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草原文化在乌拉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时间:2022-07-30 07:25:24

调动草原文化在乌拉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摘要: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了国家及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及形式,根据乌拉特地区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等现状,依托乌拉特文化研究成果,挖掘草原文化中生态文化价值,发挥其在乌拉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实现文化―生态―经济多赢的绿色产业结构。

关键词:草原文化;乌拉特地区;生态文明;经济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1202

1 引言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要以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

乌拉特地区处于内蒙古中西部以牧为主的农牧交错带,属半干旱草原,草原面积广,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土壤贫瘠,植被稀疏,风力较大,多旱少雨,属生态脆弱带,加之近年开来矿力度大,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人文条件优越,多民族聚居,迁入人口多,乌拉特草原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样的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兼顾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制定长远的自我恢复型经济,扬长利短,发挥乌拉特草原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带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让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化就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是人类生态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人类认知自然、感悟自然、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共同成果。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支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优秀成果。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生态文化。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说一种生态文化[3],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4]。

3 乌拉特地区的草原生态文化内涵

3.1 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内涵

3.1.1 生产方式蒙古民族先民以驯养牲畜为主。实行轮牧制,把草场分为四季草地(春夏秋冬四个营地),如夏季营地放牧一季后,第二年夏季才可进行放牧。“走敖特尔”(或称走场)作为轮牧的补充,是选择无人占有或多余草地上进行游牧。游牧人将人―畜―草这三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极科学地协调起来,并对此有着并不亚于当今生态学理论的认识。一定面积的草场养活多少头牲畜、多少头牲畜能养活一口人;一年中不同的季节牲畜在什么样的草场采食最好,草场之间多长时间轮牧一次最佳,什么情况下需要实行定期轮牧,什么情况下“走敖特尔”[5]。这种游牧方式有效地实现草地休养生息。

3.1.2 生活方式

蒙古族先民巧妙地运用了“人―畜―草”相互依赖的生态循环链,“人靠牲畜生活致富,牲畜靠草场生存繁衍,草场要靠人的意识保护和必要的游牧得到改善,而改善了的草场又反过来为人们的更好生存提供了最为基本的生态前提条件”[6]。对于游牧生活的衣食住行而言,牛羊肉、奶食品等是蒙古人主要饮食,而且是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皮革、绒毛是蒙古人住、穿所用的原材料,牲畜的粪便是蒙古人重要的能源燃料,也是保护草场必不可少的有机肥料[7]。制作毡房不用整棵树木,而是用树枝,对森林不会构成破坏,采用圆形及流线型,简易轻便。畜圈一般也采用圆形构造,避免圈内形成死角,减少外来攻击,从数学角度(相同周长下,圆形面积最大),材料利用率最大。这种设计对环境的反作用力也最小。草原上勒勒车轱辘采用木质材料,对草地的碾压损伤小。蒙古族在河水、井水里不准扔杂物,不准在敖包周边地区扔垃圾等禁忌都严格地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蒙古族先民对待野生动物方式极其符合生态位原理及生物链规律,他们利用天敌维持物种平衡,如竖立招杆,招猛禽来灭鼠。禁止捕杀野猪、鹿、獐等动物,保护天鹅、鹘、鹤等飞禽。狩猎有严格的规定,如:动物冬眠期间不准狩猎,不捕杀惊动怀孕及带仔的野生动物,狩猎不能一网打尽至少放走一对雌雄动物,幼崽全部放走,不猎或少猎雌性动物[8]。鄂伦春族上山狩猎不能大声喧哗。

这些生产生活方式无不体现着利用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现今倡导的调整产业结构,能推动科技创新,对发展绿色产业方面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2 非物质生态文化内涵

3.2.1 “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蒙古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内在统一的生态存在关系,即人与自然是内在有机、共振共鸣的统一整体[6],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内在一体,共生共荣。他们把自然视做生命存在的终极根源,世上万物都是天父地母所生,大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赖以生存的摇篮, 人与自然的关系犹如婴儿与父母的关系,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婴儿一天也无法生存。作为天父地母之子的人类,应像尊敬自己父母那样爱护大地,爱护养育自己的生态环境[9]。

3.2.2 “崇拜、敬畏和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

“对自然,不仅爱护有加,更要使之进入信仰领域,赋予其神性而加以崇拜,如敖包崇拜、圣山崇拜、大江大河崇拜等”[9]。保护草原、森林、野生动物,是一种美德;而对破坏植被、开垦草原、残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是道德败坏。在他们的理解中,对与自身生存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给予道德关怀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应该”,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无不然[9]。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草原生态文化中的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对“崇拜、敬畏和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精神引领作用。

4 乌拉特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两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作为支撑,生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及能源区域匮乏的直接原因是没有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根据乌拉特地区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等现状,依托乌拉特文化研究成果(目前乌拉特文化研究中心推出了《乌拉特史稿》、《乌拉特风俗研究》、《乌拉特民歌研究》、《乌拉特英雄史诗研究》、乌拉特民间信仰习俗《乌拉特寺庙研究》等专著),挖掘草原文化中生态文化价值,发挥其在乌拉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构建以文化促经济,经济促文明,实现文化―生态―经济多赢的绿色产业结构。打造以“乌拉特文化”为品牌的生态旅游是一条重要渠道。

乌拉特地区的生态旅游形式较为单一,与生产实践相脱节,科技含量较低。如特色餐饮、草原观光、蒙古族民俗等。

在建设新型特色生态旅游时要做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及发展绿色产业,把新能源及新材料技术应用到建设中,如应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沼气能技术、配备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生产生活垃圾等废物利用技术,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让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其功能,达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与修复能力,形成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科技”旅游品牌,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经济、文化相互促进,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景象,这将极大地推动乌拉特地区经济、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R],2015,4(25).

[2]林 玉.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先行[J].中国环境报,2014,7(30).

[3]原丽红.草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39):83~87.

[4]王海荣.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1):52~52

[5]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蒙古民族的生态文化――亚洲游牧文明遗产[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40.

[6]包庆德.蒙古族生态经济及其跨世纪有益启示――从生态哲学理论视界审视[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6):104~107.

[7]王 全.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哲学审视[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8]宝力高.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26~30.

[9]马桂英.浅析蒙古草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20~23.

上一篇: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