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

时间:2022-07-30 02:39:12

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TDP照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TDP照射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X2检验。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电针 TDP 宫颈癌 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99-01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肿瘤之一,早期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早期浸润癌术式多采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广泛子宫切除术,由于手术切除组织范围大,损伤大,术后并发症也多,尿潴留是其中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采用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并与单纯TDP照射治疗进行观察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妇瘤科住院患者,年龄27~65岁,平均46±19岁,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单纯TDP照射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TDP照射治疗。其中治疗组30例,Ⅰa期16例,Ⅰb期16例,Ⅱa期2例;对照组30例,Ⅰa期15例,Ⅰb期12例,Ⅱa期3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分期、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宫颈癌广泛或次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7~14)天后,拔除尿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或虽能排尿但残余尿>100ml[1],术后置尿管时间平均(6±3)天,均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拔除尿管2小时后不能自行排尿。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电针加TDP照射治疗。患者取侧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40mm毫针,从关元穴透刺中极穴,患者有麻胀感,针感向会传导放射,足三里、三阴交垂直刺入,得气后行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次髎穴、膀胱俞向腰骶部斜刺,针感向会传导,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G—6805电针仪,中极、关元一组,次髎、膀胱俞一组,足三里、三阴交一组,用连续波,频率为60~80次/秒,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TDP照射治疗方法:将特定电磁波(TDP)开关打开,直接照射患者腰部,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30分钟,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TDP照射治疗,同治疗组TDP照射方法。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痊愈:患者可自行排尿,残留尿液小于50mL;有效:患者可自行排尿,但残留尿液大于50ml,小于100mL;无效:患者不能自行排尿或有尿意但残留尿液大于100mL。

3.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3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4 讨论

尿潴留是宫颈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的机理与术中盆神经损伤有关,影响神经传导和血供,造成神经性膀胱麻痹,使膀胱逼尿肌无力,收缩不全,导致术后尿潴留[2]。

尿潴留属祖国医学“癃闭”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外络于肢节,内属于脏腑,针刺体表穴位,可通过经络调整内脏功能,肾司二便,主膀胱气化,中极为膀胱经募穴,配膀胱经背俞穴膀胱俞,俞募相配,疏通膀胱经气,促进气化,通利小便,三阴交通调足三阴经气血,消除瘀滞,足三里健脾利湿,次髎穴是膀胱经穴,足太阳经别,“别入于肛”于会直接联系,可振奋膀胱经之阳气,使阳气下达于肾,所谓“无阳则阴无以化”。配合TDP照射,起到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和酶的活性,促进自身调节机制,调节生理功能。针灸体表穴位可通过刺激经络,调理肾与膀胱功能,促进膀胱功能的神经恢复。针灸还有促进运动神经元树突长度恢复,使树突数量增加促进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3],通过针灸治疗,大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由2~3周缩短为3~7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孝坤,刘元姣.实用妇产科手术损伤防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4-236

[2] 吴义勋,董长江,史惠蓉,等保留盆丛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效果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6):369

[3] 李澎涛,陶之理.电针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脊髓运动神经元树突形态的影响.中国针灸,1997,17(4)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脑瘫住院患儿安全管理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建筑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