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纪念馆设计方法探讨

时间:2022-07-30 02:44:01

主题性纪念馆设计方法探讨

摘要:本文以南王庄纪念馆设计为例,从主题表达、地域文化表达、外部空间与场所建构、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设计等方面探讨了主题性纪念馆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主题性;纪念馆;空间与场所;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2-0083-03

1、南王庄历史背景

南王庄地处河北安平县,有着独特的红色革命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由村民王玉坤率领的三位贫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主席给予高度评价,并亲笔题词“五亿农民的方向”。60年后的今天,老一辈革命者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依然激励着南王庄人及当地农民。

这一值得世人学习与继承的光辉事迹,需要我们纪念与发扬。

2、项目概况

原有南王庄展览馆建于1973年初,是中国第一个农业展览馆。由于老馆陈旧且面积局促,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展览需求;同时为了更好的展示革命事迹,弘扬创业精神,政府决定在老南王庄展览馆旧址上扩建新馆,并改名为“南王庄纪念馆”。新规划的南王庄纪念馆占地面积4332m2,建筑面积1150m2,包括接待厅、多功能电教厅、历史资料展示、实物展示等多个功能分区(图7-8)。

3、设计理念

3.1 突出主题

建筑形象反映农民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空间与场所建构营造纪念氛围。

3.2 有机共生

考虑到方案所在的农村背景,为使纪念馆更好地融入环境,方案从村落肌理与农业生产特色中探寻融合的切入点。

3.3 地域文化与现念结合

吸取河北传统民居元素并加以转换应用,运用当地材料,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方纪念馆形象。

4、总体布局与外部空间设计

4.1 街空间与院落空间

整体规划从系统思维出发,尝试“人-建筑-环境”系统的整体建构。南王庄地处北方,有典型的北方村落肌理特征,即街和院的组织关系。为顺应村落肌理,本方案采用院落式布局,试图在场所上迎合村民的心理需求(图1)。

4.2 纪念性序列场所建构

纪念建筑的空间序列组织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参观者的空间体验。本方案以大门、广场以及建筑形体组织形成了空间序列(图3)。从作为开端的大门开始,先后经过大门、入口标志、时空广场(包含介绍南王庄历史的时间轴),最后到达纪念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纪念性序列空间,使参观者感受到一系列的纪念气氛,并顺势“进入”南王庄的历史。

4.3 大门及其导引与标志

大门是纪念馆的第一入口,不论是作为序列的开端,还是作为参观者的“穿行空间”以及连接内外的“过渡空间”,大门的设计都相当重要。经过多轮探讨得到的最终优化方案(图9),综合考虑了工程造价及施工难易等问题。

在平面处理上,以大门的空间特性及参观者的穿行心理为设计依据,在大门前布置一个凹入的引导空间,并在铺地与绿化处理上加以强化,接着进入过渡缓冲空间,然后进入院落空间。

在立面处理上,力求与地域建筑文化融合,因此从河北伯延镇民居檐口做法上提取元素并加以应用(图10),并在南立面上嵌以中国传统窗花,赋予大门一定的标志性意义。

4.4 围墙及其象征意义

围墙作为院落的围合介质,有连续性和重复性特征,因此对围墙进行了标准段设计。纪念馆的公共性特征使其并不要求私密性,因此标准段分为实体和虚体两部分。实体部分延续了大门上的檐口做法,并采用传统窗花。虚体部分以铁栅栏构成。

值得一提的是大门的侧门和围墙虚体部分的图案细节(图4~5)。《新有机建筑》中提到:“任何活着的有机体,它们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都为设计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思想启迪”。设计从当地的小麦作物中吸取形态元素(图6),麦穗的纹理特征和铁的刚性线条结合,形成纪念馆的标志性。麦穗里黄色与红色的色块分别代表了丰收的果实与农民朴实的性格及红色的革命精神。

5、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

从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出发,建筑功能以大空间的展厅为主,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一层平面,入口处布置了以像为主题的两层贯通的入口大厅,其两侧布置展厅,在展厅的南侧结合室内小景观设置了两处楼梯,二层平面则是大展厅(图7-8)。

6、建筑形态与主题表现

在纪念馆设计立意上,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表达纪念性的形象与空间。立面造型采用整体对称的三段式,体现严肃、稳重的纪念馆特征。正立面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主入口一核心部位上方采用实体墙面,浮雕“五亿农民的方向”赫然醒目,强调了主题(图2)。

纪念馆屋顶来源于传统坡屋顶形式,并结合纪念馆展厅采光的特殊性,设计为由中间高窗采光的双坡屋顶形式。细节设计参考伯延镇民居的形态并加以转换应用,延续了河北民居的细节元素。

本案注重地方建筑材质的应用。纪念馆的主要立面材料为河北本地生产的青灰色毛石,间或以玻璃镶嵌,形成鲜明的虚实对比,稳重的同时引入丰富的元素。

建筑色彩整体采用蓝灰色调,局部引入中国红色,传承传统并不失其现代性,同时活跃了造型,强调了主题。

7、结语

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地理文化赋予了纪念馆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积淀。南王庄纪念馆规模虽小,但在振奋人心的南王庄农民红色革命精神与浓郁的地域文化烘托下,显得精神饱满、气质凛然……

上一篇:金庸:佛经的境界与武侠小说的冲突 下一篇:移动商业化掀起人人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