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

时间:2022-07-30 01:28:17

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

摘 要:加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对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情感,开发学生智力,全面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不仅要求编制恰当的课程目标,选择精当的课程内容,确定合理的课程结构,而且要求搞好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

关键词:音乐教育;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意义;课程设置;教材;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Public Music Course

LI Chun

(School of Art,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7)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普通高校的关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渐渐明晰,但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薄弱与滞后已经成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长期以来,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没有意识到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强,没有系统的教材和一大批训练有素的公共音乐课教师。这些严重影响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重要意义,加快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

公共音乐课程建设是现时普通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补充,它有益于高校课程结构的完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完善人格,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1、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看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意义

艺术素质教育历来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对于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艺术教育重要构成的音乐教育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修养为根本,使学生成为道德美好、情操高尚、心灵纯洁的人。这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相一致的。

我国古代已知将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懂得音乐艺术对陶冶人的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将《乐》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六经,作为教育的内容。

而今天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重要途径的公共音乐课程更应成为完善学生人格的工具,提高意识性和使命感,以在实现教育的整体目标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课程的开设,在提高审美修养和音乐能力的同时,促使大学生了解音乐与人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志、音乐与政治、音乐与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从丰富大学生的情感看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人类语言(狭义)表述不尽或根本无法表达的心境、情感常常借助音乐手段尽情倾诉。苏联音乐美学家万斯洛夫深刻地指出:“音乐能够以特别充分、确切、完全、生动的方法表现人的情感,因为音乐能够在感情的一切最细致的变化和相互转变中表现其力度和过程。” ①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都是以情感因素为前提的。局促低沉的音乐使人伤感忧愁,舒缓和畅的音乐使人气顺神闲,粗犷张扬的音乐,使人血脉亢奋……人的情意是千差万别的,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意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情趣的歌曲,有的雄浑,好像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如《保卫黄河》、《到敌人后方去》等;有的细腻,犹如春蚕吐丝晶莹剔透,像《军港之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有的热烈,恰似万丈火焰熊熊燃烧,如《亚洲雄风》等;有的刚健,酷似万丈瀑布一泻千里,如《大江东去》、《大路歌》等。

具有音乐修养的人必定是情感丰富的人。因为音乐流动的旋律美,跳动的节奏美,和声的色彩美,曲式的结构美等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情感。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在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容和艺术形象的同时接受音乐的情感熏陶。当优美的音乐旋律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节律产生共振,进入音乐的审美情境时,大学生便会产生情感变化,充满了对生活、生命的挚爱,增加了自信和力量。

3、从开发大学生的智力看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意义

音乐教育还是智力投资,是人力开发的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更是以想像为基础,它贯穿于音乐的创作、演唱(奏)、欣赏过程中。李岚清同志指出:“音乐的功能还不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动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帮助。”音乐教育在当代和今后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已不只是在音乐和美育本身,也成为整个智力开发的组成部分。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认为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音乐的特殊功能和它的美学特征,决定了它对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音乐思维力、音乐想象与联想力,以及对大脑思维活动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音乐艺术作品本身是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而将音乐艺术作品再现给听众,则是歌唱家、演奏家的“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领悟及联想则是“三度创作”。音乐包含了三次创作性活动,特别是在“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中翱翔,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精神视野和认知范围。如欣赏笙独奏曲《草原巡逻兵》,那带有内蒙古草原民歌风格的轻快、昂扬的旋律与那模仿奔跑的马蹄声的节奏,及曲中插入的一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主题变奏,一幅草原巡逻兵的画卷便展现在脑海中:一队威武的草原骑兵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由远而近向我们驰来。

音乐能使人充满激情和幻想,从而使思维活跃,灵感迸发,精神愉快,疲劳解除,效率提高。大学生长期为“主课”所累,过度的抽象思维不仅累及左脑,而且也累及与此有关的其他器官,产生思维疲劳。音乐教育所需要投入的生理器官比其他学科要多,它要学生眼看,耳听,口唱,脑思,手动,形成全身运动,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思维疲劳,而且大大提高思维的效率。可见音乐可以促使左右脑平衡发育和发展,其促智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获得发展并保持相对的平衡。

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做出的规划和安排,它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等各有关范畴。公共音乐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编制公共音乐课程目标,选择公共音乐课程内容和确定公共音乐课程结构等几个基本环节。

1、编制公共音乐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结果预设,反映了课程设计的教育价值和基本要求。作为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课程目标的编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的确定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制约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的确定等后续设计工作。

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一方面,培养目标需以课程目标为中介才不致落空,注意把培养目标转化成课程目标;另一方面,课程目标需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才不致盲目,注意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衔接。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必须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出发,进而促进大学生独立、完善、健全人格的建立和形成,并以此为其价值追求体现于课程目标之中。

关于课程目标的陈述方式,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曾经精辟地提出:“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 ②从“行为”和“领域”两个方面来陈述课程目标,这是泰勒对课程理论的杰出贡献。据此,我们认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目标至少应当涵盖这样三个方面:

