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詹黄张新按摩学的形成及特点

时间:2022-07-30 12:32:23

浅述詹黄张新按摩学的形成及特点

关键词 按摩流派 詹龙清 黄万香 张诚毅 形成特点

詹黄张新按摩学所创立的按摩法,有别于传统按摩,推拿诊治疾病、取治部位、按摩手法都有独到之处故称为新按摩学。四川省成都市科委、科技情报所《科技动态》199期以“部位按摩疗法简介”为题,向科技界推广。张诚毅在1979年《成都科技》第四期上发表了“部位按摩治耳聋”。笔者当年经组织批准前往金堂县拜张诚毅为师学习詹黄张新按摩学至今。经过近30年的学习实践,在国家学术刊物及学术交流会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获全军医疗成果奖、获成都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对詹黄张新按摩学的学习颇有心得,借此向同道浅谈学习詹黄张新按摩学的初步认识。

1 詹黄张新按摩学的来龙去脉

詹黄张新按摩学创始于峨嵋道人詹龙清,传承于奇人黄万香,形成流派体系于张诚毅。

1.1 詹黄张新按摩学的由来詹龙清,1920年去武汉,路过成都石板滩(成都市外东新都与金堂县交界地),突发急病,开茅店的黄万香不顾自己经济困窘,将他扶来店中,免费食宿,并请医为之治愈。他按着佛、道两家因果观念,接受了“布施”,又有感于黄万香为人心肠好,于是传授黄氏医疗按摩技术。鉴于黄万香是文盲,以具体实践传授。三年后,由武汉来人将詹龙清接走。临行前嘱咐黄万香,为学习本流派按摩的人提出要求:①为人要正直;②尊重师门,发扬光大;③艺无止境,虚心好学,立志专研;④择人而传,品德第一、勤奋第二、天份第三。对黄万香三年的学习作了适度评价,称黄万香的技术为“上龙虎”。传承人黄万香,女,金堂福洪乡(今属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生于1889年,卒于1965年,20岁嫁石板滩刘家,开茅店维持生活。30岁,以仁慈心得詹龙清传医。

詹龙清走后,黄万香继续在石板滩一带行医。曾去过松潘、理县、茂县行医。先是治好东北军区副司令的顽疾而出名,当时的省市领导苗前民、许梦侠,当时的铁路二局局长黄新义都请她治病得以康复。经有关领导提议,由成都市卫生局直接出面,以黄万香为主,组建一个市属门诊部,挂牌为“针灸按摩门诊部”。作为医疗按摩界杰出的代表,她被推选为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列席省政协大会,又担任中医学会理事。四川医学院及市属各大医院都有弟子拜黄万香为师学习按摩技术。她在师传经验的基础上,以精湛高超的技术,在四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丰富发展了詹龙清的按摩疗法。

1.2 新按摩学的形成 张诚毅完整地继承了詹黄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以他深厚的理论功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提出了新按摩疗法体系。

张诚毅,男,出生于1926年,四川安岳人,2l岁时考取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从事过党的教育、宣传与文史研究等工作。现四川省金堂县新按摩科学研究会会长,高级按摩师。张诚毅1957年因积劳成疾,到成都求医。从实习医生到教授,拜访过许多名医,效果欠佳。有感于求医难,遂立志自己学医,读古今《内经》、《难经》、《伤寒论》以及解剖、生理、病理、人体信息论诸书。上山能挖几百种中草药,学过拔罐、挑治、叶派金针。后感到济己、济人、安全有效,随处可操作的医疗按摩为最优。病友、川大同学张义及在成都某医院工作的内弟告诉他,医疗按摩以黄万香、刘崇贵母子为最优。张诚毅前去求治,确实效佳无疑。后与刘崇贵成为好友,由其介绍,于1961年,张诚毅、任天华(注册执业中医师)夫妇正式向黄万香磕头拜师。从1961年到1963年,考验了3年,觉得张诚毅诚实可靠。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在所有弟子中文化程度最高,而又能虚心求教。肯动脑。富于创新精神,对詹老师嘱托的“艺无止境”,经过其手必能有所发展。逐渐受到青睐。1963年秋,黄老师特许,每天晚间约两小时,由她、崇贵、诚毅三人在一起,由黄万香讲述詹黄的临床按摩经验,刘崇贵补充,张诚毅记录。前后三个月,记录100多张纸,可惜在中全部遗失。所幸失掉的主要是病例,治病主要经验,全留在张诚毅的脑子记忆中,成为进一步发展成“詹黄张新按摩学”的重要基础。在张义、任天华等的协助下,吸收多家经验,于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大力发展创新。

2 詹黄张新按摩学的特点

新按摩学的基本特点,从詹黄的“全身按摩加重点”到张诚毅的“大面积加重点进行按摩”。大面积加重点就是重点大面积开始一重点信息反馈点一重点大面积结束。面点结合,反复进行,面起面收。

