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力任其难”筑京张

时间:2022-07-31 04:32:38

今年4月26日,是伟大的爱国工程师、中国铁路工程学奠基者詹天佑先生诞辰145周年。在詹公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中,他“力任其难”,独立设计、主持施工并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地建成北京至张家口间的山区干线铁路,是最令国人称道的壮举。

“总工”的重任怎会落到詹天佑身上?

1903年底,修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的计划再次提上议事日程,由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督办,筑路资金从关内外铁路的盈利中提取。尽管袁氏兼着关内外铁路局的督办大臣,但该路的财权却被英国控制着,英方发话说,想提款修筑京张铁路,必须满足一个条件:聘用英国人当总工程师。袁世凯只得答应。消息传出,俄国立即表示反对,京张铁路经过的地方属俄国的势力范围,绝不能让英国插足,总工程师应由俄国派任。两国争执了一年多,最后达成妥协,双方都不派,让中国人自己来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詹天佑得到了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职务。詹公给友人的信中说:“我相信,如果不是由于英、俄两国的压迫,以致使这条铁路不由这两国修筑就须由中国工程司修筑的话,则目前的职务就不会给我。”詹天佑认为,英、俄是要看中国人的笑话,他们认定中国没人能当此路的“总工”,当了也必败无疑。正是在这种局面下,詹天佑“力任其难”,挑起这付重担。

詹天佑怎会在居庸关与金达“不期而遇”?

1905年5月10日,詹天佑率领刚从山海关铁路官学毕业的两名学员,背上最简陋的器具,开始了艰苦的勘测之路。詹天佑日记记载,5月20日,他竟在居庸关上与英国工程师金达“不期而遇”了。

金达此时任关内外铁路局总工程师,詹天佑曾在他手下供职多年,相互很熟悉,关系也不错,不想时势使他俩成了竞争对手――袁世凯原本是要请金达出任京张“总工”的。交谈中得知,金达也在测量京张铁路,而且赶在了詹天佑之前,眼下是从张家口返回北京去。金达现在更确信,这样一条山区铁路,中国工程师是绝对干不成的,他在这儿等着与詹天佑会面,就是要直言不讳地说出这样一番话:南口经八达岭至岔道城之间,线路的险峻超出他的想象,中国缺乏机械设备和经验,是承担不了的,还是趁早知难而退,免得将来半途而废很难堪;金达甚至建议道,日本承包商不但有开凿隧道用的通风机和抽水机,而且价格比其他外商便宜,并表示他可以出面找日本人来承揽这一工程。

詹天佑终于弄清了金达在此等候的用意所在,原来是要“劝退”自己,他说话从来直来直往,对金达说:“袁总督在奏折中并已呈明不用一个外国人”。金达回话道:英国公使对他说过,英、俄之间并没有不让中国使用外国人的协议。言外之意:我金达来京张任职不存在外交上的困难。但詹天佑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又与金达讨论了一通京张铁路造价的问题,径自干活去了。

詹天佑于6月17日回到北京,立即往见袁世凯,作了详细汇报,说到关沟段:“中隔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遍考各行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注:指西方各国)铁路诸书,亦视此等工程为艰巨……”袁世凯越听越紧张,思想又发生了动摇,反复问詹天佑:不用外国人到底行不行?

原来,清政府关于用中国工程师主持筑造京张铁路的决定公布以来,表示怀疑的议论很多,国内有,外国人更多,詹天佑后来在一次演说中提到:“时有一英国友人曾在伦敦演说,谓中国工程司能建筑铁路通过南口者,此人尚未出世云云。”对全线进行了勘测之后,詹天佑心里反倒踏实了,他平静地回答袁世凯:“真正的困难在八达岭,那里需要开凿一座山洞,中国人能够修筑此项工程!”

詹天佑施工中因何“自秘其难”?

1905年10月2日,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在丰台以东3公里左右的柳村正式开工。

最大的考验是打通全长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在当时国内修成的铁路中,最长的隧道也就是300多米。

詹天佑把总工程师办事处移到了南口,一度住到石佛寺村北坡一个姬姓农民家里,睡的是土坑,白天盯在第一线,解决施工中的难题,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詹天佑向家人表示,不打通隧道他决不离开工地,不回北京家里。

没有开凿隧道的任何机器设备,只有钢钎和大锤,日夜赶工,一个工作面每天只能掘进0.7米。在中国,隧道作业中采用矿山炸药爆破,詹公是第一人,为了保证安全,有关炮眼的分布、间隔、深度、装药量,他都亲自掌握。詹天佑还想出凿直井的办法,在隧道线中部加凿2个直径3米、深30米的直井,将中线移入井底,把工人吊进直井里向两端凿进,这样使工作面增加到了6个,每个工作面上投入60名工人。1908年4月23日22点半,八达岭隧道贯通,只用了18个月。

詹天佑后来回忆主持筑路工程的思想历程时说:“始则几忘其难,继则不敢畏难,且直欲自秘其难。”他为什么“直欲自秘其难”――不谈甚至“掩盖”筑造京张铁路之艰难呢?他很怕吓着了清廷官僚们,落得个“中道而废”。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外部干扰始终未停,比如,日本商人雨宫敬次郎上书袁世凯,八达岭隧道靠人工断难打通,应采用日本技术,让他带同技工及开凿机械前来施工;金达也劝袁世凯雇用外国工程师;还有很多谣言,把八达岭隧道未衬砌部分的坍落现象说成是大塌方,死了一百多人,连詹公要好的朋友都信以为真了。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对于袁氏依靠中国工程师筑造此路的决心是否靠得住,一直心存疑虑。清廷是很容易在洋人压力下改变主意的,这样的例子多得很,真要发生这样的事,他詹天佑个人的名誉事小,国家声誉受损,“贻笑于邻国”事大。因此,詹公始终憋着一口气,不事张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有些困难在想出解决办法之前,不得不“自秘其难”。

京张铁路最初是计划6年完工的,詹天佑只用4年就全线建成,1909年7月4日,京张铁路铺轨到了张家口。1909年9月24日全线开通。

詹天佑实现了他提出的“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目标。建成京张铁路的全部花费是722.3984两,比原预算结余了28.8898万两。此前筑成的铁路,没有一条不超预算的,尽管工程都不及京张艰巨,但造价都大大高于京张。

1909年10月2日,邮传部在南口为京张铁路举行盛大通车典礼,中外来宾万余人出席。邮传部尚书徐世昌登台致词,说:京张开工以来,外人都认为我国工程师不及欧美,预料此路半途而废,众口一词,几成定论。曾几何时,让人听着都感到惊惧的这条铁路,如此艰险而巨大的工程,竟能履险如夷,如期告成。此路一成,不仅增长中华工程师莫大之名誉,而且对今后从事工程建设者,亦得以更坚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这决不是小事。

的确,詹天佑不仅建成了一条山区干路,其意义还在于,对于扫除长久以来因国势积弱而形成的民族自卑心理,振奋民族自信心,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上一篇:关兆波和他的铸剑江南梦 下一篇:林姿含: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