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30 11:14:51

153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5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诊治及疗效。结果:153例患者治疗后全部改善及治愈。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是可防治的,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呼吸道传染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65-0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现对我院感染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共15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杨绍基主编的第七版《传染病学》中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化脓性腮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查三大常规,肝功,血尿淀粉酶,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检查

1.2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时间:本病全球分布,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亦有极少数的患者可反复发病。收治患者中冬春季有117例,占76.55。2)性别与年龄分布:男90例,女73例,男:女=1.23:1,13岁,19例,最小年龄1岁3月,最大年龄48岁。学龄期儿童发病率最高,占58.2%。3)地区分布,城区患者109例,郊区44例。4)接触史:128例有明确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占83.7%。5)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史:104例患者有明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史,占68.0%,其他为未接种或接种史不详。

1.2 临床表现

15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发热最高达40.0度,持续1~5天,平均2.9天,伴双侧或单侧腮腺肿大,单侧腮腺肿大18例,双侧腮腺肿大135例,无并发症41例,占26.8%,累计颌下腺肿大92例,占60.1%,累计扁桃体肿大96例,占62.7%,并化脓性扁桃体炎16例,占10.5%;并发脑膜炎56例,占36.6%,其中2例为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胰腺炎4例,占2.6%;并发炎5例,占3.3%,并发心肌损害6例3.9%,并发肝损伤1例,占0.6%。累计两个及以上脏器或系统21例13.7%。

1.3 实验室检查

153例患者中,WBC正常110例,占71.9%,WBC >10*109/L,21例,占13.7%,500*106/L,以多核细胞明显升高为主,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均正常。4例患者左上腹压痛,恶心呕吐,血淀粉酶升高,血脂肪酶升高,超声检查未见胰腺肿大。

2 结果

2.1 治疗

153例患者入院后均卧床休息,禁食酸性食物,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10~15mg/Kg.d,分两次静滴,疗程5~7天;合并细菌感染者,予培养且抗感染;合并脑膜炎者或持续高热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2~0.3mg/Kg.d,疗程3~5天。腮腺及颌下腺肿痛明显者,予青黛调醋外敷等对症治疗;合并胰腺炎者禁食,抑制胃酸分泌,灌肠,抑制胰酶分泌到症状消失,再逐步进食;并发脑膜炎者,甘露醇降颅压,症状改善后逐步停药;并发炎者,垫高有炎症的,且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病情改善后渐渐减量,疗程10天左右。肝功异常者,予保肝治疗。并发心肌炎占,予心肌营养药物治疗。

2.2 转归

153例患者住院3~21天,平均7天,经治疗后,123例治愈,30例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预后良好。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早期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被带病毒的唾沫污染的食物、餐具、衣物亦可成为传染源。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发生率也增加。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一般于发病前6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可从患者唾液中分离出来。在腮腺肿大前1天和腮腺肿大后3天这段时间内传染性最强。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染,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病愈后可有获得持久免疫力[2],各种腺组织如颌下腺、、卵巢、胰腺、胸腺、甲状腺等均有受侵的机会。脑、脑膜、肝及心肌也可被累及,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脑膜脑炎是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后果,自脑脊液中有可能分离出病原体,双侧视神经也见累及[3]。流行性腮腺炎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流行性腮腺炎是可以预防的: (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 (2)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4) 暴发区预防措施:在暴发地区进行疫苗应急接种是控制疫情蔓延的主要措施,应急接种可根据发病情况、接种率调查、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理。对病人要隔离至症状、体征消失或发病后10天,对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对集体儿童机构应留验3周,对疑似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加强大众健康教育工作,普及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4-5]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82.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4-326.

[3] Rubin SA, Afzal MA. Neurovirulence safety testing of mumps vaccines--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current status. Vaccine. 2011, 29(16):2850-5.

[4] 殷大鹏,樊春祥,曹玲生,王华庆,周玉清,梁晓峰. 2004―2006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简析. 疾病监测,2007, 22(5):310-1.

[5] 范贵兰.浅谈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和预防. 当代医学, 2009, 15(2):83.

上一篇: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下一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营养监测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