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和完善检察工作机制

时间:2022-07-30 08:14:59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和完善检察工作机制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除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打击、预防各类犯罪外,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使参与和推动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做到群众诉求有地方诉,诉后心悦诚服,有困难能得到帮助解决,发现问题及时监督,从而达到“事要解决、案结事了”和“查办一案、制度完善”的社会效果。

一、完善处理群众诉求、救助机制,整合机构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妥善处理群众诉求,真心帮助群众解决疾苦,是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当事人诉求表达机制。检察机关在接待中,应遵循完整性、便捷性、有效性原则,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迅速、耐心细致地解决当事人提出的问题。1、加强内外部协调机制,形成定纷止争的工作合力。对外,积极搭建与纪检、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调的工作网络,互通信息,共同探讨解决措施。对内,检察机关各业务处(科)室建立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即业务处(科)室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现涉法上访苗头的,要及时与控告申诉检察处(科)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当事人的息诉工作。对于不属检察机关管辖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归口处理。2、建立回访制。对排查出的涉法上访人、上访老户,积极做好回访工作,稳定情绪,确保在检察环节不出现越级上访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为上访人排忧解难,将解决百姓困难视为自己职责。3、探索将人民监督员接访制引入到接待工作中。人民监督员作为第三方介入,一方面对检察机关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实施监督,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人民监督员以第三人的角度参与公开答复,有利于消除当事人抵触情绪,减少猜疑,使当事人易于接受检察机关的处理结果。4、对不属于检察院管辖的上访,改变以往只是简单告知的方式,从为民排忧解难出发,搞好延伸服务,督促有关部门解决。此外,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中,还应突出重点,对重点上访老户,建立“档案”,实行长期监管,特别是对可能造成越级访的,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教育疏导,努力使问题解决在基层。

(二)完善派出检察室建设,助推社会管理创新。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原有的社区管理体制与新形势不相适应,县、区下设的社区建设从领导体制、规范管理、延伸服务上都要进行改革,以群众利益诉求平台建设,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职能转换,社会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为重点内容的建设都将进行变革。检察机关派出检察室建设是是适应经济社会变化而产生,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新载体,是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维护和谐、保障民生的新途径,是检察职能向社会延伸、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的新探索,是检察机关直接接受当事人诉求表达的最基层机构。

目前,社区街道派出组织有公安派出所、司法助理、部分较大社区街道设法庭和社区街道下设的综合治理办公室,这些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社区街道在社会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员的专门指导,社区街道从事综合治理工作的多为转岗或下岗再就业人员,缺乏专业训练和专业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有限。加之各部门缺乏协调配合机制,在深化社会管理方面还显不足。而检察机关派出检察室可弥补上述不足。检察机关通过派出检察室平台,建立有效手段挖掘犯罪线索,打击职务犯罪和渎职犯罪;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举报宣传,建立联合接访的公开答询机制;通过民行检察进社区,化解社会矛盾;通过监督社区街道各部门正确执行法律法规,达到规范“社会管理人”的行为目的。通过在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联络员,及时了解掌握社区情况。检察机关通过派出检察室,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使法律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在基层,发现、排查矛盾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特殊人群帮教在基层,被害人救助在基层的目标。

(三)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设置是检察机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司法的迫切需要。刑事诉讼案件进入检察环节后,由检察机关进行救助,是人民检察院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司法实践中,许多被害人或者其亲属对判决不服,要求抗诉或者闹访缠访,主要原因就是犯罪分子的赔偿能力不行,被害人及其亲属往往出于“不能人财两空”的想法而无休止的闹访缠访。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可以抚平被害人所遭受的犯罪创伤,有利于缓解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从而达到息诉罢访的社会效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施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要完善救助机制,全面规范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检察机关要根据实际,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相应救助办法,确立“救急抚慰,体现人文关怀,及时化解矛盾”的指导思想,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重点,明确各部门职能和操作程序。刑事被害人救助中坚持救助被害人与促成刑事和解相结合,救助被害人与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相结合,救助被害人与追诉犯罪相结合。做好善后工作,确保案结事了。

二、完善矛盾纠纷评估、释法、调节机制,平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检察机关要结合执法办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执法环节释法说理、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举措。

一是建立涉检风险评估预警制。实行案件承办人、部门负责人、主管检察长三级评估预警,把控申、民行、侦监、公诉、反贪、反渎、监所等业务部门办理的案件全部纳入风险评估范围,综合案件危害程度、案件性质、社会影响等带来的风险,科学确定风险等级和措施,严格落实涉检风险评估预警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检的发生。

二是建立检察环节释法说理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中,要注重各项有关检察工作说理环节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建立规范性文件,形成常态化机制,加强在职务犯罪侦查、审查批捕、审查和出庭支持公诉中的说理工作,逐步实行在不批捕、不、实名举报不立案、撤销案件、不予刑事赔偿以及刑事抗诉、民事行政抗诉等法律监督活动中,详细阐明处理决定的原因和依据。注重书面说理的规范化,不断提高检察人员释法说理的能力,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当事人理解案件,认可处理决定,增强执法的实效性,减少因对案件误解而导致的涉检上访。

