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形象概论

时间:2022-07-30 09:47:26

大学生个人形象概论

【摘要】大学生个人形象是大学生内在素养,整体素质的外在体现。本文根据当代大学生现存的负面形象浅析了大学生所应有的良好形象,以及如何展示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个人形象 衣着 行为举止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195-02

1 当今大学生形象的状况

大学生本来是镶嵌在象牙塔上的一颗明珠,人们曾用“天之骄子”来形容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笼罩在大学生身上的光环正在渐渐褪去,一些大学生的行为举止饱受诟病。

1.1低俗衣着现象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在追求形象衣着美时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①重内轻外:中国传统的形象价值观使一部分大学生不自觉地呈现重内涵轻外表的倾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思想使外在的形象美成为可以忽略不计的雕虫小技,殊不知过于强调内在修养忽略外在形象,会导致身为知识精英的大学生知识满腹却常常衣冠不整,缺失最起码的场合礼仪知识,这种状况难免令人遗憾。②重外轻内:跟随时代的变迁,充满朝气的大学生,她们也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去装扮自己,修正自己,表现自己,让开始利用自己更具吸引力。而恰恰这个时候有一部分人却走入了极端,追求名牌,崇尚虚荣,穿露背装、低腰裤,浓妆艳抹,失去了本真。就衣着形象而言,相关媒体中关于大学生衣着打扮不得体的报道屡见不鲜,2005年7月美国西北大学的“穿拖鞋见总统事件”;2007年8月我国西安某大学女生实习期间穿着暴露,被实习老师“赶”回家换衣服事件,都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众人的评议。“俗文化”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的态势,显露出了大学生的盲目性,对美缺乏理性的分析,审美观念世俗化、平庸化。

1.2低俗行为举止现象

当前,在互联网中文搜索引擎上输入“女大学生”4个字,那些充满刺激的图片和渲染性的标题会层出不穷,女大学生的形象与“”、“浅薄”、“盗窃”、“吸毒”等充满负面信息的词语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不尊重他人的劳动;坐公交车不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宿舍大声喧哗,无视同学的休息I迟到不敲门不喊“报告”、在课堂上窃窃私语,无视教师的存在;在阅览室占了位置却不去自习,或在教室里频繁使用手机;为了抄小道,随意践踏草坪;在借来的图书上随手涂鸦;在食堂就餐时因挑食而浪费粮食严重等现象层出不穷。

《中国教育报》曾刊载“有感于大学生说‘他妈的”’一文,说有位学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面谈时竞毫不经意地架起二郎腿,叼着香烟,并连说几个“他妈的”,引起用人单位的极大反感,结果功亏一篑,痛失一个就业良机。无独有偶,《齐鲁晚报》也曾报道,在某市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名应聘大学生在回答招聘人员的问题时,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并不时吮吸着,直到工作人员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这名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仅上述事例就足以说明有些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和礼仪现状实在令人难堪和担忧,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形象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1.3精神萎靡现象

由于忽略身体健康导致的精神不振。考入大学后,很少还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据调查:每天锻炼的人占7.41%,两三天一次锻炼的人占14.81%,一周两次锻炼的人占22.22%,每周一次锻炼的人占37.04%,基本不锻炼的人占18.52%。使得大学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健康形象大打折扣。

2 当代大学生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个人形象”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态和精神风貌,是对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整体印象的概括。①“个人形象”被视为与人交往过程中一张极为重要的“名片”;②同时,良好的“个人形象”也是对交往对象的一种尊重与礼貌。并且它能使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③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位。④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客观地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⑤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当代优秀群体的代表,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和国际交往的主力军,其形象经常代表着大学生群体、学校、民族、国家的形象。因此,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大学生如何展示个人的良好形象

3.1选择大方得体的着装

整洁卫生是良好个人形象的最基本要求。大学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代,朝气蓬勃当是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服饰不见得华丽,但要整洁得体;容貌不见得漂亮。但要能透出青春气质。那种敞胸露怀、蓬头垢面、浓脂艳抹皆不是大学生所应有的风范。

3.2塑造良好的行为举止

3.2.1培养优雅合适的行为:行为是意识的外化,也是其表现形式。行为举止是大学生形象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学生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知识修养的综合体现。其举止行为的基本要求有:①尊重他人,行为举止要考虑到他人,要有礼貌。②自然得体,大学生要注意行为举止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不矫揉造作,不局促呆板,不装腔作势,否则就会显得做作、虚假,会使人感到别扭。③符合规范,要力求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有行相。

3.2.2学习文雅得体的语言谈吐: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表现。学生用语修养不仅表明其人文修养程度,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要能表现出大学生特有的文明、智慧和理性,尤其要体现出对周围人的礼貌和尊重。

3.2.3传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当今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传统美德都呈现出淡化的倾向。而尊老爱幼恰恰是我们中国5000年历史传承过来的美德。孟子说过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尊老爱幼:我们要有一颗善心;尊敬长辈,关爱后辈;抚危济弱,悲天悯人,与人为善。

3.3保持身心健康

决定一个国家繁荣强盛最基本的因素是国民拥有较高的身心素质。身,身体之谓也,放而言之,也包括生命。有了生命,才谈得上有所追求,实现价值,创造和享受幸福。大学生作为我们国家最活泼的一个群体,健康的身心,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表现,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上一篇: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气氛 下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应从学生长远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