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小学田径队的日常工作

时间:2022-07-30 10:58:29

抓好小学田径队的日常工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1

摘 要 有效地抓好小学田径队的日常工作,对于保证训练效果,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就针对抓好小学田径队的日常工作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并和同行们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田径队 管理 日常工作

一、严格管理、抓好出勤率

(一)科学管理,刚柔并济

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学校田径队也一样,严格实行训练管理制度是整个田径训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保证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对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首先要严格考勤,有迟到和缺勤的要按照原因进行处理并补足训练;要记录每次的训练成绩,并对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要求的队员,给予单独加训。对不能按时参加的学生要进行原因调查,并迅速和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其次,对每次都能按时参加,并能积极训练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小奖励。再次,在生活、学习中,老师要关心、热爱学生,多和学生交流,且要在平时多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队员就会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训练作风。

(二)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文化课成绩的好坏往往是家长干涉学生参加学校课余训练的一个重要理由,作为带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点。首先,在组建新的运动队时,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并把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变化作为学生运动档案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一届运动队名单初步确定后,要及时下发《告家长书》,并在《告家长书》中说明课余训练的训练时间以及带训过程中会随时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等事项,以达到争取家长配合学校,支持孩子参加训练的目的。其次,我们要经常向文化课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参加训练后文化课成绩的变化情况,并及时把学生的变化情况告知家长,变化较大的学生还需要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最后,在每学期的期末对能坚持训练且文化课成绩保持原有成绩或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

(三)及时督促缺勤学生

带队训练,学生缺勤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学生的缺勤是因故还是无故,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缺勤事由调查清楚。对于无故缺勤的学生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的真实想法,掌握他们无故缺勤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对于第二次无故缺勤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并与他们家长或班主任沟通,让他们也参与督促学生的训练。

有些老师对于学生的缺勤不闻不顾,这就给那些无故缺勤的“偷懒”学生有了可乘之机,会使他们觉得我来不来训练,老师根本不知道或不在意,于是频繁的缺勤现象就随之产生。每个人都有惰性的,这一部分学生的无故缺勤肯定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训练心态。久而久之,就会经常性出现参差不齐的训练队伍,严重影响训练的系统性。

二、敬业奉献勤训练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学校运动队训练是体育老师的重要工作,甚至在某些领导的思想意识中,代表学校去比赛拿到奖杯和锦旗比其它任何工作都重要。当然,老师也需要通过学生的比赛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小学的体育老师。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当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出色,至少也要问心无愧;要善于从训练过程中发现快乐,体会幸福。

(二)动手动脑,强化学习

运动训练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对此,老师要积极学习科学训练方法,总结训练经验,如写一些训练心得,并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了解田径技术的新发展,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近几年来,本人所在体育教研组针对每个老师的特长,并按照项目的需要进行了科学的分工。在每学期初,都会针对本学期的比赛任务进行训练安排,要求体育老师不仅要有训练计划,而且在每次训练后写好训练小结,并在一段时间以后,针对训练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最终达到提高训练的效果。此外,只要有外出培训的机会,不论是哪位老师出去学习,回学校后都要作报告,由此,通过多种途径即可有效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水平。

(三)安全第一,健康为主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天性,在个体参与性强的田径运动中更是喜欢追逐打闹,你追我赶,这就加大了学生受伤的可能性。近年来,安全问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特别是前几年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更是提高了人们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这就给老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所以,小学田径运动队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老师在田径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首先包括医务设施的准备,为了防止在训练中的各种意外,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医药准备,比如创可贴、红花油这些常用药品,有利于保障小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受到意外损伤,为学生的健康提供必要的保护。同时,要在课前向学生讲清楚本节课训练中的一些危险动作、一些可能引起损伤的错误动作以及万一发生危险应如何保护自己等。

2.课上训练

小学生爱玩、爱闹,但是又控制不好力度、强度,所以在追逐打闹、你抢我赶的田径运动中极易发生碰撞跌打等人为伤害,这就要求老师要保持活泼有序的竞争氛围,力争把比赛训练维持在可控范围内,防止意外的发生,保证学生的健康。

3.训练后的放松

在比赛或者训练后,要引导学生科学休息,比如通过慢跑、散步等平和的方式,慢慢从激烈的活动状态中平静下来。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学生身体上的安全健康。同时,因为在比赛或者训练中,学生之间为了赢得胜利,一些人可能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小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极易在赛后或者训练后发生冲突。所以,老师要仔细观察,防止这些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上一篇:对青少年游泳技术协调性训练的探讨 下一篇:核心力量在宁波市体校女子举重项目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