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难题剖析

时间:2022-07-31 06:01:18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难题剖析

【摘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市政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所以要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难题

【 abstract 】 :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ork quality and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re closely linked, so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keywords 】 : municipal road; Th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家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工程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 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1.1施工者的态度问题。一些道路开发商为了将利润最大化,将工程成本降到最低,这样一来,能接受这一工程的只有那些施工力量很低的单位,他们的所能提供的材料价格低廉,工序简单,并且,施工的机械甚至不能通过国家标准测试,再加上不严格的管理,没有试验室等必要的设施。这些主要因素都是道路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问题的来源。 1.2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比如说建筑路基,建筑公路最主要的基础就是路基。有些路面在过载荷作用下,路面会出现凹凸不平或是有裂缝出现的现象,这些问题的来源就是路基强度不够,支撑能力不强,一旦有过强的外力,就会变形。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路面翻浆,后果很严重;最后,依据建筑道路所用的材料不同,而各种材料所具有的性质各有差异,所以,不同材料需要的施工工艺要求也是不同的。

2 道路路基工程技术道路路基是道路施工的基础,如果土基处理的稍有差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根据要求,土基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那些比较劣质的地质要做特殊处理。某些沟槽回填也是道路实施中常见的现象,回填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就会成为隐患的一个重大来源。例如,沟槽里的水没有清理干净,还有的是把大块的旧料回填进去,像是沥青块,混凝土块等等。种种因素,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很多建成后的公路会在车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沉陷及沟槽坍塌现象。并且,路段需要压实整平,并且压实度不应该小于90%。纵向或横向坡度应该陡于原地面阶,比例为 1:5。路面应该分层夯实。目前,夯实方法比较单一,均使用压路机进行震动碾压。但是,采用这种压路机,会受到宽度和实深度的限制,无法压实。所以,对于较深的沟槽,应该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目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不仅对于路基碾压很疏忽,对于路基横坡的比例协调方面也很大意,根本没有按照标高来实施。有些土基的标高较低,修建土基时如果只看重进度,而不去考虑盲沟以及排水管道设施的话,修建后的土基会出现干整度差,有些标高很不准确,这样,低的地方就会使用很多的材料去填充,造成浪费;而高的地方,会出现承重层厚度太低,强度不够,会出现路面开裂的现象,这些都影响路面的使用。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交通的顺利行进。 3 道路路面面层施工中技术问题及措施道路路面面层施工中技术问题只要体现在沥青混合料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两个方面。 3.1 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处理

出现波浪现象,沥青撒布不均形成油垄,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壅包,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的粘结较差,容易产生此现象;坑槽,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容易产生。 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轻微的波浪可在热季采用强行压平的方法处治,严重的波浪则需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平。一般采取铲平的办法来处治壅包。坑槽处治的方法是将坑槽范围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在四周涂刷热沥青后,从基层到面层用与原结构相同的材料填补,并予夯实。 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的现象。 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0.3 kg/m2~0.6 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 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cm~20c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的要求。 3.2严格按标准压实路基、土方回填

路基及土方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市政道路成功与否的关键,倘若没有按标准进行路基压实将导致其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堤不稳,造成路基震荡、路床积水,或挖方时土方塌陷、发生位移、下陷、超挖、不到位放坡、路基表面不平整、下沉不均匀等现象。因此,我们只有严格的按施工流程采取科学的路基压实、选择高质量的土方进行回填才能使道路施工在强有力的路基基础之上建设的更加稳固、持久。首先,我们应对路基、沟槽的中、边线及水准标高进行反复的测试,合格后再对施工现场原有管线及邻近建筑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建设,为开挖施工做好前期准备。在挖土施工中,我们还应对挖土机械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使其碾压、行走的位置尽量接近沟槽边及支律。挖出的大面积土应及时运送到远离施工现场的专用储存场所,防止其进一步的占用面积本来就很有限的施工现场。为了防止超挖土处再进行回填,我们应通过反复的测量基底标高、验收基槽质量的方式严格控制基底超挖。而在填筑施工前我们还应对其基底进行必要、彻底的清理,不留任何杂草、垃圾、残土、树根,在进行软基处理时还要对原基底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对填充材料的选取当然是级配越高越好,一般以粗粒土为宜,当然对土中的含水量控制也十分有讲究。在压实的环节上我们应严密控制其每层的压实厚度,并对路基及沟槽进行分层填筑及压实,一般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范围内,当遇到弹簧路基土时则应将其晒干后再进行回填,同时做好路基的排水措施维护,控制匀速的回填。

3.3充分混合水泥石粉层、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比、碾压

混合料不均匀是水泥石粉层施工中常见的影响质量因素,它可以导致水泥强度不合乎设计使用要求,压实度不足或在压实过程中发生龟裂、起皮、散落、不板结、凹凸不平等现象,无法满足道路表面平整度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颗粒直径较小的石粉在高质量的搅拌机帮助下进行水泥石粉混合,使之在充分的搅拌中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在碾压施工中应采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而当水泥石粉层的压实厚度达到15厘米以下时则开始使用15吨左右的压路机,总之本着先轻后重的碾压机选用原则,保证水泥石粉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混合料进行拌和碾压时,我们要严格控制其中的水分含量,夏季炎热时及时洒水,从而确保其在最佳的水分配比情况下实施碾压,达到完美的强度和密度。当然碾压的时间与次数也要严格控制,一般在2小时内要完成不少于八次的碾压,对搭接部分的处理应采用对接方式,后段施工的碾压补充前段施工的预留一起碾压。

4 结束语总之,在市政道路施工中, 由于其地理位置限制,施工的场地狭小,并且交通流量很大还有施工的工艺复杂等等很多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了市政道路施工较为困难。并且考虑到道路的使用及所处环境,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避免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缺陷的因素很多,如施工设备、施工水平、管理水平、技术质量因素等。只有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操作规程操作,才能避免或减少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1]苏宏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徐伟.市政工程质量通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王春玲,朱国庆.浅谈市政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4,

[4]黄国章.浅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福建建设科技.2008

上一篇:基于公路建设工程中的风险控制 下一篇:佛山南海会馆概念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