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建设高稳产农田地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7-30 06:54:36

景东县建设高稳产农田地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为彻底改变景东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支农惠农政策的一个重举措。耕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对景东县耕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今后高稳产农田地建设的对策措施,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拥有1亩以上高稳产农田的目标。

[关键词]高稳产农田;建设现状;发展对策;景东

景东县辖13个乡(镇),169个村民委员会。2345个村民小组,2011年常住总人口36.18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2973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20.6978万人。有耕地面积47.7万亩,其中水田13.8.万亩,旱地33.9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 43亩。有效灌溉面积15.8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1.8万亩,复种指数170.1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7万亩,总产量13.67万t。平均单产221kg,人均占有粮食378kg。

一、景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景东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情况

到2011年底,景东累计建设完成亩产400kg以上的高稳产农田地29.3万亩,其中:水田7.1万亩,旱地18.2万亩,分别占水田总面积13.8万亩和旱地面积33.9万亩占高稳产农田地的80.43%和53.54%。高稳产农田地建设,为我县粮食生产安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全县经济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到20011年底,全县共有水库21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11座;共有沟渠5398条,塘坝32座,水池4044件,水窖3857件,蓄水量57855m3。全县水利化程度38%,旱涝保收面积15.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盘%。

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县实施了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改造重点以完善田间排灌沟渠,做到沟、路、渠配套,能排、能灌、能机耕机运,形成“沟成网、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涝保收的高稳产农田地。总投资10515万元,完成新建田间排灌沟渠249条,全长208.12km,机耕道路117条,全长75.51km,新增灌溉面积2.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46万亩。

二、中低产田地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建设景东高稳产农田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高稳产农田地占全县农田地的比重小、档次低。在全县47.7万亩耕地中,仍有19万亩中低产田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9.6%。其中:低产田7.8万亩,低产地11.1万亩。

1冲低产田地土壤肥力较差,灌排基础设施薄弱,坝区田地冷浸内涝,沙坝地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坝沿岗地干旱缺水、质地粘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等现象突出。

2.山区耕地,特别是坡耕旱地,水利基础设施匮乏,灌溉保证率低,耕作层浅薄、坡度大、砾石多,水土流失、缺素症等障碍因素突出,基本处于“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态,极大地制约着全县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

3.“白色污染”,近几年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种植经粮面积逐年增加,201 1年全县种植烤烟面积8万亩、辣椒种植面积0.48万亩、西瓜种植面积0.2万亩、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2万亩、冬季玉米0.5万亩、冬季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核桃育苗0.6万亩等作物,塑料膜的广泛使用,有它的积极作用,但塑料膜的使用带来的危害也不小。废塑料膜混入土壤中,将破坏土质结构,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导致农作物欠收。

三、高稳产田地建设措施

1.高稳产农田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快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要立足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必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但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提高地力、增加复种,才能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此,重视和加快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加快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是事关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冬早蔬菜、冬马铃薯、茶叶、烤烟、甘蔗、蚕桑、水果干果、咖啡、中药材、经济林等特色产品,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迫切要求。这些产业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因耕地质量差,带来的产量低,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这些优势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加快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是加速全县山区开发的迫切需要。景东地处无量山、哀牢山区,山高谷深,95.5%的土地面积是山区,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也多在山区,由于山区农田基础设施差,田间机耕道路极少、劳动强度大、造成土地产出率不高,农民收入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要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必须加强以高稳产农田地建设为重点的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夯实基础。

(4)加快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需要。通过中低产田地改造、综合治理坡耕地,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展利用土、肥、水等农业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把它建设成为高稳产农田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高稳产农田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1)目标任务

景东县高稳产农田地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景东完成高稳产农田地建设18万亩,经过改造建设,全县耕地耕作层在18era以上,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的高稳产田地由2011年的29.3万亩,增到47.3万亩,实现人均拥有1亩高稳产农田地。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 55亿kg。

(2)基本原则

①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②坚持巩固提高坝区、强化山区、突出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

③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

④坚持农民投资为主体,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

⑤坚持严格标准,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

3.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标准

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标准包括:土壤肥力标准、排灌工程标准、田间渠系工程标准、田间沟渠建设质量标准、机耕道路建设质量标准、农艺措施标准。

4.高稳产农田地建设内容和主要技术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

①坝区中低产田地田间沟渠道路配套工程技术措施。建设重点以完善田间排灌沟渠,做到渠、路、桥、涵、配套,冷箐田排水提温;旱田保灌,并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达到能排、能灌、能机耕机运,形成:“沟成网、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的园田化的高稳产农田。

②山区坡改梯主要工程技术措施。对5~19度的缓坡耕地实施坡改梯配套工程。在具备水源条件的地区,主要建设内容为采取PE管道,将水从高点蓄集部位引入田间,达到自流灌溉的目的。对土体较薄,耕作层厚度小于15cm的坡耕地,其主要建设内容为改坡耕地为梯田台地,配套修建管、池结合的灌溉设施,培肥地力,提高

土地综合生产力。

③集雨补灌工程技术措施。对地高水低,引水困难。灌溉设施缺乏的缓坡旱地,积极推广集雨技术。即:利用降雨和山区零星水源,集蓄提引并举,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同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④生物篱固土保墒工程技术措施。对20~25度的陡坡耕地,采取等高分割,在地埂上或坡面上,环山条带种植多年生,经济效益高的矮杆灌木或草本植物,控制水土和养分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并逐步形成环山台地。

(2)生物农艺技术措施

一是扩大绿肥种植面积。二是聚土垄作固土保墒技术。三是秸杆还田覆盖技术。四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测土、配方配肥,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滥施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民增收,节本增效。

(3)建立高稳产农田地建设质量技术支撑和监测体系

①建立全县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技术质量支撑体系,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性强,涵盖面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要确保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按照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要求,强化基础硬件、软件建设,建立健全中低产田地改造质量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公益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完善信息收集和制度,为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②构建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分区域、分步骤、有重点地在我县主要在中低产田地面积大有地方和优势农产品种植区域,布点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站点,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规划按全市建设50个不同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监测点的计划,全县计划落实地力监测点6个,乡镇级地力监测点33个。

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和耕地农田的分等定级工作。规划以乡为单位,在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下,按耕地农田地力分等标准和检测分析技术规程,评定耕地农田质量等级,即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壤理化性状为主要衡量标准,将耕地农田划分为三等;一等为高产稳产农田(地),二等为中产农田(地),三等为低产农田(地),以便根据不同耕地等级,确定建设性目标、建设技术措施和建设内容。

四、废塑料膜防治

1.要想解决好塑料膜污染的问题首先要尽快制定各种相应的法律法规。废塑料膜管理至今还没有正式纳入当地政府管理系列。因此塑料薄膜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废塑料薄膜的回收利用无法可依,现处于一种盲目自发和无序的状态,废塑料薄膜制品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正在日益扩大。要对塑料薄膜实施从生产、销售、使用到回收利用全过程管理,要规定生产、销售塑料薄膜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自行回收利用废塑料薄膜,或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

2.科学治理,人人参与。要加大对塑料薄膜替代研究,尽快找到对现有废塑料薄膜的无害的科学治理方法。使用塑料薄膜导致土壤污染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商家的责任也有使用者的责任,人人参与,自觉回收利用,这才是防治“白色污染”最好的方法。

上一篇:景东县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陆良县冬马铃薯高产创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