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

时间:2022-07-29 10:18:00

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

【摘 要】根据现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其服务模式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人,由于现代人群社会关系网络的连续性增强,使得图书馆服务呈现出泛化的特点。基于泛化性这一因素影响,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泛化性逐渐扩大,在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需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为论点,探讨和分析如何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模式 泛在化

泛在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发展诞生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理念,该种服务模式是保证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信息环境。实践证明,以用户为中心开展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无线潜力和功能。本文就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前提下,探讨和分析数字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特点及应用效果。

一、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意义

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用户需求不断变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经调查表明,当前国内外数字图书馆正在由传统的数字化处理、存储及检索和查询等服务模式逐渐向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式、集成化的服务模式转变,促使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泛在化、高效化、便捷化等优点得到集中体现。

泛在化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其实质就是打破传统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存在的局限性,创新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以此转变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真正实现将用户需求和思想行为变化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用户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利用图书馆服务。随着社会信息环境不断变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更注重用户需求、用户信息环境、用户知识活动等方面的数字信息环境建设。在当前形势下,泛在化服务理念的衍生与发展将逐步推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也将会给现代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以用户为中心的几种图书馆泛在化措施

(一)基于移动通讯的图书馆泛在化

1.移动图书馆服务

所谓移动图书馆服务就是以现代移动通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使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空间的条件下,利用各种移动通讯设备或移动电子产品来利用图书馆的服务,该种服务模式是建立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的,可以说是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一种拓展和延伸。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信息时代背景条件下发挥着巨大的潜能,其服务功能具有无法阻挡的渗透力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可达性。由此可见,移动通迅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扩展图书馆的发展空间,还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公共社会服务职能。移动图书馆服务逐渐向着个性化、集成化、交互式、便捷化的方向发展,其已经成为实现数字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最主要途径。

2.基于手机短信业务的泛在化服务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手机中都有一种最原始的功能,那就是短信功能。将移动图书馆服务应用于手机短信服务中是较为容易的,其是基于图书馆OPAC系统所做开发的增值服务,其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短信发送还书通知、新书通报、图书馆公告、预约通知、借阅信息和预约信息查询、书目检索、证件挂失等。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使用方面、快捷、费用低,同时还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功能强大等优点。

3.基于3G、WAP网络的泛在化服务

WAP网络泛在化服务是以手机图书馆服务为载体,以智能手机代替计算机,利用手机上网功能满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图书馆服务的业务功能。手机图书馆的Web服务可以让用户在移动过程中接入图书馆的Web主页实现手术图书馆短信息服务功能之外的在线咨询、视频点播、在线阅读、资源访问及资源下载等服务。在3G时代到来之际,移动网络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带宽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加之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手机也能像计算机一样实现检索、下载及浏览网页。同时,人们的阅读方式不断变化,各种智能化手机不断推陈出新,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新手段,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追捧。这些因素都为手机图书馆web服务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泛在化

1.Web2.0嵌入式技术在图书馆泛在化中的应用

随着Web2.0嵌入式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巨大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理念和模式。该网络的优势就是任何用户都能够创造信息内容和创建自身的信息环境,而且各单位机构都基本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使之形成与用户生活、工作相互联系的信息环境。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给当前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集中和局限于图书馆网站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这种用户必须在图书馆网站上才能获取和利用图书馆服务,使得用户寻找和发现资源的手段变得更加复杂化,难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在本文研究中,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来看,要想发挥图书馆泛在化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在建设好图书馆网站的同时,还应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直接推广到用户群的信息环境中,使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能够与用户自身信息环境相连接,从而使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成为用户自身信息环境和信息使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将Web2.0嵌入式网络应用于图书馆馆员服务中,其主要是以图书馆专业化馆员为服务主体,利用E-mail、虚拟咨询系统、博客、QQ、MSN等网络通信工具与用户建立密切的互动服务关系,嵌入式虚拟空间,与用户信息过程融为一体,并给予用户个性化、集成化、专业化的服务。嵌入式馆员服务具有分布广、多样化、动态化、系统化等服务特点,它使图书馆服务来到用户身边,而不是用户来到图书馆,所以在网络系统的支持下,该服务功能可以实现多个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和资源共享,而不是单一地局限于一个图书馆。目前,很多图书馆都相继实施了嵌入式馆员服务项目,主要以科研服务为主,同时还涉及虚拟咨询服务、教学服务及用户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该种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馆员的优势,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其次,在快速的网络环境下工作,用户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取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以便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采用嵌入式用户桌面服务可以更快捷地为用户提供图书馆服务,使用户更便捷地获取图书馆资源。嵌入式用户桌面服务是利用PC桌面工具软件、浏览器插件、工具条等,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检索入口和服务嵌入到用户的信息环境中,使用户在自身的计算机设备或电子设备上浏览、讨论、查询图书馆资源,也可以自行编辑相关文件信息,如果发现自己关心的问题,无需脱离自己的工作环境,也无需中断自己的使用进程,直接筛选关键词句,图书馆的自动检索功能就能够自动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用户桌面嵌入式服务可以将诸多孤立的系统连接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用户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用户与信息服务系统间的沟通服务水平。

2.“云”端泛在化服务模式

云计算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从某种角度分析,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新利用方式,其是将计算资源依托于互联网,用户仅需要通过任何一种形式的终端接入互联网就能够获取和利用图书馆服务,整个过程无需重新部署自身服务器和数据库,也无需安装软件、存储数据来达到相同的效果。SaaS和云存储是云计算应用最广泛且最具发展前景的两种服务功能,也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模式。图书馆“云”端泛在化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且存储能力、计算能力超强的泛在化服务平台,使图书馆人员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日常业务,充分发挥IT的最大效益,降低IT应用的复杂性,从而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大范围的协调合作,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图书馆服务广域联网化

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时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提高的前提下,数字图书馆体现了模式新、规模大、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范围广、影响深远及竞争激烈等特点。从范围来看,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一个多馆、多国、多系统的联合网络时代;从模式来看,打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与信息企业协调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本质上来看,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与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时代。由此可见,结合当前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建设全球网络图书馆服务系统,实现图书馆服务广域联网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实现数字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奠定基础。

三、结语

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是一项复杂、全面的系统工作。图书馆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基础上,还需要将泛在化技术、信息资源、应用环境、图书馆馆员、用户群体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动态系统,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统一、协调、合作的服务平台,以此实现图书馆与用户、信息环境、资源等因素间的智能交互,从而拓展现代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与学科馆员自我塑造[J].图书馆,2009(3).

[2]程东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与人性化建设研究[J].祖国:建设版,2013(2).

[3]吴庆珍.读者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以杭州图书馆为例谈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实现路径[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4).

[4]谢珍,杨九龙.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0(1).

[5]胥伟岚,龙朝阳.基于知识网格的泛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09(2).

上一篇:面向企业级的烟草企业业务流程整合信息化建设... 下一篇:微公益的现状及困境研究