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教学具“不简单”

时间:2022-07-30 12:30:58

“简易”教学具“不简单”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简易”教学具,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让数学知识变“难”为“易”,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简易教具 简易学具 理解新知 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概念、推理或公式会使他们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让数学知识变“难”为“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简易”教学具,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解决了实际教学的关键问题。当教具的简洁程度正好符合学生心理的理解水平时,就会加快学生的感知速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简易教具,理解新知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这种初步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为此,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新知时,抓住学生的思维的启动和诱因,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的升华奠定基础。

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时,课本上有这样一个实验:两个同样大的杯子,一个装满了水。把一个物体放入另一个空杯中,然后将装满水的杯子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结果发现杯子满了水还没倒完。从而说明物体能够占据空间的大小,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的含义是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以往上这节课时,水没有颜色,许多学生观察得不清楚,学生的体验非常肤浅,对物体占据空间大小没有一个真切的感受。于是,我在水中滴入了一滴红墨水,这样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水面的变化情况。接着,我又借来了学生玩的溜溜球代替了教材中的土豆。我让一学生手提溜溜球的细线,缓慢地将球放入盛有半杯水的杯中,这时所有学生清晰地观察到随着溜溜球

浸入水面的部分的增多,水面也在逐渐上升。紧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如果再放入同样的一只溜溜球,水面会有什么变化?他们都迫不急待地叫起来,水面总的上升的高度是放入一只溜溜球的高度的2倍。这时候,学生可以得到的经验就不仅仅是物体可以占据空间的大小了。他们甚至可以初步体会到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小小的改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自制简易学具,巩固新知

《大纲》指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结论,还要让学生清楚结论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制学具,能够动态地展现这一过程,给学生打下深刻的烙印。

再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很显然,这道题是求长方体的侧面积。课前,我布置学生先动手设计一个饼干盒的商标纸。在练习这道题时,要求学生拿出自制的学具,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来计算。大多数学生想出了2种方法:一是先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减去上、下两个面的和。二是算出前后、左右面的和。当我问有没有其它方法时,学生感到茫然。于是,我启发他们将饼干盒的商标纸沿“高”剪开,学生动手后,发现剪开后的商标纸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时,我看到随着学生将长方体侧面的展开,高高举起的小手也越来越多……

生1说:“老师,我知道了,这张商标纸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我进一步启发:“那么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2说:“长是原来长方体的两个长和两个宽的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高。”接着,我又让一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在“商标纸”上分别标注出每段的长度。学生通过自制学具的动手操作,经历了长方体侧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他们的感受是深刻的,收获是巨大的。

三、动手操作学具,应用新知

在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无从下手。例如,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体的高是8厘米,如果沿着它的底面直径,把这个圆柱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它的表面积就会增加64平方厘米,求原来这个圆柱的表面积。题目出示后,有不少学生说该题缺少条件,不可做。我想如果让学生借助于实物的操作,或许会容易理解。于是,我让学生从食堂里找了圆柱形的山药,把它先切成8厘米长的一段,然后,再沿底面直径切开,把增加的面积用颜色涂上。最后,分组讨论如何解答该题。借助于实物的演示和操作,学生很快理解了题意,不少学生很快解答:将圆柱切开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圆柱的高,宽相当于底面的直径,于是得到:直径×8×2=64,这样先算出直径,直径知道了,半径就知道了,圆柱的高又是已知的,最后就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了。

通过动手操作自制学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他们在学具操作过程中,一边做一边想,就会在得到感性认识的同时得到初步的理性认识,这样的知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晶,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我们的教学具也应该是灵活多变,能够为我们教学所用的。简易教具虽然简单,但不粗陋;虽然平常,却不平凡;简易教具在教学中有蓬勃的生命力!让我们都来动手动脑吧!让我们“简易”的教学具“不简单”!

上一篇:谈新课改下教师如何认清自己的角色 下一篇:浅谈物理学思想发展与文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