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30 04:21:14

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摘 要:户外运动课程实践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具有高风险性,存在安全隐患。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从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决策和风险监控四方面对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为确保有序、规范的教学提供保障,并为学生课后户外运动实践和其他开展户外运动课程的高校、俱乐部等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风险管理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冒险性和挑战性魅力的户外运动开发成为一门体育课程引入高校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沈阳体育学院户外运动专修课程开设近10年,期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以自然教学场地为主的实践教学。为了户外运动课程的健康发展以及保障户外运动课程活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户外运动授课期间的安全系数。尽量防止各种风险事故和问题的出现,对户外运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加以控制。即使出现事故也会尽快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和干预,从而确保学生和教师身心安全和户外运动课程的健康发展。

一、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

1.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

户外运动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课程在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以培养户外运动行业所需的应用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开展的主流户外项目所共有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形式是由理论部分、技术部分、实践部分和考核四部分构成,只是三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总量较多。教学内容按照项目群模块分为野外生存、定向运动、攀岩运动、拓展训练、山地自行车、山地轮滑、登山滑雪及户外综合技能实践等。课程体现了源自实践、依托实践、服务实践的教育内涵。然而,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依托自然环境,具有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

2.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条件

户外运动实践课的教学所使用的技术装备全部都是由UE和UIAA国际认证的器材;现户外运动专修课教师有8名都具有专业资质,在校学习户外运动课程学生160人。实践教学场地有本溪大石湖风、蒲世河、马耳山风景区等,利用周六、日或假期,进行集中教学。

二、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的风险管理

高校户外运动的课程理念是:安全、规范、科学、理性、环保。从我院户外运动课程开设现状分析,我院户外运动课程选课学生

多,学生综合素质也具有较大差异,专职任课教师课时较重,教学场地具有复杂性,每周使用频率较高,教学项目的多样性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等特点,户外运动课程的安全问题是首位重要的。

结合多方面材料,实时对户外运动课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估、风险管理决策、监控,做到有效预防危险的发生,有效提高户外运动课程安全度。

1.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要了解实践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后果是什么,这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首要和关键环节。通过调查和分析,查找出风险管理对象的风险源,并且找出风险因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风险分析。在转化的链条中间加以干预,控制风险的转化,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损失程度,预防优于处理。

(1)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风险因素识别

通过对实践教学主体进行调查,了解主要存在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责任负担等方面的风险。本文通过德尔菲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和识别得出一级风险因素主要是个人、环境、管理和装备因素,二级风险因素则是一级风险因素上的细化,见下图。

(2)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风险分析

根据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同,查找其中的风险

源,把风险分解成为若干个子部分,逐个进行识别与分析,掌握风险存在及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从而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害。各风险因素之间是共同存在,可能会同时发生风险事故的。例如:环境因素中的天气状况分析,如果是大雾或雨雪天气,极易引发迷路、湿温、泥石流等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被确认后,对其进一步分析,进行衡量和评价。它包括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将可能的风险排除或转移。

(1)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通过对过去损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某一或某几个特定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做出定量分析。风险估计从事件发生的概率、后果的严重性、主观判断三方面判断事件存在的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性,经资料调查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具体见表1。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户外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损失和最优的教学效果。风险评价就是分别测算出危险的后果和可能性,风险值=后果×可能性,并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分出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并用绿、黄、红色标记其程度。低等风险值60以下,采取有效手段可消除或降低,用绿色标记;中等风险60~300之间,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并进行监控,用黄色标记;高等风险600以上,红色预警,即使发生概率很低,也要特别关注,并充分考虑防范措施,或直接放弃活动。

3.风险管理决策

在整个风险管理周期中,风险管理决策是核心和重点,它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成效,它贯穿风险管理始终,要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总目标。风险管理的处置方法有很多,按照活动的不同,处置方法也不一样,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风险规避、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防损和减损,建立风险准备金。风险规避是指中断风险源,遏制风险事件的发生,主动放弃或终止户外实践教学,从而避免承担风险。风险自留是当风险无法规避或转移,被动地将风险留下来,或是经估算风险程度较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主动保留,并采用有效措施控制风险的聚集和扩散。

4.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通过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化,即时预测可能造成的损失,针对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在户外运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监视,核对风险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是否有效,并寻找改善和细化风险处置方法的机会,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下次活动决策更符合实际。风险监控主要包括四方面工作:对未来活动情况的预测、近期活动情况的衡量、前两者的比较、及时拟定实现目标的措施或修正预定计划和目标。

综上所述,户外运动课程实践教学的风险管理研究,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了解其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保障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风险管理计划,从而提高户外运动课程参与者、组织者、学校管理部门的风险感知能力,从而了解户外运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获取及时处理的方法,使学生和教师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课堂安全控制的作用,以及增加风险感知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朱书卉,丁贤.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3).

[2]李红艳.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方海明,孙永生,史登登.高校户外运动课程风险管理过程模型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1:79.

作者简介:韩宗丽(1983-12),女,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户外运动教学。

(作者单位 韩宗丽 孙永生:辽宁省沈阳市沈阳体育学院)

上一篇:让学生在探究未知中提高素养的思考 下一篇: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