她不慎磕伤了肋部,但还是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坚守在舞台。

李桂英说:“我以前在剧团里演花旦,这是第一次演老旦角色,特别是要演一个80岁的老太太。但在接受这个角色之后,我就努力地塑造她,在农村演出的时候,我就找一些比较接近人物的老太太,模仿她们的形体、举止,努力学习。”

莱芜市文广新局局长亓祥云表示,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芜梆子必须要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演出时才能真正拨动人的心弦。这也是观众喜欢《儿行千里》的重要原因。”

在德州,两位退休的白发老人激动地拉着巡演人员的手说:“太感人了,哪个当妈的不希望孩子好,贪官太伤家人的,二、了。”

传统小戏何以唱千里?

一个从仅有126万人口的莱芜市走出的传统小戏,是何以唱响千里的呢?究其原因,《儿行千里》选题准确,剧本写得好,导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配乐设计好,社会影响好,于是深受戏剧界同仁和广大观众认可。

《儿行千里》具有鲜明时代色彩。这个戏以母爱贯穿全剧,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仁爱严厉、教子廉洁的母亲形象,让人怜悯同情又揪动心灵。同时,主题深刻鲜明,情节生动感人,唱词唱腔优美动听,寓教于情,润物无声,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警示教育意义,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廉政教育戏剧。

作为现代戏剧艺术的文艺作品,紧扣时代节拍,赋予戏剧新内容,达到与时代、艺术、市场的完美结合,应该是目前文艺团体的首选。该剧编导正是怀有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才敢于在艺术上大胆创新,从策划、编剧开始,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在选材上大胆紧扣时代主旋律,敢于把社会敏感问题、热点问题写进剧本,在处理政治与艺术方面巧妙、灵活运用艺术手法,寓教于一种现代戏剧的享受之中。有许多外地观众说,真没想到,莱芜梆子能演出这么好的戏!

《儿行千里》较之过去唱红过的现代戏《送猪记》、《三定桩》、《红柳绿柳》等剧目,无疑是又一个高度的走红和突破。问题不是观众不喜欢戏剧,也不是戏剧没有市场,而是戏剧的内容和形式是一种什么走向,戏剧的创新与改革是否适应了时代。《儿行千里》的上演是一种创新。它敢于密切接触社会敏感问题,敢于表现时代色彩。它的成功给了我们底气……

(本文图片由莱芜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提供)

上一篇:足底加温以后采血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一... 下一篇:108例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与驱虫药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