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珍视儿童绘画中的“真情实感”

时间:2022-07-30 07:04:29

教师应珍视儿童绘画中的“真情实感”

[摘 要]儿童绘画是孩子美感的表现形式,是孩子涂鸦的游戏,也是他们抒绪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正确引导儿童绘画外,还要学会理解和评价儿童绘画作品,要懂得尊重儿童的真情实感,珍视儿童绘画中的自然流露。

[关键词]珍视 引导 儿童绘画 真情实感

工作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低年级的美术课上得有质量、有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其实,只要注意了解了低年级儿童的特性,理解了儿童美术教学,低年级的美术课,会上得非常精彩的。儿童美术教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辅导孩子画画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展现,而不是孩子的自信和自我在你的辅导下丧失。

一、题材的选择

选择题材是辅导绘画作品的首要问题,题材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好坏,应选择孩子感兴趣和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启发、鼓励孩子去想象,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第一,儿童美术老师要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来观察周围世界,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由于孩子对世界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对任何事都敢大胆的想象,不受规律、逻辑的影响,若想象出富有新意的主题,这时老师不能打击,而应该给予鼓励,并以孩子的视角启发自己,再将自己的感受反过来启发孩子。

第二,在生活中细心体会每一处景,每一件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这些都能引发创作灵感,作为美术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如:我看电视时看到将英文“家”的字母分解后演变成父母为孩子成长遮风挡雨的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后,很受启发。我辅导孩子们创作《我心中的妈妈》的作品,还有一次傍晚路过公园的密林间,夕阳照在林中,一群小鸟从树林飞过,非常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这个景象,我辅导孩子创作了《林中鸟》的作品。生活中不是缺少题材,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处处留心,一个好的题材就诞生了。

第三,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往往把课题安排得过于简单,不相信学生能画复杂的大场面。实践表明,孩子的悟性是很高的,他们都有解决复杂场面的能力,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并有独到之处。如我在教学《下雨了》一课时,孩子们在说出下雨时的感受后,就迫不急待地拿起了画笔,画出了助人为乐的场面、画出了母子情深的情景、画出了街道美丽的雨景……因此,我认为辅导老师所起到的作用只能是引导、点拨,给学生营造一个能激发他们创造的环境,孩子的智慧之锁得由他们自己去打开。

儿童画的画往往与生活中的形象相差很大,如画鸟,儿童画的鸟不是生活中真实具体的鸟,而是孩子们见到的所有的鸟的“印象”,是儿童心中的鸟的形象。他们画的鸟,有可能在大自然中并不存在。其实,儿童画的鸟在生活中有没有,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画出儿童自己喜欢的认知和理解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

二、构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手小,放不开和感知能力有限等等原因,有一个通病,就是画什么东西都太小,只有他的小手心那么大,根本无法深入去画,去涂色。因此老师在教低年级绘画的孩子时,首先应该教他们画大,不太象也没关系。鼓励孩子大胆画,学会合理布局。

要在画大的基础上把画面画丰满。在画好主体之后,可加画背景,衬托主题。如:老师教画小熊,作品只画一只熊,画面太空、太单调,如果加上小熊的家,他的伙伴,或小熊在做游戏的情景,画面就生动丰富起来。

当儿童有了创作主题时,教师就可围绕这个主题来帮助儿童收集有关的实物、图片、作品等,为儿童的创作提供参考。如我在上手工课《太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太阳,让他们欣赏了大量关于太阳的图片后,又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太阳是什么样子的,结果孩子们创造出来的太阳形象真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通过这次实践,我真的发现学生的创造才能有时让老师也为之惊叹,不信你就试试。《千手果王》是孩子们在参观北蒙生态园后画的一幅创作画。画面上,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中,一个机器人正伸着千根手臂在摘苹果,这是小作者在亲自体验到果农收苹果的辛苦后,给果园设计的一位千手机器人。看,孩子们不仅画出了生活,而且更多地想改造生活,让世界变得更美。如果没有面对面地看到果农的汗水,小作者就不会想出这样的画面。

在教学中,我对儿童绘画作出一番探索,发现儿童喜欢绘画,他们的作品看起来有很强的随意性,其实是有所思才有所绘。只是儿童常用游戏的心态来作画,这样的作品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儿童个性的体现,是“脱俗”的自然美感。比如:画爸爸坐火箭上天,画自己是医生,其实他是渴望爸爸能神气地飞上太空遨游,渴望自己长大能像爸爸一样当一名医生。除了想象儿童绘画对象也常常是对周围世界的直观认识和感受,比如:我以前有一位学生的画面上既有乌云,又有太阳。我好奇地问他这是什么,孩子说:“有一天放学,我看到天上一边有太阳,一边下雨。”

儿童的作品有些形象一目了然,有些形象非得请他破解,才知其奥妙,但藏在那些形象背后的(不论清晰或着含混的)其实充满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在他们的画里,椅子会飞,冰箱电视会说话……

成人应尊重儿童的真情实感,珍视儿童绘画中的自然流露。尊重个性,注重引导以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方法,培养一代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新人。

三、引导儿童画出真情实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里紧外松”。“里紧”指的是:上课认真,学习勤奋,对教课的每一个细节要关注、要投入、要研究、要分析,要认真地备课,要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外松”是指:教课时应是随意的,自由的,放松的,快乐的,和孩子们玩在一起,画在一起,让孩子们觉得“这个老师很好玩很有趣”。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手把手的教是十分错误的。只有临摹成人的画或教具体的画法时才有可能是“手把手的教”。而教师教给孩子的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绘画技法。“手把手”只能培养守规矩、听话、没有创造的孩子,而儿童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却不能通过“手把手”模式来获得表现。教儿童画画儿抓住一个纲,其他的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大胆地去表现,让他们无所顾忌地去“折腾”。因为,创造、想象与“瞎折腾”和不守规矩走得很近,往往孩子的最初“闪光点”就藏在画面的“乱七八糟”中。

儿童美术作品与数学作业不一样,“卷面”的“优秀”不一定就是优秀,“卷面”的“一塌糊涂”不一定不优秀。美术作品优秀不优秀,关键是看作品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及个性特点,而不是感官上的“顺眼”和“好看”。

其实,每个儿童都有可能成为设计家,关键是老师给不给学生一个机会。有时,老师想得太复杂,总觉得学生做不了这个事,但学生不这样想,学生认为世上没有他们做不了的事情,关键是老师怎么去启发。孩子不仅是对身边的事情感兴趣,对新生事物更投以热情,只要教师引导好,孩子们在画画儿的题材上,从不畏难。而且,题材越难越复杂越有兴趣,没有儿童画不了的东西,没有儿童不敢画的东西,这也可能就是儿童的特点吧。

上一篇:语文课改中的教学实践再思考 下一篇: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