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7-30 05:12:06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 要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和稳定成熟,为了更好地完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目标、保证其教学质量的方式、手段与途径,本文针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特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特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在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具有民族特的传统体育项目。其教学不仅遵循了世界体育教学的普遍特点,同时,作为我国独有的具有自身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向学生传授民族传统体育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从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技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实质与内涵,其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1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运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每一个项目由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与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堂中,只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可能达到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1.2重视直观,以演示领做为主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很多,首先是民族传统体育类别繁多,结构多元;其次是动作复杂、方向多变、左右不对称、动作难以记忆;此外,动作之间的衔接变化比较复杂,每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也比较多,不仅在外形上有手、眼、身、步的配合,并且内在有精神、气、意、劲的统一;还有动作的节奏变化、技法特点、演练风格等等,都给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采取常规示范外,应特别注重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除教师示范,还应借助录像、图片等现代工具辅助教学。

1.3保证动作质量的同时,突出不同项目风格与特色

动作的规范性应作为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首要条件。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来自于不同的民族,种族和文化因素的差异使得各个项目各具特点。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要保证动作质量的基础上,也要突出各个民族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特色。

1.4集体或多人项目的教学,应注重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各个民族的生活中,除了少数是单人项目之外,多数体育项目皆以民族为纽带,以自身民族为特色形成了集体或多人项目。如具有我国深厚文化基础的典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此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名学生的集体配合和共同协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舞龙动作。因此,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础动作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强调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中进一步学习、理解和领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

1.5技术动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多元文化整体性特点,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汲取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融合道家哲学思想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也有在中医理论体系下形成的导引养生功理论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传授学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同时也要对动作背后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动作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并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6身体教育与人格教育共注重

我国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世界体育项目普遍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即运动员在从事体育运动的同时,磨炼了个人意志与品格。如我国传统武术项目,运动员在习练该项目时,需要运动员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敢于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又有别于西方体育,甚至背道而驰。如太极拳,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相和谐,运动风格柔和缓慢,运动员在长期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品格及平和的心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传授动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格特性的培养。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通常指的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学内容所采用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它既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在学习中学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向教师反馈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达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1语言教学法

语言教学法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形式有讲解、口令、语言提示等。讲解是体育教学中运用言语法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它主要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及其作用,完成动作的要领、方法和要求,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并通过语言使学生获得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和民族文化,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使其受到启发和教育。常用的讲解方法有粗略讲述法、精细讲述法、鼓励法、复述法等。

口令是指教师以简洁的语言,用口令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动作方向和路线后,教师可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如舞狮课上,在教授转动狮头动作时,教师就要结合动作,发出左转,右转等口令,以提示学生正确练习。口令是指导学生练习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口令时,要注意口令的长短、音节的高低以及严肃性和及时性。

语言提示是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提示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体会动作的要领和内涵。如在练习太极拳时,教师通过提示 “沉肩坠肘”、“敛臀收腹”等的动作要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及时地改正错误动作。

2.2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指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教学的动作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练的方法。根据教学动作的复杂程度,进行动作示范时,可以选择分解示范和完整示范两种。分解示范主要运用于动作比较复杂,协调性要求高,方向线路变化较多的技术动作,分解示范法便于学生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和上、下肢的配合,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完整示范动作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协调性要求较低,方向线路较少,或虽然动作比较复杂,但学生的运动技能储备较多,运动学习能力强时采用。教师在传授武术动作时,应运用完整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建立完整的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的完整示范必须正确、协调、优美,以便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在教学中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才可以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完整示范可以使整套、整段或某个动作的轮廓展现给学生, 而分解示范法可以使整套动作中的一段,也可使某一段动作的一部分或一个动作的部分示范给学生。因此,两者的运用均必须以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和接受能力为前提。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各个项目的技术动作也比较复杂,因此直观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总体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便于学生建立动作的表象。同时,高质量的动作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了解正确的动作全貌,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建立学练的兴趣。

动作示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方法,因此,为了突出示范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行示范时应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示范与讲解和启发的有机结合、示范面的运用和领做示范等。

2.3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输出并非简单的理想设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因不同情况出现不同的错误。因此,及时地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是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保证。另外,教师还应及时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纠错手段,并在纠正错误动作时,给予热情和耐心的指导。一般常用的纠错方法有指导法、静耗体验、语言提示、对比分析等。

2.4游戏娱乐教学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来源于生活节庆,因此,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游戏法既有竞争性,又有娱乐性,并能使参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群体性的游戏练习,还可以培养队、组合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关系。目前,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是游戏法。

游戏法是以游戏的方式,以增加娱乐为目的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抢花炮、珍珠球等。游戏法具有一定的情节和思想性,通过游戏法的练习,能使学生了解与游戏相关的民族文化和风格特色,达到陶冶情操和促进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才智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的同步发展。

2.5多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演示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进行改革或创新之后的现代教学方法,是以现代媒介为手段,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知和提高积极性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与途径的辅助教学已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特别是以校园网络平台而做成的网站型课件,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以往教授复杂技术动作的难题,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3小结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分布较广,形成了以地域和民族为标志不同的文化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随着这一特性,也体现出了项目的多样性,项目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在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中,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同时,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吸收现代体育新型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2] 周争蔚.散打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3]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袁凤生等.学校体育教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5] 邹师.体育教学模式分类及其应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6] 全国武术训练教材编写组.全国武术训练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

[7]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8]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9]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公民责任与义务问题辨析 下一篇: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