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赫尔巴特与杜威

时间:2022-07-30 01:32:08

摘要:通过“问题-亲历-变式-梳理”模式的课堂实践,探索“有趣、有疑、有创”的小学数学教学。有趣,即教师教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妙趣横生;有疑,即教师问得巧,学生问得妙;有创,也就是教师情理之中的设计,孕育学生思维意料之外的精彩。当然以一定理论支撑下的教学模式,可以兑现前述的“三有”好课观;更为重要的是,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映衬了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模式的实践中平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平衡过程与结果。

关键词:问题;变式;亲身经历;数学现实;实现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2-0058-03

以理论武装的经验貌似具有了形而上的底气,进而,笔者提出“问题—亲历—变式—梳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行动兑现理念。

一、问题——发端教与学

《九章算术》中的246个问题,是我们教师创设数学问题很好的摹本,可惜我们没有继承发扬,以至于提出好的问题成了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的奢侈品。那何为问题?指的就是需要学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数学矛盾,或者疑难的数学题目。以问题为出发点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首要的一个策略。主要基于两个理由:第一,任何数学知识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它往往建立在解决问题需要的基础上,而且是自然诞生的,是水到渠成的结晶;第二,由难度适当的问题或者在学生数学现实的区域内,亦或真切的生活情境需要新知,而引起的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1-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方程》例题1教材呈现如下:

我觉得直接引用教材问题,学生“看个究竟的动机”不高,其一、西安距离我的教学地苏州太远,学生不熟悉;其二、问题不好玩,学生会觉得问题解决不过是做题而已。于是,我进行了改编——

师: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嘛?

生:当然想。

师:我不想直接告诉你,咋办?

生:老师,你和佳佳同学差不多高,大概165 cm吧?

师:拉关系,好办法。告诉大家,虽然老师很矮,但还是愿意和姚明拉上关系。

生:哈哈大笑。

师:大家都知道姚明有多高?

生:227 cm。

师板书:姚明身高227 cm,是数学陈老师身高的3倍……

生:不可能,老师矮得没那么夸张。

师接着板书:姚明身高227 cm,是数学陈老师身高的3倍少271 cm,老师身高多少厘米?

课堂效果正如我所料,一个个兴致高昂。课堂中问题固然可以由老师设计提出,但更要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如《学记》要求教师“善问”和“善待问”:“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节其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但当前实际的小学教学频频出现章建跃博士的担忧:课堂中老师“缺乏问题意识,解答结构良好的问题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力。”[1]

例1-2:一个学生向我提出:“老师,其实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看做梯形。”和学生分享交流后,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待到课堂我请这位同学在班级里提出,学生们也颇感好奇。于是一段新奇的探索开始了——

S三角形=(a+b)h÷2=(0+a)h÷2=ah÷2

S长方形=(a+b)h÷2=(a+a)b÷2=ab

S正方形=(a+b)h÷2=(a+a)a÷2=a2

S平行四边形=(a+b)h÷2=(a+a)h÷2=ah

二、亲历——经验过程中厚积薄发

课堂中学生须得亲身经历思维活动的认知操作过程,包括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猜想等等;课堂中学生还应该亲身经历或成功或失败或懊恼或兴奋的精神体验。

例2-1: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课堂,学生通过计算一副三角尺两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提出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接着学生们各自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实际操作验证。

生1:画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若干个,分别测量各个角的度数,然后计算。

生2:画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若干个,依次剪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看是否平成一个平角。

生3:

(1) (2) (3)

……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是这种主动是在主体拥有学习动机的前提下进行的;可是学习并不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目前的环境,不少学生意识不到学习对于自己成长的作用,因此不愿意为学习付出应有的努力。还有很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具有间接性,加之抽象严密的逻辑让很多学生心生恐惧,因此数学的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更加被动。然而,有效学习数学是建立在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所以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真切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智力才会发生作用。

三、变式——超越直接经验

变式:中国数学教学的传统,也是中国“双基教学”的精华。通过变更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视角,显现数学知识的隐蔽要素,显现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儿童的成长不完全建立在“直接经验”之上,就像不能让儿童亲自吸毒的办法来认识“罂粟”的危害一样。那么由教师设计练习,学生接受变式训练达到熟能生巧,也是一种意义学习,发现学习,而并不是传统的就是机械的,糟糕的。

顾冷沅先生在总结上海青浦经验时,使用了“概念变式”和“过程变式”的两种分类。[2]

1.当概念被认为是静止对象时,概念性变式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例3-1:《乘法分配律》练习中出示“23×62+23×38,23×23+23×77,23×101—23,23×102,23×23+23×78—23,(34×67+34×58)×8,8100÷90+8100÷10,(400+40+4)×25”。

这些变式是抽象的数字与符号,但相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来说则是具体的。

2.如果知识是通过一系列过程的发展而形成的,那么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长经历”就成了引入新知的必由之路。

例3-2:《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中,我设计了如下过程式变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1)情境感知

出示算式23×(62+38),请同学们用买衣服的情境编题,学生:一件上衣62元,一条裤子38元,阿姨买了这样的衣服23套,一共用去多少元?接着出示算式23×62+23×38,还请同学们用买衣服的情境编题,学生:一件上衣62元,阿姨买了23件,一条裤子38元,阿姨也买了23件。那么阿姨一共用去多少元?

