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下谁是英雄

时间:2022-07-30 04:56:51

英雄不问出处,将人情练达这项学问做到极致的刘邦才是真正的英雄!

历代开国皇帝中,汉高祖刘邦可谓声名狼藉。从阮籍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开始,刘邦便被无数后人冠上了“流氓之徒”“无赖皇帝”的恶谥。也对,起事前的刘邦的确过着一种放浪形骸、游戏人生的生活,但正是这段日子给了他把握人心、洞悉人性的能力和资本。而项羽,纵使“力拔山兮气盖世”、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却依然失了人心,输了天下。

攻入咸阳,意气风发,阿房宫满室的奇珍异宝怎能不让人动心?“竖子”刘邦亦不例外。幸有樊哙、张良劝谏,刘邦才幡然醒悟,“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后又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抵罪”。老百姓原以为新来的这批军队会比秦王更加残暴专横,没料到入关后的沛公却秋毫无犯,甚至约法三章,于是他们一个个自然欣喜若狂、感恩戴德,巴不得沛公早日称王。反观项羽,坑降兵、掳妇女、毁城郭房屋无数,民心尽失,也难怪垓下兵败后田父给他指路都故意指到沼泽中。从把握民心这点来说,刘邦首先就赢了。

很多人说刘邦无能,他的天下是靠他的手下打下来的,刘邦会的仅仅是“为之奈何”四个字。殊不知,大智慧不是大包大揽、事必躬亲,而是“天下智慧尽归我用”。胜后总结得失,刘邦自己也说,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什么是天下?天下就是“人”,得天下就是得人心。识人、用人、容人,敢用三教九流,一视同仁、各尽所长,甚至项羽阵营中的韩信、“盗嫂受金”“反覆无常”的陈平,都可以为刘邦所用。懂得人情人性,既知人性中的优点,也知人性中的缺点,给手下的人才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樊哙有勇,张良有谋,韩信会领兵,萧何会治国,各路英雄皆集结于此,最终运天下于股掌之中。可以说,刘邦的天下便是靠“为之奈何”这四个字得来的。而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范增也在项羽一次次的自视甚高后被气跑了。这便是刘邦的第二个胜利。

在相互较量中,刘邦对项羽人性的把握亦让人称道。鸿门设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而一向傲慢的刘邦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唯恐有所不周,屈居下座,亦安之若素――处处小心谨慎,把项羽的马屁拍得舒舒服服。刚愎自用、自矜功伐的项羽自然不把刘邦放在眼里,甚至还动了“不忍”之心。刘邦于是逃过一劫。

彭城之战,项王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所有人都没料到遭此窘境的刘邦非但没有乱了阵脚,反而笑嘻嘻地回了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刘邦“无赖”的嘴脸让自诩正直忠义的项羽无计可施。正是抓住了项羽对于自己高大形象的在意,刘邦用最出其不意的方式保住了自己的父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项王兵败垓下,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羽大惊:“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俗话说“攻心为上”,汉王刘邦显然深谙此道。不费一兵一卒,没有打打杀杀、血流成河,仅悠悠楚歌,余音袅袅,不但勾起了楚地士兵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使之军心涣散,更让一向骄傲的项羽猛然意识到敌军压境、战略要地尽失,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轰然倒塌。不战而胜的便是刘邦。

顺应民心,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占尽先机;驾驭部下,刘邦手下各路豪杰助他赢得天下;洞悉对手,刘邦一次次死里逃生并最终将项羽逼上绝境。项羽高大勇猛、铁血柔情,称之为“人杰”并不为过,然而作为一名统帅、一位君王,在对人性的洞察方面还欠火候,这也正是刘邦看似平庸、实则精明的过人之处。英雄不问出处,将人情练达这项学问做到极致的刘邦才是真正的英雄!

上一篇:我是扬州人 下一篇:巫术,黑暗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