⑴认识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⑵认识和了解音乐美学理论,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⑶认识和了解音乐艺术发展史、音乐经典作品,培养音乐批评能力。

2、选择公共音乐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指学科内特定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音乐艺术内容及其丰富,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中全部学习,这就有了一个内容选择的问题,使选择的内容进入课程,这就叫做“课程选择”。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和大体的框架。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内容应当由四个部分组成。

⑴基础乐理。基础乐理是音乐科目中系统介绍音乐基础知识的课程,它包括乐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和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内容。它是打开音乐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是实施视唱练习、音乐欣赏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掌握基础乐理也是学习演唱、演奏等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

⑵视唱练耳。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实训课程。这是练习者运用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等乐理知识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等的综合性练习,是学习者逐步理解、领悟、掌握一套音乐的基本法则的过程。其实质是对音乐的基本语汇、语法、乐感、音色、审美观念等一系列文化属性的掌握和运用。

⑶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基础,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对音乐本身的形式美予以认识,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本人的生活经历等各种非音乐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的课程。欣赏者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像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

⑷音乐艺术发展史。音乐艺术发展史是研究和阐明音乐艺术发展史实和规律的课程。梳理音乐作家及其作品、表演艺术家及其风格等音乐文化历史,探讨音乐艺术发展的轨迹,揭示音乐艺术发展的科学规律,展望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走向,这应当是学习和研究音乐艺术发展史课程的基本任务。

3、确定公共音乐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它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和脉络,又称课程要素,课程结构需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对精选的课程内容进行编排设置,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组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结构应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三种形式。具体结构如下:

⑴必修课:乐理、视唱。

⑵选修课:音乐艺术发展简史、音乐欣赏。

⑶讲座:声乐演唱艺术、器乐演奏艺术、中国戏曲演唱艺术。

作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其目标、内容和结构不必与专业院校音乐课等同,学习的目标可降低一些,内容可浅显一些。乐理、视唱作为最基本的音乐素质,是学习音乐的敲门砖,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将来自学音乐,欣赏音乐。乐理知识与视唱可以在同一次课中穿插着进行。音乐艺术发展简史与音乐欣赏亦可作乐理、视唱的后续课程,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它们也可穿插在同一次课中进行。声乐演唱艺术、器乐演奏艺术、中国戏曲演唱艺术讲座主要针对那些对音乐有着特别的兴趣爱好或这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开设。

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有两个与此密切关联的问题不容疏忽,那就是教材编写问题和师资问题。

1、教材编写

公共音乐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设计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的便是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因为没有高校公共音乐教材,公共音乐课教学便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意识淡薄导致了公共音乐教材的残缺;反之,公共音乐教材的残缺又导致本来就已经十分淡薄的公共音乐课程意识更趋淡薄,形成一种不良循环。现行的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的某些歌曲或器乐曲,缺乏系统性,也有的是教师直接选用音乐专业使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这种毫无系统性毫无针对性的音乐教材,无论如何日也无法担负起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因此编写适合高校公共音乐课使用的教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

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体例,目前至少存在四种不同意见:一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的纯欣赏型系列;二是以“音乐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纯实践系列;三是以音乐专业课程为基础,进行简单化处理的简化系列;四是以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系列。笔者以为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应当采用第四种编写体例。这是因为:一、音乐理论之所以成为理论,乃是其具有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坚持科学性的反映;二、坚持以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扩大音乐视野,既可提高音乐理论水平,对实践进行指导,又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检验对音乐理论把握的程度,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材编写应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既不能太过于专业,因为它不是专业音乐教育的教材,也不可以过于简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他们有着较宽的知识面。为使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材切合实际,在编写教材时,应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知识的传授应循序渐进,体现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方式,目前可以采用的,一是以学校为本,自行组织开发,经过一段实践加以总结,进行学校间交流,形成普适性教材;二是有关学校组织协作开发组,共同完成教材编写任务;三是由部或省牵头,以招标的方式发编,成果由部(省)专家组最终审定。三种方式各有所长,但我们仍认为以第三种最为妥当,但若目前条件不成熟,可以先采用前面两种。

2、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离开了教师的作为,课程建设同样是一句空话。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期待着既了解高校学生的实际,又精通承担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本身和学校往往都不太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因而重视公共音乐课程建设,全面了解、精通公共音乐课程教学规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教师为数不多。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面对的是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会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不同的理论层次对音乐教育形成和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和问题,他们文化知识层次较高,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音乐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需要有广博的音乐知识,及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必须提高教育业务水平,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为此,对于公共音乐课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

笔者以为有效对策有:一是争取有关方面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投入必须的财力和人力,开办培训班,对将承担公共音乐课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轮训;二是倡导高校音乐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把公共音乐课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课题的形式纳入教育科研项目;三是鼓励已开设公共音乐课的教师对在教学中取得的经验、体验进行归纳、整理,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责任编辑:冯健民)

① 万斯洛夫《论音乐的特殊性》,《苏联音乐》,1950年第9期。

② 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上一篇:裴石民紫砂艺术之成因 下一篇: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