2.1 突出部位按摩 部位可以是一大片,可以大至全身,可以小至一线、一点。点、线涵盖了经络和穴位,取治的部位重点是信息反应点,部位名称通俗化。针对人体、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运动、经络各个系统,而不是仅仅一个经络系统,故此别名为“部位按摩法”。省略记忆许多经络穴位名称,以简取繁,便于记忆,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2.2 通过按摩寻找疾病相关的信息反应点 黄万香的信息反应反馈点中,只有压痛信息反应反馈点,没有病人的变形信息反应反馈点,张诚毅受到北京梅花针疗法在背脊侧找皮下变形点作为刺激重点的启发,在临床中发现了更多的变形点。不限于背脊侧,全身多处都可能发现。这些变形点受按摩刺激后,都可获得治疗效果。就在黄氏重点之外提出了名为“变形信息反应反馈点”。这些点都有一定的诊断和治疗意义。张诚毅、张义等充分发挥这个按摩不同于针灸的优势,并加以发展再创新。(1)人体信息线路与信息点很多,这些信息通过多种不同线路与不同器官连接,既可能是疾病反应可供查病之点,又是反馈于病区可供治疗之点。信息反应点,即人体敏感联络点。在人体相关部位按压、触摸出现的一些酸、麻、胀或奇痛反应既是诊断辨病的重点也是治疗的重点所在,反应点的不断减轻或消失,疾病也就随之趋于痊愈。(2)按摩查病是在人体表面检查脉象、皮下组织和关节的形状异常,皮肤关节的声响异常,被按摩部位的酸、麻、胀、痛、热、舒服等异常反应;根据出现的压痛、变形、结节、阳性反应,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属于哪一脏,哪一腑。对尚健者“保”,对已功能不足(虚)者“补”,对已病处“治”。

2.3 用揉、拨、推、压进行按摩使神经、体液、经络、信息通畅詹黄张按摩以揉、拨为主,以准确、深透为度。揉拨时手吸附于皮肤使皮下肌层组织揉拨动、皮骨之间动,皮不红。张义、张诚毅完整的继承了揉、拨为多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压、推法。发明了反推法。反推即向心性推,反推能促进静脉血回流,消炎、消肿、止痛。詹黄张新按摩学认为: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必须通连。通则不痛、不病,欠通则痛、则病。新按摩学在具体按摩临床中把通摆到第一位,加以重视。首先是抓通信息做诊断,抓大面积通神经与体液循环作基础,通病灶区、信息反馈线祛疾病,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准、透、度是新按摩学治病的关键。准,是定位准,要求信息反应点要找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病灶区找得准,取的穴位也就准了。透,是每个手法所要达到预期的要求,如拨麻筋要滚动,拨麻筋要麻感到位;压的力要达到预期的深度,或放射感达到预定的部位;技巧熟练,要求柔和深透即所谓的内动外不动。度,是手法操作的深度。是指刺激量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根据不同病体选取不同的疗时、疗程。较薄弱敏感部位易轻,应达到治疗要求的深度;较丰满不那么敏感部位易重,重不能伤及皮肉、筋骨、内脏。这就是《内经》所说的“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神经、体液、经络、信息的通畅突出以下三个关键。

(1)全身按摩。全身按摩主要是基于体质虚弱的病人需要全身调整,对顽疾需要调动全身的积极因素以抗击病原微生物。全身按摩的手法由詹、黄原来的一百多个发展为四百多个。

(2)拨麻筋。特别强调拨锁骨上窝(缺盆)麻、筋潸丛神经,附带拨到颈丛)。腋、肘、腕、股、胭、踝的神经丛常拨,对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的功能,都能产生良性的改变。拨麻筋的健身治病作用,产生的生理电流冲向四肢末梢和大脑,不仅能改善四肢功能,而且通过改善脑的功能可以间接改善全身。

(3)截放动脉。詹黄常用部位有,喉侧颈总动脉,脐上、下腹主动脉,腹股沟下股动脉。张诚毅、任天华增加了截放锁骨后下方到上肢的动脉,大腿后方中线殷门处动脉与膝弯处动脉。截放动脉用以生热去寒,用截放产生的动力,冲开一些毛细血管冲走管壁的废物。

社会进步到今天,人们希望生活质量更高些、工作更有精神。新按摩学大力倡导医疗按摩自我化、家庭化、社会化(简称三化)。以自我按摩防病治病为基础,向家族成员推广,向社会推广。三化的提出是适合健康长寿的需求;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需求。适合高血压、骨质增生等老年病年轻化的困扰。适合世界医卫界“回归自然”的潮流。三化的意义不止是为国家和个人节省医药费,而是人人享受健康医疗。这是詹黄张新按摩学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自动旋转复位法对治疗颈椎功能受限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三维牵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