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30 01:49:44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观察组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混合痔;铜离子电化学;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065-03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痔疮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中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的痔疮类型之一。与单纯内痔或外痔相比,混合痔的治疗更复杂,临床上以往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混合痔[2],易引起水肿和感染,且复发率较高[3]。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方法是一种临床治疗痔疮的新方法,已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4]。本文探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均经内镜及指检确认患有混合痔,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肛肠学组制订的《痔诊治暂行标准》,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要求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因痔疮就诊,身体状况可,治疗前1年内无手术史,平时可正常运动和饮食,未合并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性49例,女性21例;年龄25~64岁,平均(48.37±6.59)岁;病程1~6年,平均(2.74±1.10)年;疾病严重程度:Ⅲ度41例,Ⅳ度29例。对照组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24~63岁,平均(47.80±6.46)岁;病程1~6年,平均(2.37±1.32)年;疾病严重程度:Ⅲ度43例,Ⅳ度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对症支持治疗及相应护理。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术前灌肠1次,术中取结石位,骶椎麻醉,术后乳酸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磷酸二钠静脉滴注,每次上下午各一次,一直用到患者退热后3 d,再改为口服甲硝唑片和阿莫西林,再连续应用3 d。除不可耐受的疼痛,术后不应用止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前处理与对照组相同,术中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将应用铜丝制成的0.7 mm直径,10 mm间距的针形电极刺入齿状线附近痔组织,深入1 cm左右持续5 min左右,后向更深入的位置治疗各痔区,对于齿状线以外的外痔,则用剪刀剪掉,并止血。术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及术后3 d内止痛剂应用次数;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术后尿潴留、伤口水肿及感染或延迟愈合;④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止痛剂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伤口水肿7例,延迟愈合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术后发生尿潴留12例,伤口水肿9例,延迟愈合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

2.4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8.57%(6/70),对照组复发率为24.28%(17/7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

3 讨论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痔的发病原因在于正常肛垫的病理性肥大或移位,而对于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用药和手术切除两种[5-6]。局部用药虽然具有方便易行的优点,但疗效较差,且如注射疗法等具有较大危险性,如反复应用,可导致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并发症[7]。手术治疗虽然可有效治疗痔,但其痛苦大、恢复慢,且由于其忽视了对肛垫的保护,患者仍存在复发风险[8]。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是利用铜离子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患病痔组织处电解质改变,引发诸如局部酸碱中毒等反应,使血流变慢或凝固,络合物作为异物,与电流共同作用,引发患者病灶处局部微血栓和血管壁上皮细胞水肿,发生局部无菌性炎症,导致组织机化、血管发生闭塞,最终导致患者痔组织周围组织发生纤维化,消除黏膜下层血管出血性病变,防止脱出[9-10]。根据已有研究文献结论[11-12],归类其对于痔疮的治疗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①其使小血管堵塞,从止血的角度来看,起到了对痔组织进行切除的作用;②其引起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可促进Treitz肌断裂处发生纤维化,使痔组织周围松弛的支持组织粘连固定,而且起到了止血和防止脱出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可以在混合痔的治疗中起到积极效果,其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洪芹,李梅岭,刘明发,等.沧州城乡居民痔疮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841-843.

[2] 韩娟.混合痔的手术治疗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135-136.

[3] Giordano P,Gravante G,Sorge R,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stapled hemorrhoidopexy vs conventional hemorrhoidectom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rch Surg,2009,144(3):266-272.

[4] 朱华.社区门诊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5):1801-1802.

[5] 贾国璞,曹永清,郭修田,等.痔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2):223-224.

[6] 李东平,首汉蓉.痔的概念与外科治疗进展[J].结直肠外科,2007,13(5):334-338.

[7] 何立辉,周敬学.重度痔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67-70.

[8] 王胜,谭文,何纯刚,等.混合痔手术方式的综述[J].结直肠外科,2013,19(4):264-266.

[9] 赵金庭,霍彩霞,康亚新,等.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内痔12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2):467.

[10] 李东冰,谢振年,蔡亭,等.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3, 32(2):120-123.

[11] 王健,李丁.痔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1):193-196.

[12] 姜海鹏,谢振年,李东冰,等.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肛裂并发痔118例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封3.

[13] 林延明,常宝志,许庆,等.铜离子多极治疗内痔出血537例的体会[J].结直肠外科,2011,17(4):236-237.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时间护理理论在首发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 下一篇: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与下鼻甲骨切除治疗下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