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能老

时间:2022-07-31 07:31:58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乌尔曼有一篇被世人传抄称颂的短文――《年轻》,文中妙语连珠地写道:“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缕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的尘埃之中”;“在你我心灵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

“‘心’不老,则人不老”。这是许多老年人从切身体验中取得的共识。他们发现人的心绪如何是影响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良好的心境是治病的神丹,长寿的妙药,而恶劣的心情则是致病的元凶,延寿的大敌。

在我们身边,常见这样的朋友,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衣冠齐整,仪表堂堂,鹤发童颜,神采奕奕;而另外一些“爷们儿”,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甚至还没有进入“老年”的门槛,就不衫不履,不修边幅,暮气沉沉,老气横秋。何以有如此巨大差距?答案明摆着:前者人老“心”不老,保持着那股可贵的“青春活力”。而后者,“心”比人先老,以老自居,以老律己,举手投足,衣着装束,待人接物,怎么“老”怎么来,其结果必然是未老先衰。

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有四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自然年龄是按时间计算的年龄,生理年龄是按体内器官老化程度计算的年龄,心理年龄是按心理状况计算的年龄,社会年龄是指为社会做贡献的期限。自然年龄从一出生,活一年长一岁,谁也拉不长,谁也缩不短,姑且不去管之。而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可就不同了,就因人而异了,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主宰了。

生理年龄、社会年龄与心理年龄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Jb理年龄的状况对生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促其增长,或使其延缓。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一个人心气是否旺盛,是不是富有朝气和心情愉悦,对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和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活动,都产生着巨大影响。朝气蓬勃和心情愉快,血液中会增加有利于健康的物质;相反心绪郁闷,暮气沉沉,就会干扰脏器功能,引起新陈代谢失调,生理活动紊乱。俗语曰:“病是自找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细细想来,深入探究,不无道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道溃疡,无不与情绪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岁月的流逝并不可怕,精神衰老才是最可怕的。

记得大约在十年前,著名作家谌容发表过一篇短篇小说《减去十岁》。文中说,“上边要发一个文件,把大家的年龄都减去十岁。”因为“耽误了大家十年的宝贵岁月。这十年生命中的负数,应该减去。”这当然是虚构,但主人公们对此所表现出来的心境却令人深思。有的老两口一下子像“回归到三十年前了”,他们翩翩起舞,相拥而吻;有的瞬间变得神采飞扬,发誓要用这花钱也买不来的十年工作时间,再干一番事业;有的庆幸这“比任何级别、官职都可贵干倍、万倍”的机遇使自己又回到青春年华,要好好“修饰修饰”,“时髦时髦”……于是,有的心理学家从戏谑中发现了“真理”,建议中老年人按照减去十岁后的心气、节奏和仪容,去生活,去学习,去工作,从调节心理年龄人手,来延长生理年龄和社会年龄。

如何做到“心”不老?首先要克服“老”的观念。不要自己戴“老”帽子,不要总觉着自己“老”了,处处显“老”样、亮“老”相。其次要放下“老”架子,不要总是对人摆老资格,说话老腔老调,行动老到迟缓,穿戴老模老样。具体的有四个要点:

一、保持青年时期那股子进取精神,面对那怕是最平常的事情,也要有浓厚的兴趣;

二、交些青年朋友,引进青春活力;

三、平日不忘俏、笑、跳。衣着不妨艳丽些,新潮些;胸襟注意开朗些,留住青少年时期那份纯真的笑;性情活泼些,积极参加娱乐、健身活动;

四、不要丢弃理想和追求,力争干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上一篇:信鸽辨别方向之谜 下一篇:老人轻生心理透视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