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路径

时间:2022-07-30 05:17:35

特色学校建设路径

一、从特色文化走向文化自觉

特色文化,是指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广州市全市创建特色学校的文件,里面有三大核心要素,一个是办学理念,一个是校园文化建设,再一个是课程实施。这三个要素里面,校园文化建设是核心,它是办学理念的具体呈现,而课程实施保障着校园文化的培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力量,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作为学校成长的精神烙印,校园文化对整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所学校的“神经中枢”所在,时刻影响、指导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学校文化的构建一要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二是基于区域特色文化,三是基于是否能与学校的教育相结合。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学校的文化才有特色、有生命力,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如番禺南村镇中心小学基于南村镇有着良好的武术氛围,因而以武术为特色,挖掘和构建校园文化为“武德文化”,崇尚崇文、尚武、立德、修身的武德精神;番禺沙中学基于本区域龙舟文化活动活跃,因而以龙舟为特色,挖掘和构建学校文化为“龙舟文化”,崇尚“团结拼搏,奋进争先”的龙舟精神。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它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学校文化自觉与否,标志在于是否树立了明确的文化主体意识。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就会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符号和标志,这种符号和标志使师生的精神自主内化,内化为师生的自主追求和自觉行为,这就形成了师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自觉”。当学校构建了特色文化时,学校也就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自觉。

二、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学校的文化自信,是指学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文化自信是学校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学校正是有了对学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自身的特色。自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学校特色文化的理性审视,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借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探寻,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当特色文化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后,经过培育,师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特有的文化自信,这一种自信自然会促进到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工作更有信心,更有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更主动,更自觉。这种自信会促使师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竞争,敢于争取胜利,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如番禺南村镇中心小学武术特色,表面看似是一种特色文化。然而,这种特色的背后是当每位同学都懂武术,这就与众不同,他们觉得在武术这一方面比别人优胜一点,内心无形就会产生一种特有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力是积极的,它会引导师生积极向上,敢于拼搏,这无论是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对学一生生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又如番禺沙中学以龙舟文化为学校特色,龙舟精神引领着师生的发展,显示出来的一种精神特质就是团结拼搏奋进争先。他们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中都具有一种同舟共济击水中流的精神特质。有了这种自信就能做到不畏艰苦、迎难而上,促使他们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强。

三、从文化自信走向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学校的教育工作的整体或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独特风貌,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并培养具有特色人才的学校。特色学校的创建,首先着眼于学校文化的构建。一种有特色的文化,能使师生产生一种特有的文化自觉,有了文化自觉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就是特色学校的重要体现。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人人都自觉为共同愿景付出心力作出贡献,就会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启,信息共通,愿景共求,成果共有。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对于学习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学生的自觉性就会增强,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追求,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拼搏。

如执信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绩、良好的氛围,薪火可以相传,以执信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学生,每一名执信人都特有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这一种文化自信和认同使学生成长产生强劲的动力,而持续地创出办学的佳绩。

上一篇: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发扬光大 下一篇:如何传承礼仪之邦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