学生观察,得出两个题目表达的内容完全一样,可以只用一个情境,并且两个算式的结果也肯定一样。老师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不同的数据,继续编题,并写出算式:18×39+18×38=18×(39+38),20×60+20×40=20×(60+40)……

(2)抽象感知

师: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不需要情境你能再写出几个类似的等式吗?

生:18×139+18×138=18×(139+138),25×18+25×82=25×(18+82)……

师:很棒!这些等式百分之百的正确,请教你是用什么方法写出这些等式的?

生:这里有规律的,两个乘法算式相加,如果有相同的因数,可以这个因数乘其他两个因数的和。

(3)用符号概括

师:这样的算式永远写不完,那可以用一个什么办法把这些算式都包含进去?

生:×+×=×(+)

生:a×b+a×c=a×(b+c)

(4)灵活运用

师:名名同学计算12×(13+4)=12×13+4,错在哪里?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

变式,也切合建构主义者提出的“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改组的,分别针对知识的不同侧面。这样,在每一次的教学中,学生都能获得知识的新理解,从而使学生对概念形成多角度的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

四、梳理——以“数学现实”发展到“实现数学”

例4-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式教学之后,老师提出:今天有哪些收获?老师不满足于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接着启发学生总结出“要想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想办法找到对应的底和高的长度;同理,求底,则需要面积与高的数据,求高,则需要面积与底的数据。”还启发学生得到“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那么我们没有学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也可以转化为学过的图形面积公式。”甚至有学生说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不懂的知识可以经过转化,变成自己能掌握的知识。”

梳理环节的设计,受益于波利亚“怎样解题表”的启迪,在“怎样解题表”中,波利亚的第四阶段是“回顾,检查已经得到的答案”。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做法,不但帮助解题者验证了答案的准确度,更使得解题思路清晰可现,解题方法与学习者“数学现实”予以同化或者顺应。那课堂教学中,通过回顾梳理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经验、思想,可帮助学行内化认知,正迁移思想方法,使得学生脑海里的知识趋向结构化,由“学会”达到“会学”。

例4-2:刘德武老师在《一卷卫生纸有多长》一课上,让学生通过估计、实验、计算的方法,算出了卫生纸的长度,最后为了验证结果,学生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测出了卫生纸的长度。随后,刘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去计算一卷卫生纸的长度,但用测量的方法只花了两分钟的时间,而且测量结果比计算结果更准确,我们折腾那么长时间干嘛呀?”

学生的回答可精彩。

生1:如果是很大的一卷纸,要直接测量是很费事的。

生2:如果不打开卷,测量是不可能的。

生3:在数学课上我们学到了方法,在生活中多有用啊!

生4:这种学习,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比直接测量有用,可以使我们更加聪明。

生5:这种研究不是简单地练习,不是做题后再做题,而是在研究中得到发展,我喜欢这样的数学课。

梳理亲历探索这卷卫生纸的长度的过程、方法,卫生纸到底有多长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回顾中,体悟了探究的意义,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思维含量,以“数学现实”发展到了“实现数学”。

【结语】

教学中,可依次按照“问题—亲历—变式—梳理”的顺序推进教学过程,但是这四个环节也并非一定是必然的前后起承关系。例如学生在“亲历”、“变式”环节教学中,学生自然可以相机提出问题,学生的良好问题改变了教师的预设,教师机智的处理生成,进一步促进教学相长。例如学生亲历思维活动之后,老师可以帮助“后进生”回顾操作方法、推理思路等,顺利过渡到变式练习……

其实,追溯当代教学理论的哲学源头,基本上都是从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思想演变发展而来。[3]赫尔巴特知识观的核心是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他认为主体与客观二元分立,客体独立于认知主体,知识的客观性对主体具有制约作用。因此赫尔巴特主张教学可靠性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学生要学习具有系统性的课本知识,教师的任务是揭示确定性知识的内在联系。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非常适宜我们中华“自上而下”的文化土壤。杜威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儿童中心论”是其教育思想的要义,他建构起主体与客体、经验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相互依赖、双向维系的整体性“生命存在论”,主张学生在“做”与“思维”的过程中学习。

进行“问题—亲历—变式—梳理”模式的课堂实践,如以上案例教学,尝试平衡“赫尔巴特对直接经验的偏见性与杜威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知识是不确定的”这两种教育理念。因为这不是非此即彼之争,反而应该在吸取对方长处,优势互补中求发展,因为这种发展可以平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可以平衡过程与结果。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282.

[2]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72.

[3]孔企平,张维忠,黄荣金.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8.

(作者单位:苏州市阳山实验学校,江苏,苏州 215151)

上一篇:课堂叩问,促进概念的自然生长 下一篇:蔡广斌 “拍时代”的水墨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