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强化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时间:2022-07-30 04:17:34

浅论强化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从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出发,分析了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典型安全事故的原因,指出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力度的措施,明确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机械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agement,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typical safety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the strength of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clear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 Machiner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证建筑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安全生产条例。伴随着这些法规条例的逐步完善,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使得建筑行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建筑施工条件的特殊性,空中作业高度高、强度大,立体作业交叉,施工人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导致施工现场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错综复杂。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乃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建筑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机械设备故障及其流动性作业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屡屡发生,给企业经营和行业健康发展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机械管理极其紧迫和必要。

2 机械伤害典型案例分析

2.1 人货梯吊笼出轨

某市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工程,垂直运输外用电梯由出租公司自行组织安装。人货梯安装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安装完成后未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导致漏装上限位碰铁及安全钩错装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整改。司机李某接班后麻痹大意擅自离岗,一名电工未经同意擅自启动电梯,运行至13层时发生冒顶出轨坠落,导致2死1重伤的伤亡事故。

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上限位碰铁漏装、安全钩错装,吊笼运行至顶部后继续运行、出轨,导致事故发生。次要原因是电梯司机擅自离岗,未将其拉闸上锁,给他人留下开动电梯的隐患。电工自恃对电器有所了解心存侥幸,无证驾驶盲目操作。总承包单位监管缺失,未能对不具备安装资质的出租公司加以制止,且在其操作过程中无视未编制安全方案和安装后未检测验收等情况,虽经监理单位书面提出整改,但始终没有引起总包和分包单位的高度重视。

2.2 卷扬机拉筋伤人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商业楼工程主体施工中,现场钢筋加工棚内一台慢速卷扬机用作冷拉盘圆钢筋,与冷拉钢筋位于同一轴线的卷扬机前未设置安全防护网。卷扬机操作工候某,请假外出,项目部钢筋工负责人安排刚刚进场的钢筋工胡某操作卷扬机。事发当日,为便于观察远端钢筋操作情况,将卷扬机倒顺操作开关握于手中,未戴安全帽胡某走出工棚进行操作。一根处于冷拉过程中的钢筋因受力过大突然崩断,卷扬机方向断掉的剩余钢筋反弹,直接冲向胡某的头部。胡某躲闪不及,被击中后当场倒地。后因无安全帽防护头部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卷扬机拉筋伤人事故直接原因为:1)卷扬机操作者未经培训仓促上岗,没有操作卷扬机拉直钢筋的能力而造成钢筋拉断;2)卷扬机操作者违规作业,手持操控开关站在防护棚外操作,失去了应有的保护;3)卷扬机操作者未按规定配戴安全帽,深化了事故的后果。事故间接原因为:1)卷扬机使用中中途换人,新工人进场不久,在未接受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的情况下匆忙上岗;2)施工现场必要的安全防护不到位,卷扬机前未设置安全防护网;3)施工项目部安全意识淡薄,早在几年前国家就明令禁用倒顺开关,属于淘汰产品,依然出现在卷扬机的操控中,客观导致操作者离开防护棚;4)施工现场没有专职安全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卷扬机操作中出现的违规操作。

3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生产管理费用不到位

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些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导致利润空间缩小,加上安全意识淡薄,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空间被挤压。中标后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一省再省一拖再拖,致使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爆发的可能性。

3.2 安全人员设置不健全

当前不少施工现场配备的管理人员只有项目经理、工长、技术员等两三人管理现场。每人身兼数职,大部分精力和责任都用于关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材料的采购进出库,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监分工不定、责任不明。更有甚者,施工现场没有专职的安全员,安全监察无从谈起。

3.3 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虽然有些施工现场也设有一些制度牌、安全标识等,但并没有真正起到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的作用。很多只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甚者施工人员连安全标识的意义都不懂,安全施工流于形式,因此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理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3.4 设备租赁双方管理脱节

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主要有三个渠道:1)施工企业自有设备;2)施工人员自带设备;3)从租赁公司租赁的设备。目前租赁市场中,各承租企业较多注意大型设备的管理,双方的租赁合同也将责任义务划分得比较清楚。相对一些小型设备、专用设备,明显重视度不够,但往往是这些小型设备使用频率高、周期短。由于这些被租赁的小型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分分离,而租赁公司又未配备固定操作人员,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不力。为降低成本,施工单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就”的侥幸心态严重。而租赁公司则认为设备在租赁期间的维护保养是属于施工企业的义务,理应由施工企业负责,这就形成设备的管理出现的真空地带。

4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4.1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要切实加强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确立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基层工作岗位。各种机械都须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制度,严格确定奖惩制度,落实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等各个环节责任。这样才有利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增强其责任感,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4.2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

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加强培训教育,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力求操作人员懂得设备的用途、结构、技术性能、使用维护要点、故障排除方法等基本知识,使其做到正确使用、维护设备。应该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备,检修人员会操作设备,并做到持证上岗、定期检查。

5 结论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乃是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的大事,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要予以高度重视。一般安全事故造成经济的损失至少为工程直接费的5% 以上,而安全管理投入的费用约占3%,且重大事故还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在社会上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施工中要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系统化,不要因侥幸心理而因小失大,普及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郑国伟等.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手册[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1

[2] 王哲,马咸生.浅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J].陕西建筑,2011,4:51-53

[3] 段联保.施工机械伤害事故的起因及有效防范[J].建筑,2011,12:51-52

[4] 王斌.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23-24

[5] 鲍煜晋.从事故看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亟需强化[J].建筑安全,2008,2:15-17

上一篇:试论语言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下一篇:论述有关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