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生态智慧

时间:2022-07-30 08:50:51

论老子的生态智慧

摘要: 当前,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本文通过对老子丰富的生态智慧及其核心概念“道”的重新解读,为保护生态平衡提供了生动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老子哲学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作为哲学家的老子,思索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生于天地自然之中,如何与大自然保持和谐,顺其自然,不破坏自然运行的秩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下面我们就他的“道”概念的提出并围绕这一核心来展开讨论。

一、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

“道”是什么?道有多重含义,但“道”作为规律运用得最多。“道者万物之奥。”[1]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以道在天下,其鬼不神”(六十章)以规律认识天下,鬼神也不起作用。《道德经》开宗明义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规律是说不出的。因为老子时代还没有规律的概念。对于这点,王弼的解释是对的,他说“夫道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2]又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2]可见“道”乃是万事万物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3]所以,追求规律的人,就应按规律办事。此谓“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二十三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规律无处不在,是用不完的,万物运行,乃规律使然。老子把规律有时也称为“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万物以规律运行就存在,失规律就死灭。老子接着说天无以清,将恐裂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撅”。(同上)在这里老子描述了不按规律办事的可怕后果。当今时代,这样的后果已一再出现,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滥垦乱伐,毁坏森林植被,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这正是“天无以清,地无以宁,谷无以盈,万物无以生”。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人类如不善待自然,善待地球,不幸的灾难还会接踵而至,人类的发展是断然不会有持续性的。[4]

老子在二章中说“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是以不去”。在五十二章中又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结果)之毒(成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说万物的生长、发育、结果、成熟,都是规律运动的结果,是自然的养生之功。而自然规律却从不显山露水,居功自傲,除非人类的行为违背了它。空气本应是清的,水本应是碧的,山本应是青的,原野本应是绿的,人类却要为一己之利而改变它,破坏它,遭受自然规律的报复是必然的。老子在七十七章中进一步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大自然是公平的,它总是减少有余,用来补给不足,而人类却总是减少不足,用来供给有余的人。这是多么的不公平。老子对人类社会的这种现象表示强烈抗议,要求人道符合天道,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十五章)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的人,总不过分,唯有不过分,才能不断取得成功,他认为古代善为道的人,做事总是非常谨慎,反复考虑,他们的行动总是为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考虑。他深刻地指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段身不殆。”(五十二章)天下一切事物都有源始,也就是有母体,这个母体就是自然界,有了自然界,才有了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既然知道万物来自母体,就要很好地保护母体―自然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母体的庇护。

二、《老子》“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相协调的整体感在老子哲学中是异常鲜明的。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自然之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的本原,从而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人也是天地万物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一物,物我一也”。老子的宇宙观认为,人处于宇宙大系统之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万物归根到底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人源出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且必须在自然所给与的条件下才能生存。他还认为,“道”这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处不在,肯定了人的一切皆得之于自然,天地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生存环境。老子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还表现在对于“一”的崇尚。[5]

老子认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圣一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

他认为,“一”是道所生,它也可以代表“道”,“得一”也就是“得道”,“抱一”也就是“抱道”,无论是自然界的天地万物还是神灵、侯王、圣人,只要能够得一守道就会朝着最美好、最和谐的方向发展。所以他主张以道观物,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万物,不要伤害自然,不要破坏自然,不要以老眼光改造自然,以达到天人和谐。这种“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各门科学包括环境保护,都有过深远的影响。同样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对生态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参考意义。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

老子在五十九章中指出治人,事天,莫若音。夫唯音,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管理人事、社会、自然,没有比吝音的原则更好的,吝音就是对道德和物资的一种积累,这种不断地积累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本身就是国家深厚的物质基础,才可延长生命,使后代人也能享受前人保护留下的大自然的各种物质资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长生久视之道”这话说得相当深刻,它已包含了今天叫作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萌芽。老子所处的时代,自然环境是相当优美的,到处是茂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地、环境保护远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但老子已经看到春秋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而采取各种方法增强物质实力,毁林开田,伐木造物,对大自然的破坏也是随处可见。所以,老子认为对大自然的不作为就是积德,是对后代的积德。老子认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所以,他要求人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这种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从理论思维的深度上远远超越了管仲。但老子的这种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毕竟只是一种被动的、不作为的保护,是一种纯“自然”主义,他只是歌颂自然,要人们复归自然,并不是要对自然作科学的分析研究,在保护的前提下都是好的,一经人为便不好了,所以,他主张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十九章)。“取天下常以无事”(四十八章)。

老子是一个纯“自然”论者,他要求人们在大自然面前不要作为,这是不可取的,但他打破了殷周以来的统治者思想家只注重治理社会、治理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的思维定式,把眼光投放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求人们“返朴归真”、顺应自然、爱护自然,这就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使春秋时代的理论界面貌为之一新,他的“道”哲学的出现,使哲学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次明显地带上理性思辨的性质。

四、老子生态哲学的当代价值

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老子的“不知常,妄作,凶”的警告,已变成了现实。人类的共识是,如果仍按目前的生产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速率走下去,人类社会断然不能持续下去,这就迫使人类把环境保护列为世纪的主题。当今世界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酸雨污染,水体污染,臭氧层的消耗与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这都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导致的恶果。我国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人口问题带来的资源压力要比世界其它国家大得多,大量的农业耕地被非农业生产所占用大量地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不仅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生物链上的断裂,鸟兽被毒死,有些甚至绝迹,而且造成土壤板结,物化性能变劣。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导致荒漠化加快,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8.12%,虽然年年在植树造林,荒漠化面积仍以每年10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气候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短缺,同时水体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危机的黄牌一再亮起。

今天,我们重读《老子》,真正折服于他那穿透历史的眼光。人类从自然中走来,一刻也不能够离开自然,人类及一切生物是自然之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段身不殆”,才不会吞食苦果,招致危险。对于自然只应辅助、顺应而不是强加和毁坏,这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在人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时候,对于先哲们的教导往往是置之脑后的。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我们不理解老子的“道”,导致今天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这正是我们的悲哀之处。

老子对自然的态度是深刻的,他的生态平衡思想对于世纪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是今天我们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可供借鉴和弘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老子新译(六十二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凡引该书只在文中夹注章数,1985.

[2]王弼.老子指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3]王弼.老子(二十三章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4]袁占钊.老子“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生态哲学思想发微[J].宿州师专学报,2004,(3).

[5]王耀华.《老子》生态智慧与生态教育[J].南洋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上一篇:物流服务的发展方向:增值服务 下一篇:声乐的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