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语阅读滋养儿童的心灵

时间:2022-07-30 10:47:52

让母语阅读滋养儿童的心灵

[摘要] 母语阅读是形成文化积淀的源源清流,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对他们而言,从小就体味到阅读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生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这是我们所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童年礼物。本文主要从点燃母语阅读的激情、建设母语阅读的系列工程、营造母语阅读的浓郁氛围等方面论述了进行儿童母语阅读实践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母语阅读 文化积淀 滋养心灵 精神发展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是由阅读开始的,这种启蒙犹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孩子人生的心路历程,引领孩子的心灵找到一个静谧、快乐的家园,让孩子获得美好的精神底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一、点燃母语阅读的激情

阅读,是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它的真正意义是让孩子重拾阅读的乐趣,它最质朴的要求是让我们的孩子爱上读书,享受阅读的快乐。

1.给阅读一个轻松的背景

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曾说过这样一件事:许多英国人终身不读莎士比亚,并不是人民否定这位作家,而是在他们幼年的时候,老师逼迫他们背诵的结果。在我指导孩子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曾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给阅读“松绑”

查阅孩子读书笔记时,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每天,傅老师总是布置我们看半小时的书,摘录好词佳句,写读后感。每次,我拿起书,第一件事就是觉得好烦,第二件事就是看闹钟,希望时间过得快些。有时候,脆不管是不是好词佳句,直接从文章里面挑一些抄下来。

读完这段话,我情不自禁地反思:是啊,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阅读的人,如果在阅读的同时还强制性的要写下读书摘要,我不也反感的要命么?现在,我让孩子也背负着这样的阅读包袱,他们怎能体会到阅读的轻松和快乐?哪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享受?如果单纯为了追求阅读的效果而逼迫孩子,给阅读附上种种作业,这种“拔苗助长”无疑会引起反感,尤其是刚刚尝到阅读的甜头的孩子。这样,无论我们的孩子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的读后感,我们的教育都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

当我宣布取消强制性的读书笔记,改为自由选择时,孩子们大声欢呼:“啊,解放了!”是啊,解放了!我的孩子们由此享受到了更多读书的快乐!

当读到上面的事例时,大家的心里也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让我们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出发,为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阅读背景吧。因为,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喜爱阅读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有了兴趣的驱使而读书,会让我们的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多么美好、快乐的事。

2.给阅读一个美好的引领

强制造就背叛,引领诞生亲近。“无痕的教育”永远是教学艺术的永恒。我们只有珍视生活中的无痕引导,才能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步入母语的殿堂。早自修、阅读课,捧起《唐诗宋词》,踱步于课桌与课桌之间,与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读;中午的时候,捧一本书,和孩子共同徜徉在油墨的芬芳中,感受着天的高远、海的广阔、阳光的温暖、人性的柔和、自然的魅力……我们仿佛远离了尘嚣,心灵在书的世界久久流连、深深陶醉……

3.给阅读一个成功的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快乐成功的阅读,不断增强学生母语阅读的自信心。我在班里设立了很多的奖励机制。如头衔奖励,给爱读书的同学授予“小鲁迅奖”、“小冰心奖”,而用成功的孩子的名字命名,更为他们所喜欢。如周丹的作文获得了校征文比赛一等奖,就把那天定为“周丹读书日”。对爱读书的学生经常进行口头表扬,对于那些特别突出的学生还给予在国旗下讲话的殊荣;允许向班级图书室无限制借书的权利……

二、建设母语阅读的系列工程

我们语文的教育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我们应该在童年里就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对崇高人格的追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建设一个母语阅读的系列工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1.启动经典诗词诵读工程

中华民族曾是一个泱泱大国,这些中华古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永恒的雕塑和建筑。只有记诵古诗文,才能使我们民族文化血脉相传。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晨读课、阅读课等时间,以所学古诗为基础,积极拓展古诗教学的内容。努力在孩子幼小的纯净心灵中,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2.启动经典名著阅读工程

有教师这样描述经典名著教学的理想境界。课前:邂逅名著,产生一见倾心之感;课中:相约名著,记下刻骨铭心之忆;课后:热恋名著,留下一往情深之念……一生能与名著相伴。这,不仅仅是那位教师,也是我们无数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营造母语阅读的浓郁氛围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容易带出一批喜爱阅读的孩子。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书香校园”读书节――我们共同的节日

例如,我校每年开展校园“读书节”,让书香飘溢校园,师生共同成长。在这些师生的共同节日里,开展了系列活动:学生讲故事比赛、古诗配画展、自制书签展、“点燃书香”教师演讲比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为孩子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体验成功,享受读书的快乐。

2.“班级书香园”――我们的心灵之约

每月定期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并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上,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做好阅读登记,同时,开展班级与班级“好书换着看”活动。这样,便于孩子们就同一本书、同一角色、同一话题进行交流。一些课外阅读面较广,兴趣浓厚的孩子亦可带动阅读兴趣较弱的同学积极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共享读书的快乐。

3.亲子共读活动――我们的温馨时光

“在犹太人家庭中,读书受到了高度重视,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这也是犹太人智力具有优势的重要原因。在家庭中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既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又享受读书的乐趣。眼下,我们一些学校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我们更要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努力达成共识。

“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让我们的孩子尽情地畅游书海,让母语阅读的源源清流滋养他们的成长吧,但愿我们的老师是这一快乐旅程上为他们乘风破浪的船帆!我们期待着,同时也努力着!

参考文献:

[1]洪春幸.课外阅读的解读.小学语文教育论坛.

[2]徐冬梅.亲近母语 阅读为先.小学语文教师,2004,(11).

[3]李振村.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小学语文教师,2006,(2).

上一篇:让真善美的文化滋养小学数学课堂 下一篇:高中概率统计教学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