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对鼻息肉术后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时间:2022-07-30 02:28:58

【摘 要】 目的:对过敏性鼻炎对鼻息肉手术后疗效的影响及其病理机制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鼻息肉患者,其中单纯性鼻息肉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患者的IgE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予以检测,并应用Chromotrope 2R特染法对两组患者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予以检测。结果:单纯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患者,鼻息肉伴过敏性鼻炎患者的Ig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单纯鼻息肉患者(P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疗效影响;病理机制

在耳鼻喉科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就是鼻息肉,其发病率非常高,手术治疗之后比较容易复发。本文主要对过敏性鼻炎对鼻息肉术后疗效的影响及病理机制进行简单分析,以利于鼻息肉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鼻息肉患者40例,其中单纯鼻息肉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伴随有过敏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在手术前两个星期都没有应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药物,并在研究过程中收集正常的鼻腔黏膜组织10例。手术过程中,在切除鼻息肉或者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之后,应该立即应用10%的甲醛进行固定,并要根据相关要求,将其制成石蜡块进行保存。

1.2 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都应用的是FESS术式,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随访,手术6个月后,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根据相关的疗效评定标准,本次研究中的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内镜检查过程中看到患者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者闭锁,息肉复发,有脓性分泌物。好转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通过内镜检查发现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者是具有肉芽组织,具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治愈表示的含义是:内镜检查患者的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没有脓性分泌物。

1.3 检测方法 在患者的Eos测定过程中,取石蜡块连续切片,行Chromotrope 2R染色,通过应用该种方法染色,可以特异性地将Eos的胞浆染成粉红色,即使是相关的细胞形态没有良好的典型性,也能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明确的辨认。其脱蜡水洗步骤主要表现为:实施染色0.5h之后,应用自来水洗,并在苏木精染液中进行染色,再实施自来水洗,在浓度为1%的盐酸乙醇溶液中进行分化,弱碱水溶液显蓝。在其镜检着色程度达到相关要求之后,可以应用蒸馏水洗,最后对其进行脱水、透明封固处理。通过Eos染色之后,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随机选择5个阳性细胞多的视野来进行计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标本的Eos浸润数。对各组患者及10例正常标准实施总的IgE测定,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P

2 结 果

对所选取的40例鼻息肉标本进行Chromotrope 2R染色后,其Eos胞浆表现为粉红色,细胞核主要表现为双核,而在正常的鼻腔黏膜组织中,Eos则非常少见,免疫组化染色见鼻息肉中总的IgE阳性细胞以胞膜或者胞浆的形式出现,表现为棕黄色染色的是阳性细胞,其主要分布于上皮下固有层,形态上主要表现为浆细胞,这在正常的鼻腔黏膜中是比较少见的。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6个月之后,对其进行疗效评定,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1 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鼻息肉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手术治疗之后,其复发率较高。本文主要对单纯的鼻息肉及伴随过敏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伴随有过敏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单纯的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其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大的难度及复杂性。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对鼻息肉的治疗具有较大影响,在伴随有过敏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实施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为患者实施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是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将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作为鼻息肉的疗效判定指标,并且伴随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Eos浸润水平明显提升,同样可以将其作为疗效判定指标。

综上所述,对于鼻息肉患者来说,在对其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过敏性鼻炎对其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伴随有过敏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来说,在对其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对其实施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这对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敏曼,孙虹,李和清,等.过敏性鼻炎对鼻息肉术后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4(8):430-433.

[2] 李淑洁,殷怀生,吕凌燕,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鼻息肉术后鼻腔黏膜转归及疗效的影响[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1(6):225-228.

[3] 李淑洁,刘金英,赵玉莲,等.鼻息肉手术疗效及术后鼻腔黏膜转归与嗜酸性粒细胞局部浸润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15(2):334-335.

[4] 王欢,余宏.可溶性P-选择素和L-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28(4):128-130.

[5] 赵立民,孙树军,张爱玲.过敏性鼻炎血清VCAM-1和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3,11(12):315-317.

上一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接生法对改善产妇会阴... 下一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