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四性”

时间:2022-07-30 07:01:54

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四性”

十余年前,国家进行了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与之同时诞生的就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新教材。2011年,教育部再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整理与修订。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也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对美术学科的界定上,更对课程的性质进行了新的诠释,要求美术课程必须凸现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针对这样的变化,笔者对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尝试,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一年多的美术教学实践,总结并筛选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确保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美术课程的性质,运用全新的理念去完善美术教学。

一、运用媒体凸现美术学科的视觉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内心世界更为强烈。”基于这样的实际需要与美术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让多媒体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实现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当然,除了简单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常规课件的制作、应用,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层面出发,把现代媒体中的一些成熟的硬件或软件应用到极致。

如,笔者在教学“老人与儿童”(苏少版,下同)一课时,为了从视觉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人成长的过程,更好地让他们抓住不同年龄层次人的外貌特征,特意制作了两个小软件:一个是刘德华的成长变化的小电影,学生只要一单击画面,一个婴儿就慢慢地开始成长,最后变成了青年刘德华、中年刘德华及模拟的老年刘德华,通过观赏影片,学生基本了解了男性儿童与老人的一些特征;另一个就是挑衣服、配装饰,软件中有许多的人物,更有各种色彩、样式的服装,学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自由地为自己选定的人挑选适合的装饰并涂上不同的色彩。虽然刚开始这两个小软件的制作花费了笔者比较长的时间,但在课堂上产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孩子们普遍开始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二、采取添画强化绘画技能的实践性

众所周知,绘画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呈现形式,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因此,如何强化绘画的技能锻炼与练习就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然而,由于小学生在技能的掌握上还比较薄弱。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往往在最初的几节美术课上总是要求学生做一些添画实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纸,上面有时是一个圆或一条线,让他们自由添画,形成一张作品。待几节课后,出现在纸上的就是一条鱼或其他小动物,请他们给鱼或小动物画上精美的图案,配上合适的场景;二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先在黑板上确定各组的“画布”并画上一个简单的图形,接着让各组每个学生轮流添画,或直线、或曲线、或色块,最终组成一幅漂亮的作品。

三、巧用游戏追求艺术课堂的人文性

美国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就人类文化的发展来说,许多的美术成就是人类在游戏中发展、健全起来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游戏中去学习美术,让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比如,在“画味觉”一课中,笔者分别在四个茶杯中盛放了白醋、糖水、矿泉水、白胡椒水,乍一看,这四个茶杯中的溶液没什么区别。先挑选了四个孩子上来分别尝试后,各自露出了不同的表情,然后让学生们猜猜他们各喝的是什么味道的溶液,一下子就将无形的味道用最直观的面部表情显露了出来,学生也找到了教学内容所表现的力点,在作品中体现出了人生百味的特点。再如,在学习“放风筝”时,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和父母或爷爷奶奶一起扎制一个风筝并去放飞,然后再把制作的风筝带到学校来,先评比一下,看看谁做得最漂亮,接着再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我们自己的风筝,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通过活泼的游戏传承了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

四、幽默语言强化现代课程的愉悦性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斯维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助手是幽默。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确实,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与动力,让他们在最宽松的环境下获得灵感,实现自我。

如,在执教“粉印纸版画”一课时,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幅纸版画,结果在巡回指导中,发现有个学生的画面中蓝天变成了白色、白云变成了蓝色,其实笔者知道,很可能这个学生在印制中没注意版画的涂色。当时正想批评他,后来一想,还是以幽默的语言更亲切,于是说道:“你的色彩真有创意!云是蓝色的,那是天使精灵把她染成的吗?”结果小家伙一听就知道了我的意思,迅速改了过来。还有在教学“山水画”一课时,许多学生由于用笔重复太多,把宣纸擦烂掉了,有些女孩子甚至急得哭了。这时候笔者说道:“大家有点难过吧,不要急,因为宣纸是位娇小姐,脸皮特薄,我们不要太多的在她脸上擦来擦去!”结果学生不仅破涕而笑,还明白了宣纸的特性,画出了美丽的作品。

其实,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还有许多的新方法有待我们去尝试、去发掘,我们只要仔细探寻、认真思考,把握新课标中的细节变化,围绕课程的性质与教学需要,就一定能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突破。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骑岸小学)

上一篇:把握投掷技巧 提高教学效率 下一篇: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