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水门”的启示

时间:2022-07-31 05:27:56

“矿物质水门”的启示

纯净水、矿物质水、离子水、山泉水、磁化水、蒸馏水是近几年活跃在饮用水市场的新鲜词。拥有庞大消费者市场的饮用水行业在几年的快速启动后,却忽视了行业的规则和准则。

走进超市我们能看到摆在货架上了各种品牌的矿泉水,除了纯净水、矿物质水、饮用天然水外,还有离子水、山泉水、磁化水、蒸馏水等,名目繁多、鱼龙混杂,让消费者雾里看花,生疏了化学概念的普通消费者该如何挑选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消费者质疑“游离态”

近几年,饮用水行业是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所有的软饮料品种中,瓶装饮用水2000年的产量已经达到了554万吨,超过了碳酸饮料,成为第一大软饮料品种。尤其是矿泉水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同时也成为许多企业纷纷上马矿泉水项目的动力。据近3年的统计,中国矿泉水市场每年都以近20%的速度递增。按年增长15%的比例推算,2010年我国矿泉水消费量将达到1000万吨/年,2015年将达到2000万吨/年。

随着同行企业的竞争加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矿泉水已不再是需求这么简单。据专家介绍,饮用矿泉水本是取自地下深处的天然矿水,含有一定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于是喝出健康、喝出营养成为各大商家竞争的法宝,然而,随着这一概念的兴起,却让消费者遇到了尴尬。

6月12日的上海《每日经济新闻》登载了一则新闻――《康师傅游离态钾喝健康化学教授称无稽之谈》,文章中说,有专业人士对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标签上所标注的“水中含有游离态的钾”提出质疑,认为“游离态”的说法违背了基本的化学常识,并且标签上镁离子和钾离子写法也是不规范的。这位先生称,游离态的钾性质极不稳定,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在化学实验室里属于危险品,通常被保存在煤油和石蜡中,严格隔绝空气和水。如果我们照标签的意思理解,人为地向水中加入游离态的钾,不但不会像标签所说的那样“补充人体所需,让身体保持健康活力”,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燃烧,化学反应生成的碱也对人体有害。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消费者一片哗然。作为矿泉水的经销商怎么会连这一化学原理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对此,知名律师严义明认为,这一事件经分析有两种可能,但“无论是哪一种,康师傅都违规了,只是情节有多严重的问题。”首先,如果康师傅标签属实,水中加入游离态钾则属于危险品,将会被责令停产和销售,甚至销毁产品。上述情况可能性不大,严律师认为,另一种情况是康师傅用词错误,表述不当,但也违反了相关规定。

事实上,国家早已有规定对任何商品成份、性能的虚假表述都要受到监管。对于商品的标识,食品尤为严格。然而事情到此,除了康师傅的诚信概念不深以外,相关监管食品、饮料卫生的部门法规不健全也是主要原因。

市场安全引人担忧

此次事件也不禁让人联想到前不久,军事医学科学院马秀英教授就饮用水标准中的溴酸盐问题曾对媒体表示,饮用含有微量溴酸盐的饮用水,短期内不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但是长期饮用高溴酸盐含量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溴酸盐”,一个不为消费者所熟悉,但饮用水行业皆知的名词,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及国家去年开始为矿泉水新标准征集意见,这个隐藏在中国饮用水行业中10余年的“秘密”开始浮出水面。

虽然我们不太熟悉这“溴酸盐”的名词,但一个事实让人惊心:中国的矿泉水标准中,一直以来都没有“溴酸盐”的标准。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技师岳银玲等人,对北京超市中瓶装矿泉水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两种瓶装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所规定的饮水最高允许浓度。其中一种的含量,几乎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规定最大容许浓度的5倍,具有一定的潜在致癌性。

2004年3月,可口可乐公司在英国销售的瓶装水,在一次抽查检验中被发现“溴酸盐”含量远超过英国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公司不得不在欧洲地区全面回收该产品,总计数量有50万瓶之多。但在中国,虽然在饮用水行业中这是个公开的秘密,广大消费者却一点也不知道。奇怪的是我国矿泉水产品一直无溴酸盐相关国家标准,更为奇特的是国家对于原有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修改过程。矿泉水国标的修订版本就是按照行业、企业等各个部门意见总结而成。按照我国矿泉水企业设备目前的现状,要把“溴酸盐”的指标降到国际标准的范围内,更多的企业就有可能要退出市场,可想而知企业是什么态度。本来在新标准的第六稿中添加了溴酸盐的指标,但第七稿就被删除了,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饮用水亟待行业规范

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才设立了众多的部门管理和监督饮料食品卫生。但我们的监督管理部门似乎就等着企业“良心发现”,制定标准要看企业的脸色,企业的脸色一不好看,“标准”就难产,更别说执行了。这种情况下,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护?一个“行业秘密”在人们的眼皮底下隐藏10年之久,还让它一直存在下去吗?

回过头来再看饮用水市场,由于我国关于食品标签的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对于标签需要注明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厂家自行根据利益需要对所标注的内容进行取舍,消费者知情权受到损害。类似的问题,却没有“纯奶风波”这般的幸运。

在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国家,饮用水厂商有责任透过外包装瓶贴告知消费者以下信息:水源地、矿物质含量以及PH值。因为这些项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瓶水的健康程度。

在我国,饮用水标签的标注情况又是如何呢?若在超市的饮用水陈列架前伫足一会,你会发现,很少有厂家会在产品上标注水源地以及PH值。

其中自有玄机。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目前国内的瓶装水企业很多是把自来水灌装为瓶装水。虽然不一定有安全隐患,但是将一般的水灌入瓶中,转而向消费者索要高出生产成本几十倍的价钱,无疑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

国外也有自来水加工的瓶装水,但是瓶贴上会清确地标明“来自市政用水”。很遗憾,我们至今未曾在国内瓶装水上见到这样的字词。除了农夫山泉等少数品牌,饮用水一般都不在标签上标注自己产品的PH值。此处无意讨论天然水和纯净水的优劣,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酸性还是碱性,消费者至少应该有知晓的权利。一般来说,最直接的参考依据就是饮用水标签。但是目前饮用水标签的规范程度实在不容乐观,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刚刚对瓶装饮用水产品质量进行了一次国家监督抽查,抽查中发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不能如实反映产品的全部真实信息。

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整体提高的背景下,饮用水标签亟需相应的法规来加以规范。“纯奶风波”的圆满解决给了人们信心,也让人们期待,以此次康师傅“标签事件”为契机,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不仅能够在饮用水标签上读到水源地、各种矿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PH值等信息,甚至连哪些成分是天然的、哪些是人工添加的都可以一目了然。

上一篇:油价调整 影响几何 下一篇:志愿者:驱动社会进步的第四个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