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活动 12期

时间:2022-07-30 01:28:46

影展活动 12期

2013中国大连影像回归本体学术主题研讨会召开

由中国摄协理论委员会和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2013中国大连影像回归本体学术主题研讨会,10月25日至26日在大连召开。与会专家就影像如何回归本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012年12月至今年3月,80多位摄影艺术家分批次进入宁夏西吉县沙沟乡阳庄村的上圈组,和当地村民一起进行了一次影像实验:给村民们分发相机,让他们自己拍自己的生活。此次“隐没地—上圈组村民与艺术家的影像实验”展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响。今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和艺术家再次走进上圈组,把影像实验与摄影的教育实践推向深入。本次主题研讨会围绕艺术家在上圈组的影像实验展开,提出了用“元影像”打破摄影各种条条框框即所谓“九宫格”的概念。

《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3年10月11日下午,《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在中国美术馆4号、6号展厅展出。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摄影家协会、亚洲影艺联盟(台湾)、郎静山艺术文化发展学会(台湾)共同主办,这也是郎静山的作品首次在中国美术馆集中亮相。

本次展览分为“集锦”、“人文”、“画意”三大篇章,展出中国山、人与自然、集锦创意、大陆风景、台湾乡土、人物摄影、气韵、线条的游戏、人体叠影九个主题。“集锦”部分主要展示郎静山独创的暗房技巧。“集锦摄影”,即运用多重曝光和不同影像的重叠遮蔽,营造出主题图像与背景的虚实关系。在“人文”部分里,包含了“大陆风景”和“台湾乡土”两个主题,同时这也是郎静山先生的纪实摄影系列。而“画意”部分的作品数量最多,分为“人物摄影”、“气韵”、“线条的游戏”、“人体叠影”四个主题,展现了郎静山大量的人物摄影和他运用线条、枯枝、棉花、画笔等多媒材的摄影创作。其中在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中国》还制作成新媒体的动态演示。此外,还有珍贵的文献和实物资料,全方位展示了郎静山摄影艺术。展览开幕之际,中国美术馆还举办了《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学术研讨会》。两岸的摄影界学者围绕郎先生的摄影艺术展开学术交流,共同研究20世纪中国摄影所走过的发展历程。

《素歌》骆丹摄影个展

腊妹甲村的教堂正门上,写着几句话“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这是生活在云南怒江州福贡县基督徒们的生活准则。他们已占到全县人口的70%。他们中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的土地散落在怒江两岸,由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夹江形成,呈V字形的陡峭坡地上,多种植一些玉米和水稻,尽管常年累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获却相当微薄。如果按照现在普遍标准来看,他们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正是这些赤贫的农民,终日不忘感恩,每日忏悔祷告,将基督精神融入到生命当中,去播种,去收获,去欢乐,去受苦,从生到死。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来自于他们的信仰,来自于把自己交托给上帝之后的解脱,他们懂得生命的真谛。我们拥有的,他们尚未接近,他们拥有的,却早已离我们远去。看着这些玻璃底版上一颗颗银粒子堆积起来的影像,我时常觉得就像是一面镜子,我希望,镜子里照出的是我未来的样子。正如朋友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问我:“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一百年前的吗?”我说:“不,是一百年以后的!”展览于2013年10月26日至12月6日在北京百年印象摄影画廊展出。

王琦《高原·水源》摄影展

2013年10月12日至10月29日,王琦《高原·水源》摄影展在798映艺术中心/

映画廊举行。展出的23幅摄影作品是四川的摄影家王琦对的河流湖泊所进行的航拍式记录。不同于一般的风光作品,这一专注于高原之“水”的系列影像是摄影家对于生命之源的认知与关切。

王琦的镜头带我们重新去认识这片高原的地理环境,认识我们的生命之源,文明之源,让我们看到生命源头的美丽,也看到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反过来对我们的源头所产生破坏和影响。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中国首展《地远·天近》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中国首次个展《地远·天近》在北京see+画廊举办。此次展览由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与北京see+画廊联合主办,得到了波兰密茨凯维奇学院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波兰艺术家卡别耶拉·莫拉维茨对故乡岁月根深的回忆,对波兰浪漫文化传统的承袭,始终贯穿在她不同时期的创作中。莫拉维茨对于当代摄影中使用的某些方法持有谨慎的态度。她不追求浮夸的大尺幅或灯箱,或者使用诱人的颜色,也不以结构主义的构图方式强加不朽之感于拍摄主体。她的作品,使人欣然联想到弗拉马雍的那些老书,或是某个招魂术爱好者以及其他玄学信奉者们所留下的图片资料。莫拉维茨通过显影生命之灵体或把遥远先祖的脸庞拓印在石膏上,她让我们的确看到了烟雾和光所呈现的不明之体,不确定之物,以及被铸于枕头之中的人头形状。不论是透明纱结合油画布打印,还是凸形玻璃叠加纸材显影,都恰当地呈现了她所要描绘的神秘世界。展览时间于2013年11月10日至2014年1月6日在北京see+画廊举办。

《待发现的立陶宛》马流斯·尤外莎摄影展

立陶宛共和国大使馆与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联合举办马流斯·尤外莎“待发现的立陶宛”摄影展。展览至今已在二十个国家展出,走遍了世界各地,恰逢立陶宛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这一历史时刻来到中国。此次展览带来《待发现的立陶宛》摄影集中最为惊喜的40幅作品。维尔纽斯古城和涅灵嘉沙丘,清澈的湖泊,宁静的绿色山谷,蜿蜒的河流,浪漫的日出。《待发现的立陶宛》是立陶宛最大最成功的航空摄影集,从空中捕获了立陶宛最美的景色,物体,现象和自然条件,在传统航空摄影上做了大胆的突破,从两万个镜头中筛选而出。立陶宛没有哪一部影集能像它一样展现鸟瞰的立陶宛景观。

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迎来开航中国40周年

埃塞俄比亚具有独特的旅游和摄影资源—世界文化遗产岩石教堂,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原始的部落之一西摩人等。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是非洲发展最快的航空公司。1973年2月21日, 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首航航班抵达上海虹桥机场,成为非洲第一家及全球第四家开通中国航线的航空公司。开航中国40周年,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不但为往返中非的商务旅客提供便捷的航班服务,同时也推出非洲目的地的特色旅游产品,其中的9处自然景观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此外,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还推出东非目的地及度假胜地的特色产品,如海岛塞舌尔等。目前,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每周有28个航班飞往中国,除了覆盖非洲大陆的46个目的地以外,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遵循多枢纽策略,使往返中国和非洲目的地的航班衔接更为便捷。

上一篇:“中国摄影家神农架大PK”活动成功举办 下一篇:“摄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