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胎盘早剥超声诊断与临床预后

时间:2022-07-30 02:49:56

35例胎盘早剥超声诊断与临床预后

【摘 要】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方法、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病例35例,其中产前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者32例,术后检查胎盘后有无血块压迹。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5%(32/35),诊断错误3例(漏诊2倒,误诊1例)。将胎盘早剥的声像图分析归纳为4个类型:混合型14例(40%);团块型13例(37%);边缘型3例(8.5%);积液型2例(5.7%)。结论: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具有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胎盘早剥;超声诊断;临床预后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至胎儿娩出前,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分离。主要症状为腹痛、阴道流血、频繁宫缩、子宫板状硬、胎心减慢或消失。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其发病率:国外为1%~2%,国内为0.46%~2.1%。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15倍于无早剥者。本文对6年来我院收治的3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病例35例,孕周22~40周,年龄20~42岁, 孕妇患有重度妊高征者18 例,腹部外伤史5例,其他8例。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HDI 4000彩超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所有病例在分娩前至少进行1次超声检查,必要时可重复对比检查。检查时注意观察胎盘的位置、厚度、胎盘与子宫壁附着处的回声及胎盘边缘之外有无异常回声。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层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从子宫壁剥离。

2 结 果

2.1 超声诊断符合率 本组35例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者32例,诊断符合率为91.4%;漏诊2例,均为后壁胎盘;误诊1例。

2.2 妊娠结局 31例行剖宫产,4例经阴道分娩,胎儿重度窒息7例,死胎5例,子宫胎盘卒中4例,其中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经过压迫止血、止血药等多种方法治疗后保留子宫。

3 声像图特征 本文将3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归纳为如下4个类型。团块型:胎盘与宫壁间见稍高回声或等回声,与胎盘组织相似的实性回声,呈团块状,胎盘与血肿分界不清,似为增厚的胎盘,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混合型:胎盘与宫壁间为杂乱的混合回声,其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不均质中高回声,血肿与宫壁分界可见,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边缘型:胎盘与宫壁间未探及异常回声,在胎盘边缘可见高回声团,外形不规则,边界可见,与胎盘边缘紧贴。积液型:胎盘与子宫壁间可见无回声区,形状多为新月形或不规则型,胎盘与血肿之间分界清楚。

4 鉴别诊断

4.1 子宫局部收缩若发生在胎盘附着处,可见一向胎盘突出的不规则中等回声区,仔细观察可随子宫收缩的消失而消失,与血肿鉴别。

4.2 胎盘后血窦或扩张的子宫静脉丛易误诊为积液型胎盘早剥,应结合临床症状及PD予以鉴别。

4.3 子宫腺肌症,与子宫分界不清,CDFI,其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患者多有痛经史。

4.4 胎盘血管瘤,多位于胎盘实在内或突向羊膜腔,边界清楚,回声均匀。

5 讨 论

32例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病例中,胎儿死亡5例,胎盘剥离面积均大于2/3,患者临床症状较重,持续腹痛、子宫硬如板状,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休克症状。7例胎儿重度窒息,胎盘早剥出血可引起胎儿急性缺氧,近年来发现胎盘早剥新生儿有严重后遗症,表现为神经系统发育缺陷、脑性麻痹等。32例中有28例行剖宫产,临床症状均较明显,均有腹痛、频繁宫缩,子宫硬如板状,胎心减慢或消失,部分患者有阴道流血,其中有3例因子宫胎盘卒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超声提示胎盘边缘不均质回声,孕妇临床症状轻,胎儿一般情况好,行阴道分娩,产后检查胎盘母体面见血凝块压迹,分娩后见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出血,胎膜下血凝块附着。

对胎盘早剥的诊断,首先应重视病史和体征,超声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应多了解病情,检查时认真、仔细、多切面、多角度扫查。胎盘剥离面积大时易确诊,但当剥离面积小、临床症状轻时容易漏诊。前壁胎盘剥离检出率高,后壁胎盘由于胎体影响及超声远场衰减, 图像不够清晰易漏诊。本组误诊1例的原因是,把子宫后扩张的静脉丛误认为是积液型胎盘早剥。漏诊的2例均为后壁胎盘剥离,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超声检查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胎盘早剥,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密切随访。

重视诱因,加强预防,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高征、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妊娠中晚期出现腹痛和阴道出血时,应及时就诊,有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者更应及早检查治疗。

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应尽早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通常采取阴道分娩和剖宫产,阴道分娩多用于一般情况还好,若宫口已开大,估计胎儿在短时间内能娩出;如果在产程中病情不断恶化, 应尽快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对于严重的胎盘早剥或一般情况差、估计短时间内不能自行分娩者,也应立即行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胎盘卒中或产后难以控制的子宫出血, 应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上一篇: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口服替吉奥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化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