三是完善“检调对接”机制。“检调对接”工作机制,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和谐司法的理念和调解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主动将部分检察工作纳入到社会大调解格局之中,有效化解检察环节中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检调对接”以人民调解为依托,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有关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为指导,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集中力量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另一方面坚持区别对待,对那些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给予从轻处理。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笔者认为:完善“检调对接”机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建立统一的地区社会矛盾调解中心。目前,为使检察机关“检调对接”机制顺畅,急需在社会大调解格局下由政府负责建立统一的社会矛盾调解中心,作为统一的社会矛盾受理、分流、信息交换和部分矛盾处理机构,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统一协调地运行。2、积极推动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制度。检察机关在办理有被害人的轻微刑事案件时要设置调解前置程序,将所涉民事赔偿部分纳入“大调解”机制,积极探索刑事和解制度,从而有机地将诉讼调解与社会调解相结合,在切实保障案件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修复各种受损害的社会关系。3、要坚持调解自愿原则,明确轻微刑事案件和解范围。对纳入“检调对接”的轻微刑事案件,要坚持合法调解和当事人自愿调解原则,无论在审查批捕阶段,还是在审查阶段,承办人都要就案件中的民事赔偿问题,及时向当事人征求是否同意调解的意见;双方同意调解的要把案件移交调解中心,由独立的第三方对当事人进行调解。4、要加强沟通,努力实现调解成果与处理结果的有效衔接,“案结事了”,确保刑事和解的工作实效,全方位实现“检调对接”工作的目标。

三、完善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民行案件与行政执法机关相衔接机制,拓展法律监督职能,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行政执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承担着广泛的打击、防范和管理职责,建立检察机关刑事、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有重要作用。

一是完善办理刑事案件与行政执法执法机关工作衔接机制。检察机关通过与行政机关建立信息网,搭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信息平台。各行政执法机关通过该平台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检察机关通过该平台即可对所有案件进行直接、全面的立案监督。同时,检察机关也可以通过走访、座谈、约谈、通报、检查等形式,掌握行政执法案件情况,对行政执法机关以罚代刑,不移送公安机关立案的行为,以及公安机关对移送检察机关的案件该立案而不立案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检察建议等。

二是完善办理民行案件与行政执法机关工作衔接机制。民事行政纠纷案件数量巨大,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检察机关要站在大局角度,搭建民行申诉与行政执法机关互通信息平台,注意分析民行申诉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资源等涉及民生热点难点类案为切入点,挖掘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全局性的社会管理问题,在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的基础上,帮助行政执法部门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共同研究建立提高创新社会管理水平的模式和机制。

三是完善检察机关办案环节检察建议机制。检察机关要结合执法办案工作,进一步完善检察环节检察建议机制,对办理预防职务犯罪、批捕、、民行、监所和控告申诉案件中暴漏的社会管理问题,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通过检察建议及时督促监督解决。对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动态、社会管理机制制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深层次研究,形成针对性强、质量高、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理论成果和报告,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法规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的对策,并及时向发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消除隐患、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工作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要加强对检察建议的督促落实,完善配套监督方式方法,增强监督实效。

四、完善对特殊人群等帮教监督矫正工作机制,助推工作常态化,预防和减少再违法犯罪

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拓展对不捕、不诉人员的帮教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和规范被判处监外执行、刑释解教人员和特殊人群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青少年不批捕、不等特殊人群帮教机制。建立青少年不批捕、不等特殊人群帮教,既不同于社区矫正,也不同于传统的帮教安置,是以检察机关为主导建立的工作机制,是检察机关职能向预防和减少犯罪合理延伸,也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这种帮教措施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转向处置”。即对不批捕、不人员转为社区矫正进行教育管理。目前,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只适用于罪犯,不批捕、不人员未在社区矫正的范围。检察机关在当前社会管理创新中,主动的以人文关怀的思想积极参与特殊人群的管理,特别是不批捕、不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填补了社会管理中的盲区。1、探索建立对涉嫌犯罪的青少年附条件不批捕、不、诉前考察、跟踪回访、社区矫正等一系列制度,配套实施。2、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的趋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犯罪规律,探索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办案模式,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成立未成年犯罪批捕、案件审查办案组,以极大的诚心、耐心和热心办理案件,全面准确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品行,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挽救和帮教工作。3、做好个案预防,要对拟不捕、不诉案件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有再犯危险的不批捕、不的未成年人,建立帮教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有案必防。可以采用个别帮教和社会帮教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未成年人所在的家庭、社区、学校共同参与帮教。4、对不批捕、不的社会闲散青少年要以教育为主,帮助他们解决就学、就业问题,从而减少不批捕、不人员再犯罪的发生。

二是建立检察机关对监外执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与公安派出所、社区相衔接机制。监外服刑在教人员(管制、宣布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是需要给予特殊关心帮助的人群。做好对这部分社会成员的服务管理,是社会管理工作要加强和改进的一个重点,关系社会的安宁和谐。加强对监外执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员的管理监督,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预防犯罪和极端事件的关键。检察机关要创新监所检察工作,促进监管场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对所有已经判决的罪犯进行全面清查核对,将监外执行罪犯进行登记造册,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相关法律文书、考察表等整理成册,建立档案,掌握其犯罪事实、现实表现。对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员加强与派出检察室、公安派出所衔接,配合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政策,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就业难题,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三是检察机关派出检察室要了解掌握社区对吸毒人员,建立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情况,监督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要与有关行政部门建立监督监测预警、救治救助、服务管理机制,督促行政部门科学有效地医治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危害;监督有关行政部门对艾滋病患者和易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要坚持预防、救治、救助、管理相结合,加强综合干预,坚决遏制艾滋病传播。监督有关行政部门加强工作保障,落实必要的经费、人员和场所,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特殊人群的良好局面。

(作者通讯地址: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检察院,辽宁 鞍山 114000)

上一篇:劝说者 第3期 下一篇:韦某非法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